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装后缓冲器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55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在摩托车中安装有缓冲器的结构,其具有液压减震器,该液压减震器带有用作悬挂装置的辅助气缸。摆臂包括一对左右臂部分,左右臂部分的前部分别连接着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一对缓冲器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后缓冲器的上部部分夹在其间。所述缓冲器支架的前后端部分连接着第一和第二横梁,从而在两端支撑该缓冲器支架。后缓冲器的上部部分安装在由第一和第二横梁以及左右缓冲器支架包围而成空间中,且被连接到左右缓冲器支架的中间部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摩托车中安装后缓冲器的结构,并涉及用于摩托车的悬挂装置中的带有辅助气缸的液压减震器。
技术介绍
在摩托车或类似车辆的某些后悬挂机构中,车身侧面的后摆臂的前端以使之能够自由地摆动的形式由摆动轴支撑着,所述后摆臂在其前端一侧的上部设有缓冲器支架,处于该后摆臂的前端一侧上的下端通过连杆被连接到所述车身的侧面上,且所述后缓冲器的上下部分被支撑在该连杆和所述缓冲器支架之间(例如,可参照日本专利公告(Laid-open)No.2002-68066)。在这种传统的结构中,一对左右后摆臂配有以上所描述的缓冲器支架以便相互之间形成一对,分别以类似山形向上凸起。还有,每个减震支架在成为自由端的上端支撑所述后缓冲器,并且仅在下端被支撑在后摆臂上。因此,当所述缓冲器支架在左右侧中的一侧上看去时,可以说,每一个都被构造成悬臂支撑着所述后缓冲器。由于这个原因,为了保证尽可能大的安装刚性以支撑后缓冲器的重负荷,所述缓冲器支架会不可避免地尺寸变大,而结果是,增加了重量从而增加了成本。在另一种传统的结构中,设有液压减震器,其带有一个辅助气缸,该辅助气缸具有本身是液压缸的气缸用以产生阻尼力;以及一个辅助气缸,其通过源自该气缸的弯曲的油路被连通,其中在所述辅助气缸中设有气室(例如,参看日本专利公告(Publication)No.61-7393)。在如以上所描述的传统实例的案例中那样,油路被配置并被连接到辅助气缸上的情况下,当气缸高速压缩时,液压流体流过所述油路,一个高作用力被储存在所述辅助气缸的气室中,同时当该气缸转为膨胀时,所述气室的恢复导致已经流入到所述辅助气缸中液压流体返回到气缸。此时,由于所述油路的直径很小,所述液压流体的流动速度会很高,因此,会发生不希望有的阻尼力。然而,由于这样的阻尼力对于减震器本身是不需要的,就要求防止这样的阻尼力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描述的问题和传统结构的局限。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小、重量轻且价格低的具有高刚性的缓冲器支架。为了解决以上所描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用于安装包括有后悬架的后缓冲器的结构,其配有后摆臂,其前端通过摆动轴以一种能够自由摆动的方式被支撑在车身侧面,且其后轮被支撑在后端上;设在该后摆臂的前端一侧的上部部分的上的缓冲器支架;用于将后摆臂的前端一侧的下部连接到车身侧面的连杆;以及其上部和下部由该连杆和缓冲器支架支撑的后缓冲器。另外,当所述结构从其侧面看去时,所述缓冲器支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超过该后缓冲器的上部,其前后两端位置被连接到后摆臂上,且该后缓冲器的上部部分沿着前后方向由中间部分所支撑。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由于所述缓冲器支架沿着前后方向长度延伸超过所述后缓冲器的上部部分且其两端被连接到所述后摆臂上,当该缓冲器支架的中间部分被用于支撑该后缓冲器的上部部分时,所述缓冲器支架当从其这一侧看去时将被构造成在两端支撑着该后缓冲器。由于这个原因,所述后缓冲器的安装刚性变得更高,而且其可以小型化,以减小重量并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后缓冲器的结构,其设有带有一对左右臂部分的后摆臂,还设有一对左右缓冲器支架,其前后端部分别连接着第一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和第二横梁沿前后方向以一定间隔被连接在所述左右臂部分前侧的上部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后摆臂设有一对左右臂部分,并提供一对左右缓冲器支架,所述左右缓冲器支架的前后端部分被连接到一对横梁上,所述横梁沿前后方向以一定间隔设在所述左右臂部分前侧的上部之间。因此,当所述后缓冲器的上部被连接到所述左右缓冲器支架的中间部分之间时,该连接部分会具有最高的刚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后缓冲器的结构,其中该后缓冲器的上部被支撑在所述左右缓冲器支架之间,并具有通过由左右缓冲器支架以及前面和后面的第一和第二横梁所围成的空间配置的辅助气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由于形成了由左右缓冲器支架以及前面和后面的第一和第二横梁所包围的空间,该空间可以用来安装后缓冲器的辅助气缸。