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夹总成,包括底座、滑移装置、连接装置和夹持件;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装置包括滑移板和定位件,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槽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滑移槽和所述定位孔相配合,以将所述滑移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滑移装置和所述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管夹总成的夹持件可夹持管件,定位件未对滑移板定位时,滑移板可在底座上沿着滑移槽的方向移动,使得管件的移动较为方便,并可通过定位件和底座之间的配合使夹持件在底座上的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夹总成。
技术介绍
管夹可对管类部件进行夹持,以方便对管类部件进行加工或固定等。在对管件进行加工或固定时,常常需要移动管件,但现有的管夹需要先将管件自管夹上取下后移动管夹,再由管夹重新夹持管件,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移动管件的管夹总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管夹总成包括底座、滑移装置、连接装置和夹持件;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装置包括滑移板和定位件,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槽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滑移槽和所述定位孔相配合,以将所述滑移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滑移装置和所述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管件。优选地,所述滑移槽为T型槽;所述定位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头部可与所述滑移槽相配合,且所述螺栓的头部和所述螺母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孔的两端。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滑移板固连,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夹持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块固定连接。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均为U型槽结构。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述第一连接块通过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两侧壁穿过的第一螺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自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两侧壁穿过的第二螺栓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件通过自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两侧壁穿过的第三螺栓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用于将所述夹持件定位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的安装板、用于定位所述管件的弹性夹和用于锁紧所述弹性夹的锁紧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弹性夹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夹具有管槽和与所述管槽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可张开,并可由所述锁紧板锁紧。 更优选地,所述开口的张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锁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转动连接,所述锁紧板的另一端可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相卡合。本技术提供的管夹总成的夹持件可夹持管件,定位件未对滑移板定位时,滑移板可在底座上沿着滑移槽的方向移动,使得管件的移动较为方便,并可通过定位件和底座之间的配合使夹持件在底座上的位置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管夹总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管夹总成实施例的滑移板、连接装置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管夹总成实施例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如下:底座-1,滑移槽-11,滑移装置-2,滑移板-21,定位孔_211,定位件_22,螺栓-221,螺母-222,连接装置-3,第一连接块-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块-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块-35,第一螺栓-36,第二螺栓-37,第三螺栓-38,夹持件-4,安装板-41,弹性夹-42,管槽-421,开口 -422,锁紧板_43,第一定位块-44,第二定位块-4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夹总成,包括底座1、滑移装置2、连接装置3和夹持件4 ;其中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滑移槽11,滑移槽11可根据本领域熟知的槽的形状设置;所述滑移装置2包括滑移板21和定位件22,所述滑移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槽11相对应的定位孔211,所述定位件22与所述滑移槽11和所述定位孔211相配合,以将所述滑移装置2固定在所述底座I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当需要移动滑移装置2时,解除定位件22对滑移板21的定位,此时滑移板21可在底座I上移动,当将滑移装置2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时,通过定位件22对滑移板21的定位,将滑移装置2固定在底座I上;所述连接装置3用于连接所述滑移装置2和所述夹持件4,上述连接装置3的结构可采用本领域熟知的连接结构,只要是能实现将滑移装置2和夹持4稳定可靠的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即可;所述夹持件4用于夹持管件。本技术提供的管夹总成的夹持件4可夹持管件,定位件22未对滑移板21定位时,滑移板21可在底座I上沿着滑移槽11的方向移动,使得管件的移动较为方便,并可通过定位件22和底座I之间的配合使夹持件4在底座I上的位置固定。为了方便定位件22与滑移槽11和定位孔211的配合,所述滑移槽11为T型槽;所述定位件22包括螺栓221和螺母222,所述螺栓221的头部可与所述滑移槽11相配合,且所述螺栓221的头部和所述螺母222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孔211的两端,这样,通过螺栓221的杆部和螺母222的配合,即可将滑移装置2在底座I的位置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固定的需求选择定位件22和定位孔211的个数,以图1中的实施例为例,其包括两组定位件22以及两个定位孔211。为了实现夹持件4多角度地夹持管件,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块31、第二连接块33、第三连接块35、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 ;所述第一连接块31与所述滑移板21固连,所述第三连接块35与所述夹持件4转动连接,上述固连可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上述转动连接可采用转轴连接等方式实现,这样,夹持件4与第三连接块35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3固定连接,上述转动连接可采用转轴连接等方式实现,上述固连可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这样,第一连接杆32可与第一连接块31相对转动,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想到,当第一连接杆32与第二连接块33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夹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滑移装置、连接装置和夹持件;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装置包括滑移板和定位件,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槽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滑移槽和所述定位孔相配合,以将所述滑移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滑移装置和所述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管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龙,周磊,葛士显,储胜林,张奇奇,张俊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