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结构及其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在遭受撞击时产生变形吸收撞击能量的端墙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普及与车辆行驶速度的大幅提升,人们对轨道车辆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轨道车辆的端墙与车体之间大多为焊接结构,端墙和车体均没有设置吸能部件,发生碰撞后能量全部由车钩缓冲器吸收,随着车辆运营速度的不断提高,车钩缓冲器已不能完全吸收撞击能量,剩余能量会导致车辆相撞而产生变形,影响乘客的安全。在中国的申请号为200920317585.4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端墙结构,由端墙外板、门立柱、端角柱、顶部弯梁、门上横梁组成,门上横梁的两端与门立柱焊接固定,门立柱的底部与车体底架焊接固定,门立柱的顶部与顶部弯梁焊接固定,端墙外板分别与端角柱、门立柱、门上横梁、顶部弯梁焊接固定,门立柱的底部与端角柱的底部之间和门立柱的底部之间均由连接板连接。此结构的端墙由门立柱、顶部弯梁、端角柱和连接板之间连接形成封闭的框架结构,提高了端墙的强度和刚度,对撞击的抵抗能力有所增加,但是其只有刚性结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结构,所述端墙结构包括前端墙,所述前端墙包括端门立柱、端角柱、门上横梁、端顶弯梁、端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结构还包括吸能部件和后端框架,所述前端墙和所述后端框架在所述吸能部件的两侧与所述吸能部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结构,所述端墙结构包括前端墙,所述前端墙包括端门立柱、端角柱、门上横梁、端顶弯梁、端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结构还包括吸能部件和后端框架,所述前端墙和所述后端框架在所述吸能部件的两侧与所述吸能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端墙的底部设置有一根沿车体横向通长设置的缓冲梁,所述缓冲梁与所述端门立柱、端角柱和端墙板固定连接,所述端门立柱、端角柱、门上横梁、端顶弯梁、缓冲梁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前端框架,所述缓冲梁的断面为U形,其U形开口面向所述吸能部件,所述缓冲梁的U形断面的底边比顶边长,在所述吸能部件的底部的纵向梁下设置边梁,边梁为只有一个斜边的倒梯形结构,其斜边面向后端框架,边梁的顶部与底部的纵向梁固定连接,底部与缓冲梁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的纵向梁和边梁的断面高度之和与缓冲梁的U形开口高度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框架是由顶弯梁、侧立柱、下横梁固定连接形成的封闭框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件包括若干个纵向梁,若干个纵向梁与所述前端墙和所述后端框架的四周边缘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纵向梁纵向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能部件的外侧固定连接蒙皮,所述蒙皮与所述纵向梁固定连接,所述蒙皮的两侧边与所述前端墙和所述后端框架固定连接。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框架与车体端部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在所述后端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周建乐,张寅河,刘岳平,喻海洋,田爱琴,刘玉文,龚明,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