另外,不需要提供用于安装辅助气缸的专门空间,而可以改善空间的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液压减震器设有用于通过内置活塞的滑动来产生阻尼力的气缸,和与所述气缸非同轴安装的具有气室的辅助气缸。所述气缸和辅助气缸通过弯曲的油路来连接。该油路的直径大于介于当活塞处于其最大压缩行程位置时该气缸内壁的末端部分和所述活塞顶之间的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由于所述油路的直径大于在最大活塞行程位置时与所述气缸内壁端部的距离,所述液压流体的容量即使在最大行程的区域也能得到保证,其可以获得均匀的流速,且阻尼力得到稳定。还有,由于所述气缸的轴向被配置成与所述辅助气缸的轴线不同轴,该辅助气缸要被配置成相对于所述气缸成一定角度,且即使辅助气缸与所述气缸并排配置,总长度也可以被控制达到与该气缸相同的长度,以使之紧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所述油路的直径与所述气缸的内径大致相同。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由于所述油路的直径与所述气缸的直径大致相同,穿过该油路的流体几乎不能产生任何不希望有的阻尼力。另外,可以保证所述液压流体的足够容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所述油路设有用于隔离出气室的分隔壁,还有,进一步地,该分隔壁设有抽吸装置(drawing means)。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由于所述分隔壁设有抽吸装置,即使在油路直径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气室施加的压力通过调节阻尼力来适当地调节液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所述气缸的轴线和所述辅助气缸的轴线彼此平行排列。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由于所述气缸和所述辅助气缸各轴线平行配置,它们各自的加工轴线彼此一致并使得它们的加工变得更容易。通过以下进行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可实施性的进一步的范围将变得明显而易于理解。然而,应该理解,简要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的所述详细说明和具体实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对于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通过本详细说明,处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变化形式和修改形式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给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专利技术将得到更为充分的理解,所述详细说明和附图仅仅以示例方式给出,因而对于本专利技术是非限定性的,其中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显示后悬挂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显示后悬挂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显示连接在连杆机构中的每个连接点的剖视图;图5是显示根据另一个实例的后悬挂部分的俯视图;图6是显示后衬垫的总体剖视图;图7是另一个实例的总体剖视图,其中辅助气缸的排列被改变了;以及图8是另一个实例的总体剖视图,其中所述辅助气缸的排列被改变了。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4示出了一个实例,其中本专利技术被用于一种两端支撑型的后摆臂,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显示后悬挂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其俯视图;图4是显示一种连杆机构的剖视图。图1中示出了车轮1、前叉2、头管(head pipe)3、手把4、主架(main frame)5。主架5呈纵向的方柱体形状,由轻质合金制成,从头管分叉成左右部分,倾斜并向下朝后延伸。在主架5下面,支撑着一列四缸发动机6。有两个支撑点介于主架5的中间部分和所述气缸的上部之间的支撑点7;和介于主架5的后端和用于在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后悬架中安装后缓冲器的结构,其包括:后摆臂,其前端通过摆动轴被支撑以便能够在车身侧面上自由地摆动,且其后端支承一后车轮;缓冲器支架,其设在所述后摆臂的前端一侧的上部上;连杆,用于将所述后摆臂的下前端部分连接 到车身侧面上;以及所述后缓冲器支架支撑的所述后缓冲器的上部部分,以及由所述连杆来支撑的所述后缓冲器的下部部分,其中,所述缓冲器支架在所述后缓冲器的上部向前和向后延伸,所述缓冲器支架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都连接到所述后摆臂上,其 中所述后缓冲器的上部由缓冲器支架的中间部分沿前后方向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关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