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3073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抑制陆部设置有刀槽的充气轮胎中的刀槽边缘缺损的发生的同时进一步地提高了在冰雪路面和干燥路面两者上的制动/驱动性能等。充气轮胎在胎面中具有多个陆部,并且在陆部中设置有刀槽。在刀槽的宽度方向截面中,刀槽从陆部的胎面表面(S)起在刀槽深度方向上具有垂直部和向一侧和另一侧弯折的弯折部,并且该弯折部在深度方向上依次具有:第一副弯折点(Q1),该第一副弯折点(Q1)在大于等于D/7且小于等于D/2的深度处;主弯折点(P),该主弯折点(P)在大于等于D/4且小于等于3D/4的深度处;以及第二副弯折点(Q2),该第二副弯折点(Q2)在大于等于D/2且小于等于6D/7的深度处,并且该弯折部形成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角度θ1被设定为30°≤θ1≤60°,并且角度θ2被设定为30°≤θ2≤60°,或者第一倾斜部的面积和第二倾斜部的面积与刀槽的在宽度方向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A的比(a1/A和a2/A)都被设定为大于等于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在抑制陆部设置有刀槽的充气轮胎中的刀槽边缘缺损的发生的同时进一步地提高了在冰雪路面和干燥路面两者上的制动/驱动性能等。充气轮胎在胎面中具有多个陆部,并且在陆部中设置有刀槽。在刀槽的宽度方向截面中,刀槽从陆部的胎面表面(S)起在刀槽深度方向上具有垂直部和向一侧和另一侧弯折的弯折部,并且该弯折部在深度方向上依次具有:第一副弯折点(Q1),该第一副弯折点(Q1)在大于等于D/7且小于等于D/2的深度处;主弯折点(P),该主弯折点(P)在大于等于D/4且小于等于3D/4的深度处;以及第二副弯折点(Q2),该第二副弯折点(Q2)在大于等于D/2且小于等于6D/7的深度处,并且该弯折部形成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角度θ1被设定为30°≤θ1≤60°,并且角度θ2被设定为30°≤θ2≤60°,或者第一倾斜部的面积和第二倾斜部的面积与刀槽的在宽度方向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A的比(a1/A和a2/A)都被设定为大于等于0.1。【专利说明】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中具有多个陆部并且在陆部中设置 有一个或多个刀槽。
技术介绍
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的胎面形成有均设置一个或多个刀槽的陆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槽包括:垂直部,所述垂直部从所述陆部的胎面表面起沿所述刀槽的深度方向沿着从所述刀槽的开口中心引出的所述胎面表面的法线延伸;以及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夹着该法线分别向所述刀槽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弯折;在所述刀槽的从所述胎面表面起的深度为D的情况下,所述弯折部在深度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副弯折点,所述第一副弯折点在从所述胎面表面起的大于等于D/7且小于等于D/2的深度处;主弯折点,所述主弯折点在从所述胎面表面起的大于等于D/4且小于等于3D/4的深度处;以及第二副弯折点,所述第二副弯折点在从所述胎面表面起的大于等于D/...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川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