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481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一种能够以较高效率将由微小重叠碰撞产生的载荷传递至框架部件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0)具备:一对框架部件(12),其将车辆前后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且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侧被设为能量吸收部(16);保险杠框架部(18),其将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并架设在一对框架部件(12)的前端之间,并且具有相对于框架部件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20);隔板部件(30),其具有第一部分(32A)与第二部分(32B),所述第一部分(32A)在俯视观察时从被固定于伸出部(20)上的前端部起在车辆前后方向以及车辆宽度方向上朝向框架部件(12)延伸,所述第二部分(32B)从该第一部分(32A)起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端部处与框架部件(12)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壁部(14S)对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如下的结构,其具有设置于保险杠横梁的背面侧的第二突设部与从侧框架侧面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突设部,并且在柱状物朝侧框架的外侧发生碰撞时使第一突设部与第二突设部发生干涉(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213739)。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作为相对于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而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碰撞方式的微小重叠碰撞中,从将碰撞载荷以较高效率向框架部件传递这样的观点出发,还具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以较高效率将由微小重叠碰撞产生的载荷向框架部件传递的车身前部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一对框架部件,其将车辆前后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且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侧被设为能量吸收部;保险杠框架部,其将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并架设在所述一对框架部件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之间,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隔板部件,其具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俯视观察时,从被固定于所述伸出部上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起在车辆前后方向以及车辆宽度方向上朝向所述框架部件延伸,所述第二部分从该第一部分起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端部处与所述框架部件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壁部对置。根据上述方式,被输入到保险杠框架部的伸出部上的碰撞载荷经由隔板部件而被传递至框架部件。由于隔板部件的第二部分的车辆宽度方向内端部与框架部件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面(以下,称之为“外表面”)对置,因此随着能量吸收部件的变形将相对于框架部件的外表面进行滑动。而且,隔板部件在由能量吸收部件实施了能量吸收后将载荷传递至框架部件的特定部位。在此,由于在隔板部件中,以从第一部分的后端侧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方式形成有第二部分,因此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载荷(横力)碰撞向框架部件的特定部位的传递效率较高。因此,被传递有该载荷的特定部位较易成为框架部件的弯折的起点,从而能够以较高效率将载荷传递至弯折的框架部件、以及与该框架部件干涉的车辆搭载品上。以此方式,能够在上述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以较高效率将由微小重叠碰撞产生的载荷传递至框架部件。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隔板部件的第二部分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在俯视观察时,呈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逐渐减小的锐角形状。根据上述的方式,隔板部件的俯视观察时呈锐角形状的后端部会在陷入框架部件的同时使该框架部件上产生弯折。即,与隔板部件的后端不为锐角形状的结构相比,此隔板部件能够在防止或有效地抑制相对于上述的特定部位的位置偏移的状态下,以较高效率将载荷传递至该框架部件的特定部位。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还具备后止动件,其对所述隔板部件超过所述能量吸收部的能量吸收行程而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朝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进行相对位移的情况进行限制。根据上述的方式,当由框架部件的能量吸收部实施的能量吸收到达极限而发生变形时,隔板部件将会与后止动件发生干涉,从而通过止动件而有效地抑制所述隔板部件相对于框架部件的进一步的滑动。由此,隔板部件的呈锐角形状的后端部容易陷入作为框架部件中的适当位置(希望发生弯折的位置)的特定部位中。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一对框架部件,其将车辆前后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且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侧被设为能量吸收部;保险杠框架部,其将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并架设在所述一对框架部件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之间,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隔板部件,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侧被固定于所述伸出部上,并且所述隔板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侧与所述框架部件中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壁部对置,且所述隔板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的俯视观察时的形状呈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逐渐减小的锐角形状;后止动件,其对所述隔板部件超过了所述能量吸收部的能量吸收行程而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进行相对位移的情况进行限制。根据上述方式,被输入到保险杠框架部的伸出部上的碰撞载荷会经由隔板部件而被传递至框架部件。由于隔板部件的第二部分的车辆宽度方向内端部与框架部件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面(以下,称之为“外表面”)对置,因此隔板部件将会随着能量吸收部件的变形而相对于框架部件的外侧面进行滑动。在此,在由能量吸收部件实施了能量吸收后,隔板部件会与后止动件发生干涉,从而其相对于框架部件的进一步的滑动将会被限制。由此,经由隔板部件的碰撞载荷将会相对于框架部件而作为宽度方向上的载荷(横力)以较高效率被传递至框架部件。此外,由于隔板部件的后端在俯视观察时呈锐角形状,因此在隔板部件相对于框架部件的滑动被限制了的状态下,上述锐角形状部分会陷入框架部件,从而在框架部件上将产生弯折。即,与隔板部件的后端不为锐角形状的结构相比,促进了框架部件的弯折。以此方式,能够在上述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以较高效率将由微小重叠碰撞产生的载荷传递至框架部件。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后止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被设为,大于所述隔板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处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根据上述的方式,防止或有效地抑制了隔板部件越过止动件而向后方移动的情况。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还具备横止动件,所述横止动件从所述后止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端侧起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延伸,并对所述隔板部件的第二部分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相对位移进行限制。根据上述的方式,防止或更有效地抑制了隔板部件越过止动件而向后方移动的情况。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后止动件具有将所述隔板部件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向所述框架部件侧进行引导的引导形状。根据上述的方式,由于引导形状将隔板部件的后端向框架部件侧进行引导,因此该隔板部件的后端部向框架部件陷入将会被促进。由此,与框架部件的后端不会碰撞到框架部件的情况相比,有助于促进框架部件的弯折。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后止动件从被固定于所述框架部件的所述壁部上的基部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且通过对该后止动件与所述基部进行连结的连结壁而被支承。根据上述的方式,后止动件于止动件主体中在与隔板部件的后端发生干涉的同时而将来自隔板部件的载荷传递至框架部件。由于该止动件主体通过连结壁而从后方以及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被支承,因此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将来自隔板部件的载荷传递至框架部件。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具有能够以较高效率将由微小重叠碰撞产生的载荷传递至框架部件的优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2为沿着图1的2-2线的剖视图。图3A为表不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中的微小重叠碰撞时的动作状况的图,且为表示由止动件实现的隔板部件的移动限制开始状态的俯视图。图3B为表不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具备:一对框架部件,其将车辆前后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且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侧被设为能量吸收部;保险杠框架部,其将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并架设在所述一对框架部件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之间,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隔板部件,其具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俯视观察时,从被固定于所述伸出部上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起在车辆前后方向以及车辆宽度方向上朝向所述框架部件延伸,所述第二部分从该第一部分起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端部处与所述框架部件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壁部对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