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履带式车辆的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3239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悬架系统,其中的履带车辆优选为带有橡胶履带。履带组件被安装到一枢轴上,以便于可绕枢轴的轴线进行摆转。悬架系统使履带组件可相对于车辆底盘产生垂直移动,以补偿行驶地形的不平。举例来讲,履带组件可补偿地形上的低洼或隆起,使车辆的底盘免于随着行驶地形上的每一细微改变都发生倾斜。另外,相比于普通的履带车辆,履带组件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能获得更好的行驶平稳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悬架系统是为成对的履带组件而设计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履带式车辆的悬架系统以及摆动式底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经研制了多种用于重载越野车辆的履带系统,其中的履带车辆例如是工程车辆或勘探车辆。常规的履带系统包括一位于前方的惰轮和一个位于后方的驱动链轮,一连续的履带包绕在前惰轮与后驱动链轮上。另一种履带系统被称为三角形履带系统,在这种系统中,一履带构架被可转动地安装到一枢轴上,该枢轴位于车辆上。在履带构架的两相对端处安装有前后两个惰轮。驱动链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车辆上,且位于所述枢轴的上方。一条连续的履带以三角形的构造形式与驱动链轮以及两个惰轮相接合。这种三角形构造的优点在于驱动链轮被安装在地面的上方,因而不会受到泥土和碎石的影响,从而可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由于驱动链轮不再需要承担部分车身重量,因而可将驱动链轮的结构制得轻巧一些。三角形履带系统一个区别特征在于履带构架可绕枢轴摆转,与惰轮和驱动链轮相关的几何参数会出现改变。举例来讲,随着履带构架从水平状态发生摆转,环绕着两惰轮和驱动链轮的总周长就会减小,从而使履带变得松弛。履带的松弛是不利的,原因在于这将使履带易于从惰轮和/或链轮上脱落下去。此外,需要履带具有一定的预紧张力,以便于保持履带、惰轮、以及链轮之间的接合关系。该预紧张力的数值应当为最小,且基本上保持恒定,以便于减轻对履带系统中各个组成部件的磨损。尽管由弹簧加载的惰轮可消除这一松弛量、并保持着预紧张力,但这样的履带系统不能为车轴固定的车辆提供任何的悬挂效果。专利文件US 5273126中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致力于为三角形履带系统设置悬架装置。该履带系统包括一驱动链轮,其位置相对于车体保持固定;一后惰轮以及与履带接合的压地滚轮,后惰轮以及压地滚轮与一摆杆相联接,且随着该摆杆一起移动,摆杆被一弹簧悬架固定着;以及一补偿惰轮。因此,在履带系统自身中就设置了悬架装置。希望能获得一种结实而耐用的履带悬架系统。也希望设计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并不需要对履带组件作大的改动。如果车辆的悬架具有平稳的行驶性能—既能使工作人员感到舒适、也能保护车辆上装载的昂贵设备,则这样的悬架就是理想的。另外,如果车辆的履带具有足够大的表面积,则情况也是理想的,这样就可以减小车辆向地面施加的压力,以便于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履带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包括一主轴梁,其支撑着一根或多根连接梁,连接梁从主轴梁向车辆的前方延伸。连接梁借助于一球形支座连接到车辆的底盘上。主轴梁的两端上还带有枢轴,履带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枢轴上。另外,主轴梁利用一球形支座连接到一第一减震构件上,该减震构件位于主轴梁的第一端,主轴梁还利用一球形支座连接到位于其第二端处的一个第二减震构件上。两减震构件的另一端通过球形支座连接到车辆底盘上。悬架系统还包括一对中装置,其保证了主轴梁在车辆底盘下方的侧向对正,同时还允许主轴梁产生上下相对运动。一种优选的对中装置被称为侧向定位杆或平头杆,在主轴梁的第一端部或附近处,该对中装置被联接到主轴梁上,并在靠近主轴梁第二端的位置处,对中装置被连接到车辆底盘上。优选地是,球形支座被用在对中装置与主轴梁之间的接合部位、以及对中装置与车辆底盘之间的接合部位处。其它合适的对中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此)Watts连杆机构以及链梯。减震构件构成了车辆底盘的第一系支撑,减震构件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这样的构件包括单向作用动作缸或双向作用动作缸、或者为空气弹簧。优选地,减震构件是单向动作缸或双向动作缸,且动作缸与一蓄压器保持流体连通,其中的蓄压器包括一气体腔和一工作流体腔。气体腔和工作流体腔被保持在相同的压力上,而且,一般情况下,工作流体充满了工作流体腔和动作缸。通常对气体腔施加了足够高的压力,以便于能将车身重量支撑在动作缸延伸行程的大致中间位置处。