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869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携车架结构,主要由一第一架体、两个中间组件、一第二架体及一个阻尼装置所组成;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是以中间组件连接,中间组件具有一插设于第一架体内的插管,插管的顶面锁固一顶插件,顶插件的凸块供一防转件套设,防转件的外周缘供一套件套设,套件的外周缘设定位置凸设出一供锁固扶杆的凸柱,利用一螺柱螺穿顶插件的螺孔,由此,得以防止携行的自行车产生相对摆动,且可调整出适当的扶杆角度;另外,利用阻尼装置锁设于第二管件的设定位置,且中间组件的两顶管分别抵顶于自行车的心轴位置,使后车轮接触阻尼装置的滚轮外周缘,使后车轮离开地面,使用者便可脚踩施力,并克服负载轮的阻尼力道,达到使用者运动健身成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携车架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得以将自行车车体安置于汽车后车箱上的携车架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习知汽车用自行车携带架结构,林林种种,何其繁多;其中,如台湾公告号第211207号所示,其是一种汽车后车厢自行车携带架,其由固定架与旋转架相枢接而成,在固定架两末端固接有呈L型的支撑端,又在近固定架内末端处固设有一横杆,该横杆上拉设有固定绳,另在固定架两侧中段枢设有呈弯弧形的定位片,而在该定位片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旋转架为一呈Π字形的架体,在其底边处设有支撑套,该旋转架经由枢接螺栓与固定架相枢接,又在该枢接螺栓的外侧端组装有一固定绳,在旋转架的枢接螺栓侧设置有一与固定架定位片相配合的定位螺栓,又在该定位螺栓的外侧端也组装有一固定绳,同时在各固定绳的外端均设有一固定钩;其中,旋转架两末端分别设有携带座,在该携带座上设有可将自行车车架架设于其中的凹入安置槽,又在携带座上方配合有固定板,而可将自行车稳固的安置于携带座与固定板之间。虽然,利用该习用结构的组合装配,可将自行车安置于携带座与固定板之间,而可达到自行车携行的使用成效;但是,该类结构的设计方式,仅具有自行车携行的使用功能,并无法作为一般的健身器,供使用者脚踏健身使用,所以,一般的家庭都会另外购置其他的健身器使用,极不具经济实用效益。另外,该类自行车携带架为直接在旋转架两末端分别设有携带座,而在携带座上设有可将自行车车架架设于其中的凹入安置槽,并且在携带座的上方配合有固定板,而将自行车安置于携带座之安置槽后,利用固定板与携带座的锁合,将自行车安装定位于自行车携带架上,但是,由于每款车型的后行李箱的倾斜角度不一,此类固定式携车座结构的设计方式,并无法适用于各种车型的后行李箱使用; 再者,该类结构仅是利用固定板与携带座的锁合,将自行车车体夹紧,在汽车行驶当中,极易发生因行驶的速度变化,进而使自行车车体产生晃动的情况,而导致发生危险,更有甚者,会因自行车的晃动,撞击汽车车体的表面,而产生难以挽救的刮痕;所以,鉴于前述习用汽车用自行车携车架结构的缺点,有将其作进一步改良的必要。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目前习用的汽车用自行车携车架结构,在使用上仍有改进的地方,所以就从事携车架相关产品的多年产销经验,且针对目前携车架存在的相关问题,深思改善的方法,在经过多次改良与测试后,终于创造出一种携车架结构。新型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携行的自行车产生相对摆动的现象,携行稳定度极佳,有效地避免携行的自行车产生晃动,并杜绝汽车行驶时因晃动而将车体刮伤的情况发生的携车架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得以调整出适当的扶杆角度,进而可供使用者进行不同型态的自行车携行,整体操作组配上极为简单方便的携车架结构。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一脚踏车训练器,具有多功能使用成效的携车架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携车架结构,其包括一个第一架体,该第一架体具有一中空第一管件,该第一管件的近两瑞周缘设定位置,分别垂直固设一第一立管,该第一立管的周缘设定位置,分别设置若干绑带;两个中间组件,该中间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架体的第一立管中,且该中间组件的近顶部周缘设定位置固设一框座,而该中间组件的顶面锁固一顶插件,该顶插件的中央具有一螺孔,切该顶插件的侧缘沿该螺孔的方向延伸出一凸块,该凸块供一防转件套设,该防转件的外周缘具有外齿部,且在外齿部的适当处设有一径向螺孔,用以供一螺栓锁固于凸块上,而该防转件的外周缘供一套件套设,该套件的内部具有一得以供该外齿部啮合的内齿部,且该套件的外周缘设定位置凸设出一凸柱,该凸柱固设有一具有若干绑座的扶杆,而该防转件供一螺柱穿设后,并螺入该顶插件的螺孔;一个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具有一第二管件,该第二管件的近两端周缘设定位置,分别垂直固设一第二立管,该第二立管枢设于该中间组件的框座内,且该第二立管的周缘设定位置,分别设置若干绑带。有利的是,其可进一步包括一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具有一枢座,该枢座锁设于该第二管件的设定位置,且该枢座各一侧垂直凸设出两相对的枢耳,该枢耳供一摆动杆枢设,该摆动杆的顶面具有一枢座,该枢座中利用一插销插设紧固一滚轮,该插销的自由端连接一负载轮,而该摆动杆的中段位置处具有一镂槽,该镂槽供一螺杆穿设,该螺杆以一端自该第二管件的固定块的锥孔中穿出,且该螺杆穿设一缓冲套管,该缓冲套管得以位于该固定块的锥孔内,而该螺杆的自由端穿出该摆动杆的镂槽后,再以一旋钮锁设。其中,该第一管件的设定位置分别设置若干橡胶材质的缓冲垫。其中,该中间组件具有一插管,该插管插设于该第一架体的第一立管中,且该插管的周缘穿设有若干排列状的穿孔,各穿孔得以分别供一插销插设,而得以调整该插管的伸出长度。