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抹布盒,包括腔体,腔体为圆柱体形,其下侧面靠右设置有圆形开口、靠左沿侧壁向上设置有半圆柱体形凹槽,凹槽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带有圆孔的固定片,圆形开口的直径等于腔体直径的一半,凹槽的直径等于竖梁的直径。使用时,把圆形开口朝下的腔体的凹槽扣到竖梁上部,通过两个固定片将腔体固定在竖梁上即可。用抹布将自行车擦好后,将抹布通过圆形开口塞入腔体内,以供下次使用。由于圆形开口偏向一侧、抹布蓬松,塞入腔体的抹布不会掉落,由于圆形开口朝下,雨雪不易进入腔体内,不会弄湿抹布。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生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自行车抹布盒,包括腔体,腔体为圆柱体形,其下侧面靠右设置有圆形开口、靠左沿侧壁向上设置有半圆柱体形凹槽,凹槽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带有圆孔的固定片,圆形开口的直径等于腔体直径的一半,凹槽的直径等于竖梁的直径。使用时,把圆形开口朝下的腔体的凹槽扣到竖梁上部,通过两个固定片将腔体固定在竖梁上即可。用抹布将自行车擦好后,将抹布通过圆形开口塞入腔体内,以供下次使用。由于圆形开口偏向一侧、抹布蓬松,塞入腔体的抹布不会掉落,由于圆形开口朝下,雨雪不易进入腔体内,不会弄湿抹布。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专利说明】自行车抹布盒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自行车抹布盒。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放在室外的自行车常出现被雨淋湿的情况,或者在某些特殊天气,早晨的车座及车身都会有露水附着,想要擦干自行车,手头又常常会缺少抹布,用手又擦不干,从而导自行车座沾湿衣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自行车抹布盒,即使将自行车放到室夕卜,也能用干抹布擦自行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行车抹布盒,包括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圆柱体形,其下侧面靠右设置有圆形开口、靠左沿侧壁向上设置有半圆柱体形凹槽,凹槽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带有圆孔的固定片,圆形开口的直径等于腔体直径的一半,凹槽的直径等于竖梁的直径。使用时,把圆形开口朝下的腔体的凹槽扣到竖梁上部,通过两个固定片将腔体固定在竖梁上即可。用抹布将自行车擦好后,将抹布通过圆形开口塞入腔体内,以供下次使用。由于圆形开口偏向一侧、抹布蓬松,塞入腔体的抹布不会掉落,由于圆形开口朝下,雨雪不易进入腔体内,不会弄湿抹布。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自行车立体结构图。图中:1_腔体2-凹槽3-固定片4-圆形开口 21-竖梁22-链条23-前叉24-前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自行车抹布盒,包括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I为圆柱体形,其下侧面靠右设置有圆形开口 4、靠左沿侧壁向上设置有半圆柱体形凹槽2,凹槽2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带有圆孔的固定片3,圆形开口 4的直径等于腔体I直径的一半,凹槽2的直径等于竖梁21的直径。使用时,把圆形开口 4朝下的腔体I的凹槽2扣到竖梁21上部,通过两个固定片3将腔体I固定在竖梁21上即可。用抹布将自行车擦好后,将抹布通过圆形开口 4塞入腔体I内,以供下次使用。由于圆形开口 4偏向一侧、抹布蓬松,塞入腔体I的抹布不会掉落,由于圆形开口 4朝下,雨雪不易进入腔体I内,不会弄湿抹布。【权利要求】1.自行车抹布盒,包括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圆柱体形,其下侧面靠右设置有圆形开口、靠左沿侧壁向上设置有半圆柱体形凹槽,凹槽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带有圆孔的固定片,圆形开口的直径等于腔体直径的一半,凹槽的直径等于竖梁的直径。【文档编号】B62J9/00GK203581214SQ201320787782【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专利技术者】梁修业, 王丹, 王廷志 申请人:江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修业,王丹,王廷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