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205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2:17
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即使在套筒内侧与紧固构件之间构造有吸收公差的间隙,在发生对车辆的后端碰撞时,在紧固构件与套筒的内侧接触时,也没有大冲击(G)施加于框架构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代表性构造为一种车辆后部结构(100),其包括沿着车辆后部的地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后纵梁(110),该车辆后部结构还包括:配置在后纵梁(110)的下侧的矩形的框架构件(102);从框架构件(102)向上方延伸的筒状的套筒(118);插入到套筒(118)的内侧使其与套筒(118)的内侧保持一定的间隙并用于将框架构件(102)紧固至后纵梁(110)的紧固构件(螺栓120);和固定至后纵梁(110)并且抵接套筒(118)的车辆后侧的抵接构件(凸轮1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即使在套筒内侧与紧固构件之间构造有吸收公差的间隙,在发生对车辆的后端碰撞时,在紧固构件与套筒的内侧接触时,也没有大冲击(G)施加于框架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构造为一种车辆后部结构(100),其包括沿着车辆后部的地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后纵梁(110),该车辆后部结构还包括:配置在后纵梁(110)的下侧的矩形的框架构件(102);从框架构件(102)向上方延伸的筒状的套筒(118);插入到套筒(118)的内侧使其与套筒(118)的内侧保持一定的间隙并用于将框架构件(102)紧固至后纵梁(110)的紧固构件(螺栓120);和固定至后纵梁(110)并且抵接套筒(118)的车辆后侧的抵接构件(凸轮128)。【专利说明】车辆后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作为车架的、在车辆后侧的左右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纵梁的车辆后部结构,更具体地,涉及矩形框架构件从车辆下侧连接至后纵梁的车辆后部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混合动力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已经普及开来。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通常在车辆后侧的车室内侧或车室外侧配备有起动电动马达的电池单元。然而,如果电池单元配备在车辆后侧的车室内侧,则存在着行李的收纳空间减小和妨碍后方视野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电池单元配备在车辆后侧的车室外侧(车辆下侧),则存在着如下风险:因为电池单元的各单电池必须在宽范围内以平面方式配置以便维持最小离地间隙,所以电池单元与诸如悬架等其他部件干涉。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如下结构:环绕并支承电池单元的矩形框架构件从车辆下侧紧固至车架,使得电池单元设置成跨着形成于地板面板中的开口部的上下延伸。紧固有框架构件的车架包括后纵梁。从框架构件向上延伸的筒状的套筒(隔离物)介于框架构件和车架之间,并对框架构件和车架之间的空间等进行调节。利用该结构,能够在不存在上述问题的情况下将电池单元装配于车辆。此外,如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在发生对车辆的后端碰撞时,后纵梁(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为“后侧框架”)在缓和归因于后端碰撞并且沿车辆向前方向作用的载荷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上述结构中,因为框架构件紧固至后纵梁,所以在发生对车辆的后端碰撞时,归因于后端碰撞的载荷也传递至框架构件。具体地,归因于后端碰撞的该载荷经由插入到套筒的内侧并将框架构件紧固至后纵梁的紧固构件(如螺栓)传递。:日本特开2010-2476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套筒的内侧与紧固构件之间构造有用于吸收在将框架构件安装至后纵梁时的公差的间隙(间隔)。在该情况中,即使在发生对车辆的后端碰撞时,归因于后端碰撞的载荷也没有立刻输入至框架构件。即,框架构件没有与车辆进行整体运动,通常,归因于后端碰撞的载荷在紧固构件与套筒的内侧接触之后(间隙消失之后)输入。在该情况中,在紧固构件与套筒的内侧接触时,大冲击G从在紧固构件与套筒的内侧接触之前加速至高速度的车辆作用于框架构件。如果大冲击G经由框架构件作用于电池单元,则存在着导致诸如电池单元内侧的电线断开等破损的可能。鉴于上述问题作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如下的车辆后部结构:即使在套筒的内侧与紧固构件之间构造有吸收公差的间隙,在发生对车辆的后端碰撞时,在紧固构件与套筒的内侧接触时,也没有大冲击G追加至框架构件。