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块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9392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块结构及车辆,其中,缓冲块结构包括:具有一定厚度的缓冲层和与所述缓冲层固定相连的支撑层;其中,所述支撑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缓冲层的长度,所述支撑层与所述缓冲层相连后两端露出,且露出的所述支撑层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通过设置具有一定厚度的缓冲层和支撑层,能够牢固的固定在车架上,防止车身与车架之间的Z向动态干涉,且结构简单、易成型、装配方便,能够保证车辆在极限路况下,车身与车架之间不会发生磕碰,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极限路况下,越野车的车身与车架之间易发生Z向动态干涉的问题。

Buffer block structure an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ffer block structure and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buffer block structure: having a certain thickness of the buffer layer and the support layer and the buffer lay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herein, the length of the support layer is great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buffer layer and the support layer and the buffer layer. After the show ends,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 layer and the expose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unt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ffer layer with a certain thickness by setting up the scheme and the supporting layer can be firmly fixed on the frame, prevent between body and frame Z to dynamic interferenc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molding, convenient assembly, can ensure the vehicle in extreme conditions,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frame will not knock, very to solve the traffic limit in the prior art, between the body and frame SUV prone to dynamic interference problems 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指一种缓冲块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由于越野车行驶路况非常复杂,所以一般会具备独立车架和非承载式车身。但是,当车辆行驶在极限路况下时,车身与车架之间容易发生Z向动态干涉,引起异响、造成不必要的磨损、降低用户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块结构及车辆,解决现有技术中极限路况下,越野车的车身与车架之间易发生Z向动态干涉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块结构,包括:具有一定厚度的缓冲层和与所述缓冲层固定相连的支撑层;其中,所述支撑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缓冲层的长度,所述支撑层与所述缓冲层相连后两端露出,且露出的所述支撑层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安装孔。可选地,所述缓冲层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支撑层为矩形板状结构。可选地,所述支撑层的两端设有倒角结构。可选地,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天然橡胶NR,所述支撑层的材质为钢板。可选地,所述支撑层的厚度范围为1.0mm到1.5mm。可选地,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胶粘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与所述车架相连的车身,还包括:上述的缓冲块结构;其中,所述车架包括车架纵梁,所述缓冲块结构与所述车架纵梁固定相连,且位于所述车架纵梁与所述车身之间。可选地,所述车架纵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开口型平圆头抽芯铆钉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缓冲块结构与所述车架纵梁铆接相连。可选地,所述车架纵梁的材质为热轧酸洗板。可选地,所述车架纵梁的厚度为3.0mm。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所述缓冲块结构通过设置具有一定厚度的缓冲层和支撑层,能够牢固的固定在车架上,防止车身与车架之间的Z向动态干涉,且结构简单、易成型、装配方便,能够保证车辆在极限路况下,车身与车架之间不会发生磕碰,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极限路况下,越野车的车身与车架之间易发生Z向动态干涉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3沿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中极限路况下,越野车的车身与车架之间易发生Z向动态干涉的问题,提供一种缓冲块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具有一定厚度的缓冲层1和与所述缓冲层1固定相连的支撑层2;其中,所述支撑层2的长度大于所述缓冲层1的长度,所述支撑层1与所述缓冲层2相连后两端露出,且露出的所述支撑层2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安装孔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缓冲块结构通过设置具有一定厚度的缓冲层和支撑层,能够牢固的固定在车架上,防止车身与车架之间的Z向动态干涉,且结构简单、易成型、装配方便,能够保证车辆在极限路况下,车身与车架之间不会发生磕碰,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极限路况下,越野车的车身与车架之间易发生Z向动态干涉的问题。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缓冲层1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支撑层2为矩形板状结构。为了防止使用人员受伤,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层2的两端设有倒角结构4。优选的,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天然橡胶NR,所述支撑层的材质为钢板(包塑金属板);所述支撑层的厚度范围为1.0mm到1.5mm;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胶粘连接。也就是说,缓冲块结构是由包塑金属板和橡胶块构成,橡胶块材料为天然橡胶(NR);包塑金属板材料一般为普通汽车用钢板,料厚为1.0~1.5mm。由上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承载式车身的铆接缓冲块结构,主体为橡胶缓冲块和包塑金属板结构,能够保证车辆在极限路况下行驶时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保证车身和车架在极限路况下不会发生动态干涉,承受Z向较大冲击力;并且该缓冲块结构具有选材简单,低成本,结构简单,易成型,牢固可靠,装配方便等特点,用于满足车辆在极限路况下行驶时实现极限缓冲和限位的结构要求,具备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车架D和与所述车架D相连的车身E,还包括:上述的缓冲块结构F;其中,所述车架D包括车架纵梁5,所述缓冲块结构F与所述车架纵梁5固定相连,且位于所述车架纵梁5与所述车身E之间。具体的,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车架纵梁5上设有第二安装孔6;通过开口型平圆头抽芯铆钉7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和所述第二安装孔6中,所述缓冲块结构F与所述车架纵梁5铆接相连。也就是说,车架D与缓冲块结构F此处是通过两个开口型平圆头抽芯铆钉7连接(铆接形式)的,开口型平圆头抽芯铆钉7为标准件;另外,缓冲块结构F是在装配车身E上之前安装在车架D上的,用专用铆枪进行打紧固定,实现此处缓冲块结构F与车架D的连接,保证车辆在极限路况下行驶时的极限限位功能。优选的,所述车架纵梁的材质为热轧酸洗板;所述车架纵梁的厚度为3.0mm。其中,上述缓冲块结构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车辆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定厚度的缓冲层和与所述缓冲层固定相连的支撑层;其中,所述支撑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缓冲层的长度,所述支撑层与所述缓冲层相连后两端露出,且露出的所述支撑层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定厚度的缓冲层和与所述缓冲层固定相连的支撑层;其中,所述支撑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缓冲层的长度,所述支撑层与所述缓冲层相连后两端露出,且露出的所述支撑层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安装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支撑层为矩形板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两端设有倒角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天然橡胶NR,所述支撑层的材质为钢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范围为1.0mm到1.5mm。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瑞于海波段兴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