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窗框水切,其中,包括窗框水切和水切端头,其中,水切端头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周向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定位部,定位部由至少两个月牙形凸起围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窗框水切通过在水切端头上设置定位部,定位部插入门外板上的钣金孔,并通过自攻螺钉与门外板固定连接,实现了汽车窗框水切在门外板上的精确定位,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窗框水切。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上一般都置有窗框水切,窗框水切可以阻挡水、气、噪音和灰尘进入车内,同时能够辅助活动窗执行玻璃升降的功能,并且起到遮盖门钣金和玻璃的间隙,起到美观作用。窗框水切的外观面与整车外形形成统一设计。现有的窗框水切一般是通过自身断面结构的U型或装配卡子与门钣金形成定位。传统的窗框水切自身的装备卡子无法解决各向定位的技术问题,使得窗框水切安装时前后向定位不正确,导致外观匹配不好、密封不良等问题。并且,传统的窗框水切质软、刚性不足,导致窗框水切拆卸过程易断裂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窗框水切,与钣金孔配合在一起形成定位,实现汽车窗框水切精确定位在门外板上,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窗框水切,其中,包括窗框水切和水切端头,其中,水切端头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周向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定位部,定位部由至少两个月牙形凸起围成。优选地,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月牙形凸起沿安装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各个月牙形凸起之间具有断口。优选地,其中定位部由两个月牙形凸起围成,一个月牙形凸起朝向车身后方,另一个朝向车身前方。优选地,其中定位部的外径小于汽车门外板上的钣金孔的内径,定位部的外径与钣金孔内径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大小G=a+b,其中a为定位部的外径公差,b为钣金孔的内径公差。优选地,其中0≤G≤1.0mm。优选地,其中单个月牙形凸起的内壁上具有第一凸起,安装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插入安装孔内的螺钉过盈配合。优选地,其中所述窗框水切包括水切基体,水切基体包括用于引导玻璃升降并形成玻璃与钣金之间通道密封的挤出部和用于起装饰作用的亮条部,水切端头与挤出部注塑成一体,水切端头与亮条部卡接。优选地,其中所述窗框水切上还设置有用于加强定位的加强筋,加强筋与门钣金外板贴合。优选地,其中定位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加强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窗框水切通过在水切端头上设置定位部,定位部插入门外板上的钣金孔,并通过自攻螺钉与门外板固定连接,实现了汽车窗框水切在门外板上的精确定位,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窗框水切的水切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窗框水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窗框水切的定位部与钣金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窗框水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水平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窗框水切包括窗框水切和水切端头1,水切端头1设置在窗框水切上。图1示出了水切端头1的结构示意图,水切端头1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周向上设置有用于插入钣金孔21的定位部11,定位部11由至少两个月牙形凸起12围成。至少两个月牙形凸起12沿安装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各个月牙形凸起12之间具有断口。如图2所示,汽车窗框水切还包括水切基体4,水切基体4包括用于引导玻璃升降并形成玻璃与钣金之间通道密封的挤出部42和用于起装饰作用的亮条部41,水切端头1与挤出部42注塑成一体,水切端头1与亮条部41卡接。水切基体4采用传统的水切基体结构即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定位部11整体大致为桶形,由两个月牙形凸起12围成,两个月牙形凸起12分别位于安装孔的前侧和后侧,其中一个月牙形凸起12朝向车身后方,另一个朝向车身前方。两个月牙形凸起12之间也具有断口。断口宽度的大小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定位部11的设置增加了自攻螺钉3的深度,使得窗框水切与门外板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月牙形凸起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等。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定位部11的外径小于钣金孔21的内径。在汽车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定位部的外径与钣金孔内径之间的形成间隙,该间隙用于吸收定位部的月牙形凸起的公差a和钣金孔的公差b,该间隙的大小G=a+b,使得窗框水切能够顺利装配。在本实施例中,0≤G≤1.0mm,G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设置,主要取决于定位部所使用的材料和制造公差能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门外板2包括三层钣金,由外向内分别为门钣金外板24、窗框22和窗框加强板23。钣金孔21为穿过三层钣金的同心孔。为保证自攻螺钉3安装好后月牙形凸起12优先撑紧门钣金外板24的钣金孔内进行优先定位,将门钣金外板24上的钣金孔的内径最小,窗框22和窗框加强板23的钣金孔内径大于门钣金外板24上钣金孔的内径。进一步地,为了增加与自攻螺钉3的咬合长度,单个月牙形凸起1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3,第一凸起13呈疙瘩状,与自攻螺钉3上无螺纹区域过盈配合,如图5所示。自攻螺钉3用于将水切端头上的安装孔与钣金孔21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自攻螺钉3也可替换为内嵌螺母等连接方式。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窗框水切上还设置有用于加强定位的加强筋14,加强筋14与门钣金外板24贴合。加强筋14可以设置为1个或者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加强筋14,跟传统的水切端头的平面与门钣金外板24贴合相对,能够形成很好的定位关系。在自攻螺钉3紧固后,水切端头与门钣金外板24之间在垂直于门钣金外板24方向,即自攻螺钉3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定位。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水切端头1的材质采用塑料PP(Polypropylene,聚丙烯),定位部11的材质采用热塑性弹性体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两者通过双料注塑结合在一起。水切端头1和定位部11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材料时,如TPV(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热塑性硫化橡胶)或者TPO(Theroplastic polyolefin,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等材料,水切端头1和定位部11可采用卡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4和5所示,安装时,将定位部11插入钣金孔21中,通过自攻螺钉3将水切端头1和门外板2固定连接。当自攻螺钉3打紧,自攻螺钉3自攻入由硬质材料形成的水切端头1形成紧固的同时,定位部11膨胀撑紧钣金孔21,定位部11加深了安装孔的深度,第一凸起13与自攻螺钉3的无螺纹区域形成过盈配合,增加了与自攻螺钉3的咬合长度;同时窗框水切上的加强筋14在自攻螺钉3的长度方向上进行了定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窗框水切通过在水切端头上设置定位部,定位部插入门外板上的钣金孔,并通过自攻螺钉与门外板固定连接,实现了汽车窗框水切在门外板上的精确定位,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窗框水切,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水切和水切端头,其中,水切端头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周向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定位部,定位部由至少两个月牙形凸起围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窗框水切,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水切和水切端头,其中,水切端头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周向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定位部,定位部由至少两个月牙形凸起围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窗框水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月牙形凸起沿安装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各个月牙形凸起之间具有断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窗框水切,其特征在于,其中定位部由两个月牙形凸起围成,一个月牙形凸起朝向车身后方,另一个朝向车身前方。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窗框水切,其特征在于,其中定位部的外径小于汽车门外板上的钣金孔的内径,定位部的外径与钣金孔内径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大小G=a+b,其中a为定位部的外径公差,b为钣金孔的内径公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坡,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