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实现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构造为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包括沿着车辆后部的地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后纵梁,所述车辆后部结构还包括:矩形的框架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后纵梁的下侧;筒状的套筒,其从所述框架构件向上方延伸;紧固构件,其插入到所述套筒的内侧,使其与所述套筒的内侧保持一定的间隙,并且用于将所述框架构件紧固至所述后纵梁;和抵接构件,其固定至所述后纵梁并且抵接所述套筒的车辆后侧。利用该构造,在发生对车辆的后端碰撞时,框架构件与车辆(后纵梁)进行整体运动。这是因为归因于后端碰撞的载荷一开始从在抵接套筒的车辆后侧的状态下固定至后纵梁的抵接构件输入至套筒,进而输入至框架构件。所以,在间隙消失并且紧固构件与套筒的内侧接触时,没有大冲击G作用于框架构件,能够防止例如由框架构件支承的电池单元的破损。所述套筒在车辆后侧可以具有外表面为平面的平面部,并且所述抵接构件可以是凸轮,在抵接所述平面部的状态下被固定。利用该构造,能够便于抵接构件的组装。归因于后端碰撞的载荷由于抵接构件与形成于套筒的平面部抵接而能够可靠地传递至套筒。车辆后部结构还可以包括:后板,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接合至所述左右后纵梁的后端;和中空的吸能盒,其由金属制成,并且通过所述后板设置在所述后纵梁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位置,其中,所述抵接构件固定至所述后纵梁的后端附近。利用该构造,归因于后端碰撞的载荷能够平滑地传递至框架构件,并且能够使归因于后端碰撞的载荷在后端碰撞的早期阶段有效地分散。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如下的车辆后部结构:即使套筒的内侧与紧固构件之间构造有用于吸收公差的间隙,在发生对车辆的后端碰撞时,在紧固构件与套筒的内侧接触时,也没有大冲击G追加至框架构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中的框架构件的连接的图。图2是图1中示出的框架构件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套筒如何介于车架和图1中示出的框架构件之间的图。图4是图3中示出的范围X的放大图。图5是图4中示出的范围X的截面图。图6是不出根据比较例的车辆后部结构的图,不出了与图4中不出的范围X对应的范围Y。图7示出图6所示的范围Y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从车辆下侧观察时的图4中示出的凸轮的图。图9示出沿图8中示出的箭头Z的方向得到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0,200...车辆后部结构;102...框架构件;104...地板面板;106...开口部;108...电池单元;110...后纵梁;114、116、118...套筒;120...螺栓;122...螺母;124...吸能盒;126...后板;128...凸轮;130...凸轮固定用螺栓;132...凸轮固定用螺母;134...平面部。【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尺寸、材料以及其他具体数值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例,除非另有声明,不解释为限制专利技术。应当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功能和构造实质上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此省略了重复说明。此外,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不直接相关的元件的说明。注意,在图中,箭头Fwd表示“车辆前侧”,箭头Lh表示“车辆左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侧”。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100中的框架构件102的连接的图。如图1所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100中,在构成车辆地板的地板面板104中形成有开口部106。环绕并支承电池单元108的矩形框架构件102从车辆下侧紧固至车架,使得起动电动马达的电池单元108设置成跨着开口部106的上下延伸。紧固有框架构件102的车架包括一对后纵梁110 (作为代表性示例,仅对车辆左侧的后纵梁给出附图标记),该一对后纵梁设置于车辆后侧的左右并且沿着车辆后部的地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了车辆后部结构100的车辆是配备有电动马达和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包括沿着车辆后部的地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后纵梁,所述车辆后部结构还包括:矩形的框架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后纵梁的下侧;筒状的套筒,其从所述框架构件向上方延伸;紧固构件,其插入到所述套筒的内侧,使其与所述套筒的内侧保持一定的间隙,并且用于将所述框架构件紧固至所述后纵梁;和抵接构件,其固定至所述后纵梁并且抵接所述套筒的车辆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城村裕康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