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射出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93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改良射出成型模具,包括位于一流道板上的一第一母模,一注道衬套贯穿第一母模与流道板,且注道衬套是有一第一注入道。一第二母模能与第一母模及流道板相匹配,第二母模与流道板匹配后形成一流道,第二母模内的复数第二注入道一端及第一注入道的一端是分别与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先前技术能减少废料的产生、缩短成形周期并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射出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缩短二次注入道的改良射出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先前技术的应用于射出成型的模具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次注入道16、二次注入道18及相互配合的母模12、母模14、流道20、模仁24所组成。实际搭配射出成型其实施射出注料至完全填满的整个制造过程中,出料的速度很高,使得制造过程耗费的时间很长。为方便认识一次注入道16、二次注入道18及流道20间的连结关系,请一并参照图2。此种先前技术的问题在于,由于一次注入道16、流道20及二次注入道18中的注料属于废料,换言之,当一次注入道16的长度B、流道及二次注入道18的长度A越大,废料就会更多。当二次注入道较多(大于3条)时(如多穴成形)时,二次注入道的废料也越多,且产品的成形周期也会越长。这种耗损废料的现象在二次注入道18是数十条时将更为明显。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改良射出成型模具,以改善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良射出成型模具,其是将二次注入道缩短,以减少废料的产生、缩短成形周期并节约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良射出成型模具,其是以追加一块流道板,并适当的缩短二次注入道的长度,以减少废料的产生。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改良射出成型模具,包括位于一流道板上的一第一母模,一注道衬套贯穿第一母模与流道板,且注道衬套是有一第一注入道。一第二母模与第一母模及流道板相匹配,第二母模与流道板匹配后形成一流道,第二母模内的复数第二注入道一端及第一注入道的一端是分别与流道连通。本-->技术是以追加一块流道板,并适当的缩短二次注入道的长度,以减少废料的产生缩短成形周期并节约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先前技术的射出成型模具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是先前技术的模具内的流道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射出成型模具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模具内的流道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射出成型模具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2-母模;14-母模;16-一次注入道;18-二次注入道;20-流道;24-模仁;32-第一母模;34-第二母模;36-第一注入道;38-第二注入道;40-固定板;42-剥料板;44-流道板;46-流道;48-母模仁;50-螺栓;52-螺栓;54-注道衬套;56-注道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阅图3。本技术的改良射出成型模具包括一母模32,母模32包括剥料板42、固定板40。母模32之下方与一流道板44连接,流道板44的螺孔与剥料板42上的螺孔相对应,以一螺栓50将流道板44与剥料板42固定在一起。固定板40上的衬套孔与剥料板42上的衬套孔、流道板44的衬套孔相对应,一注道衬套54可贯穿固定板40、剥料板42与该流道板44。注道衬套54上的螺孔与固定板40上的螺孔相对应,并以一螺栓52将注道衬套54与固定板40固定在一起,其中注道衬套54内的空间是一第一注入道36,且注道衬套54上的注道入口56位于第一注入道36的另一端。一母模34,位于母模32及流道板44之下,母模34与母模32及流道板44相匹配。一个母模仁48位于母模34之下,且母模仁48与母模34匹配。母模仁48与母模34连接在一起后形成一个流道46及复数个第二注入道38。其中每一个第二注入道38一端及第一注入道36的一端是分别与流道46连通。为方便认识本技术的一次注入道36、二次注入道38及流道46间的连-->结关系,请一并参照图4及图5。当注料从注道衬套54上的注道入口56输入时,注料是充满第一注入道36后,充满流道46、再充满复数个第二注入道38后,由每一个第二注入道38的出口射出形成产品。其中,本技术为减少第一注入道36、流道46、第二注入道38中的废料,特别以追加一块流道板44,并适当的缩短二次注入道38的长度a,藉此减少废料的产生、缩短成形周期并节约成本。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对本技术而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之进行变换、修改甚至等效,这些变动均会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射出成型模具,包括: 一第一母模,位于一流道板上,一注道衬套贯穿该第一母模与该流道板,该注道衬套是有一第一注入道;以及 一第二母模,与该第一母模及该流道板相匹配,该第二母模与该流道板匹配后形成一流道,该第二母模内的复数第二注入道一端及该第一注入道的一端是分别与该流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射出成型模具,包括:一第一母模,位于一流道板上,一注道衬套贯穿该第一母模与该流道板,该注道衬套是有一第一注入道;以及一第二母模,与该第一母模及该流道板相匹配,该第二母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清彦
申请(专利权)人: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