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22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口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套筒以及一镶针。其中,所述套筒的一端是固定于上顶出板,另一端在合模时则顶触于成品,开模时用以顶出产品。而所述镶针为贯穿于所述套筒中,且其一端呈椎状,合模时该端穿设成品以及浇口而置于浇道中,其另一端穿设于下顶出板,并安装固定于固定板上。另外,且在注胶时,该所述镶针的设置可增强排气,避免在胶道中产生气泡,从而也避免了开模时被拉断的状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浇口结构简单,实现容易,极具有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口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浇口处镶针的浇口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透明的大平面板类塑胶零件,为了避免因熔接线以及料温不均而产生的色差问题,设计人员在设计模具时,多是采用冷浇道大点直接进胶的方式。请参照图1所示为现有浇口结构,注胶时,塑胶从注胶口101进入浇道102,成品104由塑胶从浇口103注入成型于模具。上述方式虽然避免了因熔接线以及料温不均产生的色差问题,但是该种方式下,因为浇道102接近浇口103处胶位过厚,塑胶在冷却时会很容易产生气泡,而且由于塑胶的粘模力,且在模具开模时容易在产生气泡处拉断,从而导致无法投入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浇口结构,其可在注胶时加强排气,避免注胶时在接近浇口处产生气泡,并且可保证塑胶在开模时不被拉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浇口结构包括设置于模仁中的浇口衬套,该浇口衬套的一端呈圆弧状且在该圆弧中央部位处设置有浇注口,与浇注口连接且内设于浇口衬套中有一浇道,且该浇道的另一端为一浇口;以及该浇口结构还包括一端固定于上顶出板的套筒。另,在所述套筒内穿设一镶针,且该镶针呈椎状的那一端穿设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口结构,包括设置于模仁中的浇口衬套,该浇口衬套的一端呈圆弧状且在该圆弧中央部位处设置有浇注口,与浇注口连接且内设于浇口衬套中有一浇道,且该浇道的另一端为一浇口;以及该浇口结构还包括一端固定于上顶出板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内穿设一镶针,该镶针一端呈椎状,且该端通过所述浇口置于浇道中;而其另一端则是避孔穿过下顶出板固定于固定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口结构,包括设置于模仁中的浇口衬套,该浇口衬套的一端呈圆弧状且在该圆弧中央部位处设置有浇注口,与浇注口连接且内设于浇口衬套中有一浇道,且该浇道的另一端为一浇口;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佳方固东莫荣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