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116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22:44
车身后部结构(10)具备:设于左右的车身侧部(12)之间的后搁板(44);接合于后搁板(44)而构成第1闭合截面部(55)的搁板横梁(51);接合于第1闭合截面部(55)而构成第2闭合截面部(71)的主要部分的搁板构件(61)及搁板支架(62)。第1闭合截面部(55)由后搁板(44)及搁板横梁(51)构成。而且,第2闭合截面部(71)的主要部分从第1闭合截面部(55)连续到左车身侧部(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身后部结构技术区域本专利技术涉及由后轮罩及后柱构成左右的车身侧部,在左右的车身侧部间设置后搁板,并用后搁板分隔行李箱及车厢的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身后部结构中,公知有如下的结构:在左右的车身侧部之间设有后搁板,用后搁板分隔行李箱及车厢,在后搁板的前端部设置闭合截面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闭合截面部沿着左右的轮罩的范围设置,左右的端部配置在左右的轮罩的上部。而且,左右的端部向上方开口,从而各开口配置在左右轮罩的上部。通过在左右的端部形成各开口,由此确保在左右轮罩的上部安装减震器(避震器)的空间。但是,专利文献1的车身后部结构中由于闭合截面部的左右的端部向上方开口,左右的端部相对于左右的车身侧部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因此,难以在左右的车身侧部及闭合截面部(后搁板)之间适当地(高效率地)传递载荷,从该方面考虑还存在改良的余地。而且,在车身后部结构中还公知有如下的结构:在轮罩设有第1加固件,在第1加固件设有第2加固件,用第2加固件支承减震器基座(减震器托架),减震器(避震器)的上部设于减震器基座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根据该车身后部结构,通过使用第1加固件、第2加固件来增强减震器基座,能够确保减震器基座的刚性、强度。在此,为了用减震器基座适当地支承减震器的上部而要求进一步提高减震器基座的刚性、强度。但是,如专利文献2的车身后部结构这样,如第1加固件、第2加固件这样仅组合单个的增强部件,难以符合要求地充分提高减震器基座的刚性、强度。而且,作为车身后部结构还公知有如下的结构:连结角撑板从后轮罩的上部沿着后壁部朝向车身后方地延伸,后柱加固件从后轮罩的上部沿着侧壁部朝向上方地延伸到后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根据该车身后部结构,通过用连结角撑板、后柱加固件增强后轮罩,能够确保后轮罩的刚性、强度。在此,为了应对更加提高后轮罩的刚性、强度的要求,考虑使载荷从后轮罩的上部传递到后搁板。该后搁板作为分隔行李箱和车厢的部件而通常设于车身后部结构。然而,近年,为了确保较大的车身后部结构的行李箱空间而倾向于将后搁板设于较高的位置。由于将后搁板设于较高的位置,后搁板被配置为相对于后轮罩离开较大。因此,难以通过从后轮罩的上部向后搁板传递载荷来进一步提高后轮罩(即,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405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4882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692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车身侧部及闭合截面部(后搁板)之间高效率地传递载荷的车身后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提高减震器基座的刚性、强度的车身后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的车身后部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方案1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包括:一对车身侧部,由后轮罩及后柱构成,在车宽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后搁板,设于该一对车身侧部之间,分隔行李箱及车厢;搁板横梁,其接合于该后搁板的下方,与所述后搁板一起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闭合截面部;以及后搁板构件及搁板支架,其接合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构成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连续到所述车身侧部的第2闭合截面部的主要部分。在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在所述后轮罩的上部具备减震器基座,该减震器基座构成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的一部分。在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所述后搁板具有在上下方向分隔所述行李箱及所述车厢的上表面和从该上表面向下方垂下的前表面,所述搁板横梁具有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和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由所述后搁板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前表面、和所述搁板横梁的所述下表面及所述后表面构成,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由与所述后表面的车宽外侧连续的所述后搁板构件、与所述上表面及所述前表面连续的所述搁板支架、和与所述下表面连续的所述减震器基座构成。在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所述搁板支架包括:第1支架部件,其具备与所述上表面连续的第1面、以及从该第1面的前端向下方垂下而下端接合于所述后搁板构件的上下方向中途的第2面;以及第2支架部件,其具备从所述第2面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的第3面、和从该第3面的前端向下方垂下而接合于所述减震器基座的第4面,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包括:由所述后搁板构件及所述第1支架部件构成的上部闭合截面部;和由所述后搁板构件、所述第2支架部件及所述减震器基座构成的下部闭合截面部。在方案5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所述后搁板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前表面之间具有第1棱线,所述第2支架部件在所述第3面与所述第4面之间具有与所述第1棱线连续地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第2棱线。在方案6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在所述第2支架部件的所述第3面具备观察到所述减震器基座的作业孔。在方案7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设有分隔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和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的隔板。在方案8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具备置物板支架,其将所述减震器基座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所述搁板横梁的所述下表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连结,所述置物板支架构成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的一部分。