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窗框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06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窗框构造,该车门窗框构造可以使车门窗框和玻璃面的表面平滑化,且可减小车门窗框的可见宽度,可切实地保持上述玻璃密封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门窗框构造,具有分隔玻璃(22)的保持部,其特征是在分隔玻璃(22)的前侧缘(23)设有玻璃密封件(24),使分隔窗框(21)、分隔玻璃(22)及玻璃密封件(24)的外表面(46、29、28)齐平。在分隔窗框(21)的比其外表面(46)更往车室内侧的位置,设有法兰部(32),与设在玻璃密封件(24)的比其外表面28更靠车室内侧位置的嵌合凹部(31)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窗框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等车辆的车门窗框构造。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车辆上,在后门的门开口部后部的上下方向设有车门窗框、即分隔窗框。在该分隔窗框中,为了提高外观质量而在上述分隔窗框的两侧设置玻璃嵌合部,减小车室外的分隔窗框可见宽度(日本特开2003-118371号公报)。近年来,随着重视外观性的车身的平滑构造的推进,希望进一步减小上述分隔窗框的可见宽度。但是,上述的分隔窗框,虽然其可见宽度减小,但是,由于分隔窗框从玻璃面突出一些,所以,玻璃面与分隔窗框之间产生了台阶,从而妨碍了两者间的表面平滑化。另外,为了进一步减小分隔窗框的可见宽度,把保持玻璃密封件的上述分隔窗框的嵌合部做得比较浅,这样,就带来了不容易确保保持玻璃密封件的保持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窗框构造,该车门窗框构造能实现车门窗框和玻璃面的表面平滑化,且能缩小车门窗框的可见宽度,能切实地保持上述玻璃密封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车门窗框构造,具有门玻璃保持部,其特征在于,在门玻璃(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分隔玻璃22)的末端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侧缘23)设有玻璃密封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玻璃密封件24),使车门窗框(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分隔窗框21)、门玻璃和玻璃密封件的外表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外表面29、-->外表面28)齐平,在车门窗框的比其外表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外表面46)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设有嵌合凸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凸缘部32),该嵌合凸部(32)嵌合在嵌合凹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凹部31)内,该嵌合凹部设在玻璃密封件的比其外表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采用该构造,由于车门窗框的保持门玻璃的构造设置在比门玻璃更位于车室内侧的位置,所以,可以使车门窗框的外表面平滑化,可以减小车门窗框的可见宽度。技术方案2记载的车门窗框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形成在上述门玻璃和玻璃密封件的比接合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槽25)更位于车室内侧的位置。采用该构造,在上述车门窗框中,由于通过增加嵌合部的深度可以充分地确保其对门玻璃的保持力,所以,能得到稳定的嵌合状态。技术方案3记载的车门窗框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车门窗框是可一体成形的截面形状。采用该构造,上述车门窗框可以用辊成形、挤压成形等成形方法一体地成形,所以,可以使上述车门窗框的表面状态稳定,可以将嵌合部的玻璃密封件保持为良好的状态。技术方案4记载的车门窗框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嵌合凹部的周围埋设着芯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芯骨33)。采用该构造,可提高上述玻璃密封件的上述嵌合凹部的刚性。技术方案5记载的车门窗框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凸部是由车门窗框的折叠部构成的。采用该构造,由于是折回上述嵌合部的前端来形成上述嵌合凸部的,因此可以增加上述嵌合凸部的厚度,并且,可以将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形成为圆形。采用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车门窗框的保持门玻璃的构造配置在比门玻璃更位于车室内侧的位置,所以,可以使车门窗框的外表面平滑化,可以减小车门窗框的可见宽度,提高商品性。