其中,该框座穿设有若干呈不同角度的定位孔,各定位孔供一定位销插设。其中,该第二管件之设定位置分别设置若干橡胶材质的缓冲垫。其中,各该插管的设定位置分别锁固一短束管及一长束管,该短束管及该长束管分别紧束于自行车的座管设定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携车架结构,不仅可防止携行的自行车产生相对摆动的现象,携行稳定度极佳,且可调整出适当的扶杆角度,同时,也可形成一脚踏车训练器,从而具有多功能健身使用成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有效地改善习用携车架结构所存在的种种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携车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携车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携车结构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使用动作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使用动作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使用动作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阻尼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阻尼装置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阻尼装置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使用动作剖面示意图。图号说明第一架体 10第一管件 11缓冲垫12第一立管 13绑带 14中间组件 20插管 21穿孔 211插销 212 框座 22定位孔221 定位销222顶插件23螺孔 231凸块 232 防转件24外齿部241 径向螺孔 242螺栓 243 套件 25内齿部251 凸柱 252透孔 253 扶杆 26绑座 261 插柱 262螺柱 27迫紧件28项管 29第二架体 30第二管件 31缓冲垫32固定块33锥孔 331第二立管 34绑带 35短束管40长束管50阻尼装置 60枢座 61枢耳 611 摆动杆62镂槽 620 枢座 621插销 622 滚轮 623负载轮63螺杆 64缓冲套管 65旋钮 66自行车80座管 81 上管 82 花毂 83心轴 84 后车轮85汽车 90 后行李箱 91行李箱盖 911 保险杆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以期能使熟悉本技术相关技术的人士,可依本说明书的陈述据以实施。首先,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携车架结构,其包括一个第一架体10,该第一架体10具有一中空第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架体,该第一架体具有一中空第一管件,该第一管件的近两端周缘设定位置,分别垂直固设一第一立管,该第一立管的周缘设定位置,分别设置若干绑带;二中间组件,该中间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架体的第一立管 中,且该中间组件的近顶部周缘设定位置固设一框座,而该中间组件的顶面锁固一顶插件,该顶插件的中央具有一螺孔,且该顶插件的侧缘沿该螺孔的方向延伸出一凸块,该凸块供一防转件套设,该防转件的外周缘具有外齿部,该防转件的外周缘供一套件套设,该套件的内部具有一得以供该外齿部啮合的内齿部,该套件的外周缘设定位置凸设出一凸柱,该凸柱固设一具苦干绑座的扶杆,而该防转件供一螺桂穿设后,螺入该顶插件的螺孔;一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具有一第二管件,该第二管件的近两端周缘设定位置,分别垂直固设一 第二立管,该第二立管枢设于该中间组件的框座内,且该第二立管的周缘设定位置,分别设置若干绑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架体,该第一架体具有一中空第一管件,该第一管件的近两端周缘设定位置,分别垂直固设一第一立管,该第一立管的周缘设定位置,分别设置若干绑带;二中间组件,该中间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架体的第一立管中,且该中间组件的近顶部周缘设定位置固设一框座,而该中间组件的顶面锁固一顶插件,该顶插件的中央具有一螺孔,且该顶插件的侧缘沿该螺孔的方向延伸出一凸块,该凸块供一防转件套设,该防转件的外周缘具有外齿部,该防转件的外周缘供一套件套设,该套件的内部具有一得以供该外齿部啮合的内齿部,该套件的外周缘设定位置凸设出一凸柱,该凸柱固设一具苦干绑座的扶杆,而该防转件供一螺桂穿设后,螺入该顶插件的螺孔;一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具有一第二管件,该第二管件的近两端周缘设定位置,分别垂直固设一第二立管,该第二立管枢设于该中间组件的框座内,且该第二立管的周缘设定位置,分别设置若干绑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管件设定位置分别设置若干橡胶材质的缓冲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间组件具有一插管,该插管插设于该第一架体的第一立管中,该插管的周缘穿设有若干排列状的穿孔,各穿孔得以分别供一插销插设,从而调整该插管的伸出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座穿设有若干呈不同角度的定位孔,各定位孔供一定位销插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件的设定位置分别设置若干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财荣压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