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置物箱多用途结构,包括置物箱本体,置物箱本体由置物箱上、下部组成,置物箱下部呈方形,由隔板将置物箱下部分开,形成前、后两个储物室;置物箱下部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平台,平台外侧边缘向上延伸构成置物箱上部侧壁,置物箱上部呈前窄后宽和上宽下窄结构,平台上表面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有将置物箱上、下部隔开的隔板;隔板通过螺钉与凸台相连接;隔板由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组成,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铰链连接;所述铰链为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相对应的表面呈锯齿形的端部以及锯齿形端部设置的通孔和穿过通孔的芯轴组成;所述活动隔板设置有提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维修、防止出现意外的短路事故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置物箱多用途结构,包括置物箱本体,置物箱本体由置物箱上、下部组成,置物箱下部呈方形,由隔板将置物箱下部分开,形成前、后两个储物室;置物箱下部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平台,平台外侧边缘向上延伸构成置物箱上部侧壁,置物箱上部呈前窄后宽和上宽下窄结构,平台上表面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有将置物箱上、下部隔开的隔板;隔板通过螺钉与凸台相连接;隔板由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组成,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铰链连接;所述铰链为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相对应的表面呈锯齿形的端部以及锯齿形端部设置的通孔和穿过通孔的芯轴组成;所述活动隔板设置有提手。本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维修、防止出现意外的短路事故等优点。【专利说明】 摩托车置物箱多用途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
,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置物箱多用途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座垫用于支撑驾乘人员的质量,缓和并衰减从车身传递过来的冲击和震动,为驾乘人员创造平稳。摩托车由于其结构的限制,目前和将来,摩托车置物箱都将是摩托车存储物品的重要场所,摩托车置物箱内需要除了存放点火器、电瓶、闪光器和保险盒等摩托车的必备的装置,还要承担存贮维修工具以及驾驶员的头盔等物品。现有的摩托车置物箱的体积存放上述物品是足够了,但是,物品存放的杂乱,物品不便查找,特别是摩托车在骑行过程中由于颠簸,将维修工具散落在整个置物箱的各个角落,很容易造成置物箱内的电器元件的损坏,甚至造成电器的短路,影响摩托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在置物箱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将置物箱上部、置物箱下部隔开的隔板;隔板由活动隔板和固定隔板组成,通过拉动提手可以将活动隔板打开的摩托车置物箱多用途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托车置物箱多用途结构,包括置物箱本体,所述置物箱本体由置物箱下部和置物箱上部组成,所述置物箱下部呈方形,由隔板将置物箱下部分开,形成前、后两个储物室;所述后储物室的长度大于前储物室的长度;所述后储物室的宽度大于前储物室的宽度;置物箱下部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平台,所述向外延伸的平台外侧边缘向上延伸构成置物箱上部侧壁,所述置物箱上部呈前窄后宽,上宽下窄结构,所述向外延伸的平台上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将置物箱上部、置物箱下部隔开的隔板;所述隔板通过螺钉与凸台相连接;所述隔板由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组成,所述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相对应的端面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连接由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相对应的表面呈锯齿形的端部以及锯齿形端部设置的通孔和穿过通孔的芯轴组成;所述活动隔板设置有提手。采用了以上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置物箱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将置物箱上部、置物箱下部隔开的隔板;隔板由活动隔板和固定隔板组成,可以方便地将置物箱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可以存放头盔和维修工具等物品;下部安放摩托车电器元件,具有电器盒的功能,电器件装配后,线路规范,便于维修,有效防止出现意外的短路事故;活动隔板和固定隔板通过铰链连接,当需要维修摩托车的电器元件时,不需要将螺钉卸下,进而打开整个隔板,只要通过拉动提手就可以将活动隔板打开,方便维修电器元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置物箱多用途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去掉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活动隔板和固定隔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活动隔板端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固定隔板端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 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置物箱上部 2、置物箱下部3、隔板4、电瓶5、闪光器6、点火器7、保险盒8、隔板安装孔9、平台10、凸台11、固定隔板 12、活动隔板13、通孔14、锯齿形的端部15、提手16、芯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附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托车置物箱多用途结构,包括置物箱本体,所述置物箱本体由置物箱下部2和置物箱上部I组成,所述置物箱下部2呈方形,由隔板3将置物箱下部分开,形成前、后两个储物室;所述后储物室的长度大于前储物室的长度;所述后储物室的宽度大于前储物室的宽度;置物箱下部2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平台9,所述向外延伸的平台9外侧边缘向上延伸构成置物箱上部I侧壁,所述置物箱上部I呈前窄后宽,上宽下窄结构,所述向外延伸的平台9上表面设置有凸台10,所述凸台10上设置有将置物箱上部1、置物箱下部2隔开的隔板3 ;所述隔板3通过螺钉与凸台10相连接;所述隔板3由固定隔板11和活动隔板12组成,所述固定隔板11和活动隔板12相对应的端面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连接由固定隔板11和活动隔板12相对应的表面呈锯齿形的端部14以及锯齿形端部14设置的通孔13和穿过通孔的芯轴16组成;所述活动隔板12设置有提手15。。本专利技术在置物箱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将置物箱上部、置物箱下部隔开的隔板;隔板由活动隔板和固定隔板组成,可以方便地将置物箱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可以存放头盔和维修工具等物品;下部安放摩托车电器元件,具有电器盒的功能,电器件装配后,线路规范,便于维修,有效防止出现意外的短路事故;活动隔板和固定隔板通过铰链连接,当需要维修摩托车的电器元件时,不需要将螺钉卸下,进而打开整个隔板,只要通过拉动提手就可以将活动隔板打开,方便维修电器元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置物箱多用途结构,包括置物箱本体,所述置物箱本体由置物箱下部和置物箱上部组成,所述置物箱下部呈方形,由隔板将置物箱下部分开,形成前、后两个储物室;所述后储物室的长度大于前储物室的长度;所述后储物室的宽度大于前储物室的宽度;置物箱下部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平台,所述向外延伸的平台外侧边缘向上延伸构成置物箱上部侧壁,所述置物箱上部呈前窄后宽,上宽下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外延伸的平台上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将置物箱上部、置物箱下部隔开的隔板;所述隔板通过螺钉与凸台相连接;所述隔板由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组成,所述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相对应的端面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连接由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相对应的表面呈锯齿形的端部以及锯齿形端部设置的通孔和穿过通孔的芯轴组成;所述活动隔板设置有提手。【文档编号】B62J9/00GK103802953SQ201210466298【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5日 【专利技术者】连荣先 申请人:连荣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置物箱多用途结构,包括置物箱本体,所述置物箱本体由置物箱下部和置物箱上部组成,所述置物箱下部呈方形,由隔板将置物箱下部分开,形成前、后两个储物室;所述后储物室的长度大于前储物室的长度;所述后储物室的宽度大于前储物室的宽度;置物箱下部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平台,所述向外延伸的平台外侧边缘向上延伸构成置物箱上部侧壁,所述置物箱上部呈前窄后宽,上宽下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外延伸的平台上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将置物箱上部、置物箱下部隔开的隔板;所述隔板通过螺钉与凸台相连接;所述隔板由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组成,所述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相对应的端面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连接由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相对应的表面呈锯齿形的端部以及锯齿形端部设置的通孔和穿过通孔的芯轴组成;所述活动隔板设置有提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荣先,
申请(专利权)人:连荣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