作为备选方案,系统还包括一液压源,其与动作缸保持流体连通,用于使动作缸伸张或回缩。每一履带组件都包括一履带构架,其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履带构件被安装成可在枢轴上摆动,枢轴位于履带构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履带组件还包括一驱动轮,其被布置在枢轴的上方,且靠近枢轴,该驱动轮与履带相接合。此外,在履带构架的第一端上可转动地安装着一惰轮连杆,其向上延伸,末端位于一上端处。一第一惰轮可转动地安装惰轮连杆上,并在履带构架的第二端上可转动地安装了一第二惰轮。另外,履带延伸包绕在驱动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各自圆周的某些部分上。惰轮连杆上还设置有一收紧装置,其用于使第一惰轮远离枢轴,从而使两惰轮与驱动轮保持着基本恒定的包绕周长,并使履带保持恒定的张力。优选的履带是橡胶履带。上述的履带组件只是一种优选的实例,其它的履带组件与本专利技术相结合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认为这些履带组件也被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附图说明图1是三角形履带组件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悬架系统的后视图;图3中的俯视图表示了底盘与主轴的连接关系;图4是悬架系统的侧面剖视图;图5中的侧面剖视图表示了悬架系统的一种备选实施方式;以及图6中的示意性仰视图表示了一种带有铰接式转向机构的车辆。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悬架系统。下文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该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具有任何的限定意义。因而,该优选实施方式包括一履带组件,其被安装到一枢轴上,以便于可绕枢轴的轴线进行摆转。悬架系统使履带组件可相对于车辆底盘产生垂直移动,以补偿行驶地形的不平。举例来讲,履带组件可补偿地形上的低洼或隆起,使车辆的底盘免于随着行驶地形上的每一细微改变都发生倾斜。另外,相比于普通的履带车辆,履带组件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能获得更好的行驶平稳性。本专利技术的悬架系统是为成对的履带组件而设计的。优选地是,其一对履带组件与本专利技术悬架系统联接着的履带车辆还将具有另一轮对或另一对履带,它们位于车辆的另一端上,这一端可以是车辆的前端、也可以是车辆的后端。最为优选地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履带车辆具有前后两套悬架系统,分别用于支撑一对履带组件。悬架系统包括一主轴梁。在该主轴梁的两端设置了两枢轴,履带组件被安装到该枢轴上。履带组件被安装成可绕枢轴的轴线进行摆转。由于主轴梁间接地支撑着车身重量,所以要用能承受车身绝大部分重量的材料来制造该主轴梁。另外,主轴梁两端上的枢轴要承受一部分车辆负载,所以必须被制成能支撑由各个履带组件分担的重量。系统还包括一连接梁,其从主轴梁向前伸出,用于联接到车辆的底盘上。连接梁将由履带组件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车辆底盘。优选地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多根连接梁,以使得多根连接梁中任一单根梁的负载都远小于采用单根连接梁时的负载。最为优选地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两根连接梁,它们被连接到车辆的前部上。系统还包括一对履带组件,它们可转动地联接到枢轴上,每一履带组件都包括一条履带、一用于接合并卷动履带的驱动轮、以及数个惰轮。履带组件优选地包括两个大惰轮和两个小惰轮,两小惰轮位于两大惰轮之间,以便于将车重载荷均匀地分布在面朝向下方的履带表面积上。还优选地是例如可利用弹簧对其中一个大惰轮执行动态调整,以基本上保持着恒定的张紧力。车辆的底盘为车辆上其余的部分提供了支撑结构,所述的其余部分包括发动机、驾驶室、作业设备等。优选地是,利用球形支座将底盘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履带悬架系统,其包括:一主轴梁,其具有一第一梁端和一第二梁端,主轴梁的两个梁端形成了枢轴;至少一根连接梁,其从主轴梁向车辆的前方延伸;一履带组件,其可转动地连接到各枢轴上;一车辆底盘,其借助于一 球形支座连接到至少一根连接梁上;一第一减震构件,其第一端利用一球形支座联接到主轴梁的第一梁端附近,第二端通过一球形支座联接到底盘上;一第二减震构件,其第一端利用一球形支座联接到主轴梁的第二梁端附近,第二端通过一球形支座联接到 底盘上;以及一对中装置,其被联接在主轴梁与底盘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A纳戈尔卡莱尔艾伦
申请(专利权)人:维斯特恩格科地震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VG[英属维尔京群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