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阀回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4326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车阀回油系统,其包括:一油泵上盖,一穿过所述油泵上盖并接入一发动机系统的油泵出油管,一与所述油泵出油管相连通并将回油引入所述油泵上盖的回油口内的系统回油管,及一用于支撑所述油泵上盖并将回油引入油箱内的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与所述系统回油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回油装置既可用作油泵总成上盖的支撑架,又可以用作回油管路。因此实现了部件的多重作用,简化了系统的管路设计,节省了系统的管材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油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翻车阀回油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PASSAT-B5 (帕萨特,一种汽车品牌)总成翻车阀的回油管路系统中,回油阀嘴需要摩擦焊(摩擦焊为现有技术中公知的一种焊接方法,即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待焊工件的摩擦界面及其附近温度升高,材料的变形抗力降低、塑性提高、界面氧化膜破碎,伴随着材料产生塑性流变,通过界面的分子扩散和再结晶而实现焊接的固态焊接方法)连接,并外接回油管道回到油箱。在整个回路系统中由于需要外接回油管道回到油箱(即在上盖回油口到油箱之间需加装回油管),使得无形中增加了管道的成本投入。此外,如果油液不通过回油管而直接回油箱,由于动力系统回油时有回油压力,那么油液会在油箱内喷射,从而会产生雾化气体,使密封油箱内部压力增大,大到一定极限,会使油箱爆炸。而这在使用中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因此,现有的翻车阀回油系统,无论是在装配工艺上,还是在管道材料上,都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故,目前十分需要一种能通过改变回油系统达到回油管道的简单化和经济化的翻车阀回油管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翻车阀回油管路系统油路结构复杂,且制作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油路结构简单且节约制造成本的翻车阀回油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翻车阀回油系统,其包括:一油泵上盖,一穿过所述油泵上盖并接入一发动机系统的油泵出油管,一与所述发动机系统相连并将回油引入所述油泵上盖的回油口内的系统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车阀回油系统还包括有:一用于支撑所述油泵上盖并将回油引入油箱内的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与所述系统回油管相连通。本方案通过回油装置的特殊设置,使该回油装置既可用作油泵总成上盖的支撑架,又可以用作回油管路。因此实现了部件的多重作用,简化了系统的管路设计,节省了系统的管材成本。较佳地,所述回油装置为一回油导柱,该回油导柱内形成有一柱形通道;所述油泵上盖底部还设有一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进油口活动嵌设一翻车阀膜片,所述回油通道的出油口与所述柱形通道的进油口相连通。之所以活动嵌设一翻车阀膜片,用于回油时的单向导通。较佳地,所述回油通道内还设有一密封钢球。较佳地,所述回油通道还包括一用于安装所述翻车阀膜片的开孔,所述开孔正对所述翻车阀膜片、并通过一密封盖密封。这里设置密封盖,是用于对回油通道密封。密封盖与开孔采用压紧配合。较佳地,所述翻车阀膜片是采用台阶轴的形式活动嵌设在所述油泵上盖的回油口内的。较佳地,所述油泵出油管的进油口与一油泵相连。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系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发动机系统,该发动机系统本身为公知技术,故在此不作赘述。较佳地,所述发动机系统还包括一用于回收未燃烧的油的压力分解器。较佳地,所述发动机系统还包括一与所述压力分解器相连的压力阀。较佳地,所述压力阀同时还与所述系统回油管相连通,以使得回收的汽油接入系统回油管,并最终经回油装置回流至油箱。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的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本技术整个回油系统结构简单,通过改变上盖结构,可让油液直接通过回油装置回到油箱。使得回油系统在整个回油系统的装配、测试上都很简单、方便。2、此外,本技术的回油装置通过在其顶部加设一个用于回油的通孔,既可以当作油泵总成上盖的支撑架,又可以当作回油管路应用。