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提取条件的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1221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提取杨梅叶总黄酮的方法,按照10-25mL乙醇/g杨梅叶的液料比混合,于60-90℃的温度下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方法提取5-11min,3500r/min下离心5min,取上清得杨梅叶提取液,当提取温度为73.3℃,提取时间为7.00min,液料比为20:1mL/g时,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提取液中Trolox的当量分别为1352.10μmol/g和1438.73μmol/g,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70.94mg/g。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杨梅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方法,设置3个变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用DesignExpert软件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则进行优化。该方法成本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原料来源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一种杨梅叶总黄酮提取的提取工艺及其提取条件优化方法,特别是涉及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杨梅叶总黄酮提取条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自由基,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具有非配对电子的活性基团或分子,是正常生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在机体正常及病理过程中都存在。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_.)、羟基自由基(.0Η)和脂质过氧化自由基(R00.)等,可攻击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从而对机体产生毒害。自由基氧化损伤是导致生物体衰老和某些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重要因素。因此,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研究和开发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等曾一度受到青睐,但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它们有一定毒性和致畸作用,使得人们对合成抗氧化剂产生了疑虑。天然抗氧化剂安全、无毒,符合人们对健康、安全的新需求。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多种天然植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及中草药等都含有黄酮、多酚、鞣质、皂苷及生物碱等抗氧化活性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体的氧化损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其特征是:杨梅叶与含水乙醇按照10?25?mL含水乙醇/g杨梅叶的液料比混合,于60?90℃的温度下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方法提取5?11?min,得杨梅叶总黄酮提取液,所述的含水乙醇体积浓度为60%?80%。

【技术特征摘要】
1.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其特征是:杨梅叶与含水乙醇按照10-25mL含水乙醇/g杨梅叶的液料比混合,于60-90°C的温度下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方法提取5-11 min,得杨梅叶总黄酮提取液,所述的含水乙醇体积浓度为60%-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其特征是:新鲜杨梅叶烘干,粉碎,过筛,用石油醚浸泡,脱脂,抽滤,阴干;精密称定微波萃取罐,按照液料比混合,称定重量,于60-90°C的温度下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方法提取5-11 min,提取后静置冷却到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提取溶剂补足减失的重量,离心5 min,取上清得杨梅叶总黄酮提取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欣马元旦刘有平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