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系统测试仪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7192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0:22
油气回收系统测试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测试仪。所述的缓冲罐通过管一连接预冷器,所述的预冷器通过管二连接冷却器一,所述的冷却器一通过管三连接冷却器二,所述的冷却器二通过管四连接冷却器三,所述的预冷器的底端连接出水管,所述的冷却器一、冷却器二与冷却器三的底端分别连接出油管,所述的出水管与所述的出油管均通过L形流通管连接油水分离器,所述的,所述的油水分离器通过管五连接存油罐,所述的油水分离器的底端连接排水管,所述的油水分离器与所述的存油罐均装入底格,所述的排水管穿过所述的底格的底门,所述的底板开有通口,所述的通口装入所述的L形流通管穿过所述的隔板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油气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测试仪
技术介绍
现在的油气回收系统多为固定连接在某地,使得安装与拆卸异常的麻烦,对于需要少量进行检测使用的油气回收系统来说使用有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可携带的、可直接将回收的少量油气进行直接分离的,使用方便的油气回收系统测试仪。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测试仪,其组成包括:密封箱本体,所述的密封箱本体包括底板1、顶盖2、前板、后板、左侧板5与右侧板6,所述的密封箱本体内装入隔板7,所述的隔板7将所述的密封箱本体分为空槽一8、空槽二9、空槽三10、空槽四11与空槽五12,所述的空槽内分别装入缓冲罐13、预冷器14、冷却器一15、冷却器二16与冷却器三17,所述的密封箱的左侧板5开有进气孔18,所述的进气孔18内连接进气管19,所述的进气管19连接所述的缓冲罐13,所述的缓冲罐13装入所述的空槽一8内,所述的缓冲罐13的底部连接弧形定位块20,所述的弧形定位块2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1的内表面,所述的空槽二9、空槽三10、空槽四11与空槽五12的底端分别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测试仪,其组成包括:密封箱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箱本体包括底板(1)、顶盖(2)、前板、后板、左侧板(5)与右侧板(6),所述的密封箱本体内装入隔板(7),所述的隔板(7)将所述的密封箱本体分为空槽一(8)、空槽二(9)、空槽三(10)、空槽四(11)与空槽五(12),所述的空槽内分别装入缓冲罐(13)、预冷器(14)、冷却器一(15)、冷却器二(16)与冷却器三(17),所述的密封箱的左侧板(5)开有进气孔(18),所述的进气孔(18)内连接进气管(19),所述的进气管(19)连接所述的缓冲罐(13),所述的缓冲罐(13)装入所述的空槽一(8)内,所述的缓冲罐(13)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测试仪,其组成包括:密封箱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箱本体包括底板(1)、顶盖(2)、前板、后板、左侧板(5)与右侧板(6),所述的密封箱本体内装入隔板(7),所述的隔板(7)将所述的密封箱本体分为空槽一(8)、空槽二(9)、空槽三(10)、空槽四(11)与空槽五(12),所述的空槽内分别装入缓冲罐(13)、预冷器(14)、冷却器一(15)、冷却器二(16)与冷却器三(17),所述的密封箱的左侧板(5)开有进气孔(18),所述的进气孔(18)内连接进气管(19),所述的进气管(19)连接所述的缓冲罐(13),所述的缓冲罐(13)装入所述的空槽一(8)内,所述的缓冲罐(13)的底部连接弧形定位块(20),所述的弧形定位块(2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1)的内表面,所述的空槽二(9)、空槽三(10)、空槽四(11)与空槽五(12)的底端分别连接悬空架(21),所述的悬空架(21)上装入所述的预冷器(14)、冷却器一(15)、冷却器二(16)与冷却器三(17),所述的缓冲罐(13)通过管一(22)连接预冷器(14),所述的预冷器(14)通过管二(23)连接冷却器一(15),所述的冷却器一(15)通过管三(24)连接冷却器二(16),所述的冷却器二(16)通过管四(25)连接冷却器三(17),所述的预冷器(14)的底端连接出水管(2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孙艳鹏张海学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华裕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