因此实现了部件的多重作用,提高了零件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燃油泵翻车阀回油系统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翻车阀膜片的固定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在比如PASSAT-B5总成翻车阀回油管道上的翻车阀回油系统。该回油系统包括:油泵上盖1、穿过所述油泵上盖I并接入一发动机系统的油泵出油管7,一系统回油管6,该系统回油管6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系统的油路相连通,并将回油引入所述油泵上盖I的回油口内,一用于支撑所述油泵上盖I并将回油引入油箱(图中未示出)内的回油装置3,所述回油装置与所述系统回油管6相连通。通过回油装置的特殊设置,使该回油装置3既可用作油泵总成上盖的支撑架,又可以用作回油管路。因此实现了部件的多重作用,简化了系统的管路设计,节省了系统的管材成本。具体地,所述回油装置3可以是一根回油导柱,该回油导柱内形成有一柱形通道。此外,本回油系统还包括用于单向导通的翻车阀膜片4、及用于密封开孔的密封盖5。在所述油泵上盖I的底部还形成有一回油通道,翻车阀膜片4活动嵌设在所述回油通道的进油口,所述回油通道的出油口与所述回油导柱的进油口相连通。由于设置了翻车阀膜片,实现了回油时油液的单向导通。此外,所述回油通道内还设有一圆形的密封钢球2,此处的密封钢球2用于对回油通道进行密封。所述回油通道还包括一用于安装翻车阀膜片的开孔,所述开孔正对所述翻车阀膜片4,并通过密封盖5进行密封。如图2所示,所述翻车阀膜片4是采用台阶轴的形式活动嵌设在所述油泵上盖I的回油口内的。此外,所述油泵出油管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用于将油液输入发动机系统。所述翻车阀回油系统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发动机系统中的压力分解器及压力阀。汽油经油泵出油管进入发动机系统后,一部分会燃烧,而未燃烧的汽油则通过压力分解器回收,并经压力阀进入所述系统回油管,然后再流入本技术的翻车阀回油系统。最终经翻车阀回油系统的回油装置回流至油箱中。本技术的系统工作原理是:汽油从出油口进入发动机系统,未燃烧的汽油经过压力分解器回收后,再通过压力阀,经过系统回油管进入油泵上盖回油口(系统回油管是从发动机系统连接到油泵上盖回油口处,用于让回收的剩余的汽油经回油装置回到油箱)。在压力的作用下,汽油打开翻车阀膜片。如图2所示,翻车阀膜片4是采用台阶轴的形式固定在油泵上盖内的,汽油就会经过油泵上盖上的回油路径流入回油导柱内,再通过回油导柱流回油箱,完成回油工作。本技术用回油导柱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外接回油管,减少了管材的投入,不仅减少了回油管路的投入,而且还降低了加工成本。另外,本系统的组装要比现有的回油管道要简单的多。之前的回油嘴需要采用摩擦焊将其固定住,这就无疑要增加设备的投入,提高制作的成本。通过改变上盖结构来减少回油管路的投入,进而减少管材成本。此外,本系统组装件简单,不仅减少了设备的使用,还降低了能源的损耗。而且还获得了经济、适用的效果。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车阀回油系统,其包括:一油泵上盖,一穿过所述油泵上盖并接入一发动机系统的油泵出油管,一与所述发动机系统相连并将回油引入所述油泵上盖的回油口内的系统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车阀回油系统还包括有:一用于支撑所述油泵上盖并将回油引入油箱内的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与所述系统回油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车阀回油系统,其包括:一油泵上盖,一穿过所述油泵上盖并接入一发动机系统的油泵出油管,一与所述发动机系统相连并将回油引入所述油泵上盖的回油口内的系统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车阀回油系统还包括有:一用于支撑所述油泵上盖并将回油引入油箱内的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与所述系统回油管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阀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装置为一回油导柱,该回油导柱内形成有一柱形通道;所述油泵上盖底部还设有一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进油口活动嵌设一翻车阀膜片,所述回油通道的出油口与所述柱形通道的进油口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车阀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内还设有一密封钢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车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海波章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世德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