采用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车门窗框中,由于是通过增-->加嵌合部的深度来确保足够的保持上述保门玻璃的保持力的,因此可得到稳定的嵌合状态,从而可提高门玻璃的组装可靠性。采用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可用辊成形、挤压成形等成形方法一体成形车门窗框,所以可以使车门窗框表面状态稳定,可以将嵌合部的玻璃密封件保持为良好的状态,从而可以减轻该玻璃密封件的负担。采用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可提高上述玻璃密封件的上述嵌合凹部的刚性,所以通过提高嵌合凸部处的组装刚性,可提高上述玻璃密封件的组装可靠性。采用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折回形成上述嵌合凸部,从而可增加上述嵌合凸部的厚度,从而增加了上述嵌合凸部的刚性,由于可将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做成为圆形,从而使得上述玻璃密封件与嵌合凸部的组装变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沿图1中A-A线截断的剖视图,该图是在A-A线处朝向箭头所示方向看的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车辆1的侧部设有门安装开口部2。该门安装开口部2由前柱3、上边梁4、后柱5及下边梁6围绕而成,在该安装开口部2安装着可开闭的前门7和后门8。上述前门7由门本体9和车门窗框部10构成,在车门窗框开口部11中设置了可升降的前门玻璃12。另外,后门8由门本体13和车门窗框部14构成,在车门窗框开口部15中也同样设置了可升降的后门玻璃16。在前门7和后门8上分别安装了外侧把手17、17。在如此构成的前门7的门本体9的上缘部18上,在其与前柱3相交-->的角部分处安装着门后视镜19。在该门后视镜19上设有转向指示灯20。在上述后门8的车门窗框部14的后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分隔窗框(车门窗框)21。该分隔窗框21,把被后门8的车门窗框部14包围着的车门窗框开口部15分隔为前侧车门窗框开口部和后侧车门窗框开口部,在其前侧设有可升降的后门玻璃16,在其后侧之在车门窗框部14和门本体13相交的角部分固定着大致三角形状的分隔玻璃(门玻璃)22。因此,分隔窗框21的前侧是导引后门玻璃16升降的构造。在此,上述分隔窗框21的上端部与车门窗框部14连接,分隔窗框21的下端延伸收容到门本体13内,在该状态下,该下端也导引后门玻璃16。如图2所示,在上述分隔玻璃22的前侧缘(末端部)23粘接固定着橡胶制的玻璃密封件24。在该玻璃密封件24上形成有大致直角切除而成的槽(接合部)25,该槽25在车室外侧与分隔玻璃22的前侧缘23对应。该槽25由车辆前方侧的抵接壁26、和与该抵接壁26大致成直角的车室内侧的内壁27构成。玻璃密封件24的前方侧的抵接壁26,其深度d大致等于上述分隔玻璃22的厚度D,这是为了使上述密封件24的车室外侧的外表面28与上述分隔玻璃22的外表面29齐平。另一方面,上述玻璃密封件24的车室内侧的内壁27的深度比抵接壁26深一些,这是为了充分确保上述分隔玻璃22与上述玻璃密封件24的粘接面积。在上述玻璃密封件24的前壁30上形成有凹部(嵌合凹部)31,该凹部31位于比分隔玻璃22更往车室内侧的位置。该凹部31与后述的上述分隔窗框21的凸缘部(嵌合凸部)32相配合。在上述凹部31内壁周围的玻璃密封件24的内部埋设着コ字形截面的芯骨33。该芯骨33具有弹性,将上述凹部31的内壁朝其内侧推压。在上述玻璃密封件24的内壁34与后壁35之间形成有唇部36,其前端弯向前方并与后述分隔窗框21的后侧端43相接触。即,上述玻璃密封件24的后壁35和分隔窗框21的内侧面37相连续。在上述分隔窗框21的前部设有门玻璃导槽42,在该门玻璃导槽42中收容有玻璃密封导槽38,该门玻璃导槽42由内壁部39、底壁部40和-->外壁部41构成。在上述分隔窗框21的后部设有朝后方立起并与上述玻璃密封件24卡合的凸缘部32。上述分隔窗框21具有可一体成形的截面形状,上述门玻璃导槽42的内壁部39、底壁部40、外壁部41、法兰部32是一体成形的。具体地说,上述分隔窗框21由内壁部39、底壁部40、外壁部41、凸缘部32构成。内壁部39从与上述玻璃密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门窗框构造,具有门玻璃保持部,其特征在于,在门玻璃(22)的末端部(23)设有玻璃密封件(24),车门窗框(21)、门玻璃(22)和玻璃密封件24的外表面齐平,在车门窗框(21)的比外表面更往车室内侧的位置设有嵌合凸部(32),该嵌合凸部(32)嵌合在嵌合凹部(31)内,该嵌合凹部(31)设在玻璃密封件(24)的比其外表面更往车室内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4-6 112193/20041.车门窗框构造,具有门玻璃保持部,其特征在于,在门玻璃(22)的末端部(23)设有玻璃密封件(24),车门窗框(21)、门玻璃(22)和玻璃密封件24的外表面齐平,在车门窗框(21)的比外表面更往车室内侧的位置设有嵌合凸部(32),该嵌合凸部(32)嵌合在嵌合凹部(31)内,该嵌合凹部(31)设在玻璃密封件(24)的比其外表面更往车室内侧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岛雄二郎山口次郎门田俊高贝裕之小林太石川武史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