在方案9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在所述后轮罩的上部具备减震器基座,所述后搁板具有在上下方向分隔所述行李箱及所述车厢的上表面、和从该上表面的前端向下方垂下的前表面,所述搁板横梁具有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和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具备:后搁板构件,将所述后表面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后柱连结;置物板支架,其将所述下表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减震器基座连结;以及减震器支架,其设于所述减震器基座的上部,并与所述后搁板构件及所述置物板支架接合。在方案10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后搁板构件接合、并与所述后搁板构件一起构成上部闭合截面部的第1支架部件,所述上部闭合截面部被连结成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连续,以使所述减震器支架重合于所述后搁板构件及所述第1支架部件的状态将三个部件接合。在方案11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后搁板构件及所述减震器基座接合,并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一起构成下部闭合截面部的第2支架部件,所述下部闭合截面部被连结成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连续,以使所述减震器支架重合于所述后搁板构件及所述第2支架部件的状态将三个部件接合。在方案12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第1支架部件,其接合于所述后搁板构件,与所述后搁板构件一起构成上部闭合截面部;以及第2支架部件,其接合于所述后搁板构件及所述减震器基座,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一起构成下部闭合截面部,所述上部闭合截面部及所述下部闭合截面部被连结成分别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连续,在所述第1支架部件及所述第2支架部件分别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交替配置的突出凸缘,以使所述减震器支架重合于所述后搁板构件及所述第1支架部件的所述突出凸缘的状态将三个部件接合,以使所述减震器支架重合于所述后搁板构件及所述第2支架部件的所述突出凸缘的状态将三个部件接合。在方案13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是,在所述后轮罩的上部具备减震器基座,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后搁板构件,其连结所述搁板横梁和所述后柱,且下端接合于所述减震器基座;后轮罩衬板,其以沿着所述后轮罩的方式被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车身侧部,由后轮罩及后柱构成,在车宽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后搁板,设于该一对车身侧部之间,分隔行李箱及车厢;搁板横梁,其接合于该后搁板的下方,与所述后搁板一起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闭合截面部;以及后搁板构件及搁板支架,其接合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构成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连续到所述车身侧部的第2闭合截面部的主要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31 JP 2012-191768;2012.08.31 JP 2012-19185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车身侧部,由后轮罩及后柱构成,在车宽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后搁板,设于该一对车身侧部之间,分隔行李箱及车厢;搁板横梁,其接合于该后搁板的下方,与所述后搁板一起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闭合截面部;以及后搁板构件及搁板支架,其接合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构成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连续到所述车身侧部的第2闭合截面部的主要部分,在所述后轮罩的上部具备减震器基座,该减震器基座构成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的一部分,所述后搁板具有在上下方向分隔所述行李箱及所述车厢的上表面和从该上表面向下方垂下的前表面,所述搁板横梁具有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和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由所述后搁板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前表面、和所述搁板横梁的所述下表面及所述后表面构成,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由与所述后表面的车宽外侧连续的所述后搁板构件、与所述上表面及所述前表面连续的所述搁板支架、和与所述下表面连续的所述减震器基座构成,所述搁板支架包括:第1支架部件,其具备与所述上表面连续的第1面、以及从该第1面的前端向下方垂下而下端接合于所述后搁板构件的上下方向中途的第2面;以及第2支架部件,其具备从所述第2面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的第3面、和从该第3面的前端向下方垂下而接合于所述减震器基座的第4面,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包括:由所述后搁板构件及所述第1支架部件构成的上部闭合截面部;和由所述后搁板构件、所述第2支架部件及所述减震器基座构成的下部闭合截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搁板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前表面之间具有第1棱线,所述第2支架部件在所述第3面与所述第4面之间具有与所述第1棱线连续地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第2棱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支架部件的所述第3面具备观察到所述减震器基座的作业孔。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分隔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和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的隔板。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具备置物板支架,其将所述减震器基座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所述搁板横梁的所述下表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连结,所述置物板支架构成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的一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英司丰泽治正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