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车后制动杆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120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车后制动杆安装结构,包括两端可转动连接在车架中部下方的后制动杆,其特征在于,后制动杆与车架连接处还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与车架之间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后制动杆穿设于安装孔内,且安装孔与制动杆之间还压设有尼龙轴瓦套。所述安装座采用螺栓紧固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尼龙轴瓦套由扣设在后制动杆上的上半轴瓦套和下半轴瓦套构成,上半轴瓦套和下半轴瓦套两端各自延伸出安装座上安装孔的两端并具有一个向周向凸起延伸的翻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对后制动杆形成良好的保护,避免后制动杆被磨损和锈蚀,拆卸和安装方便,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长和使用安全性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轮车制动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轮车后制动杆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三轮车制动系统中,后制动杆是设置于车架中部的一根横杆,其用于安装后制动iu拉杆连接片、后制动后拉杆连接片以及手刹拉索连接片等构件,作为制动时制动力由iu方传递到后方车轮处的中转构件。现有技术中,后制动杆在安装时,是直接可转动地穿设到车架上的安装孔内,难以拆卸。由于刹车制动时,后制动杆会产生转动并与车架上的安装孔孔壁产生摩擦,使其表面层被磨掉,进而容易产生锈蚀损坏,导致安装间隙变大,影响刹车灵敏度,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好的三轮车后制动杆安装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三轮车后制动杆安装结构,包括两端可转动连接在车架中部下方的后制动杆,其特征在于,后制动杆与车架连接处还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与车架之间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后制动杆穿设于安装孔内,且安装孔与制动杆之间压设有轴瓦套。本技术中,设置了安装座和轴瓦套对后制动杆进行保护,避免后制动杆直接与车架摩擦磨损,避免锈蚀,延长了使用寿命。轴瓦套压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车后制动杆安装结构,包括两端可转动连接在车架中部下方的后制动杆,其特征在于,后制动杆与车架连接处还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与车架之间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后制动杆穿设于安装孔内,且安装孔与制动杆之间压设有轴瓦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平代茂军谷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