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车油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2430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车油气回收系统。它包括与油罐车依次连接的油气收集管、冷凝装置和吸收塔,所述油罐车上设有加油口和油气出口,所述油气出口与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所述不锈钢金属软管与所述油气收集管连接,所述油气收集管与所述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多级串联的冷凝器,所述冷凝装置的出口分别与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与油罐车连接,所述吸收塔的顶端与所述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吸收塔通过进油泵和回油泵与固定汽油存储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油罐车装车时可有效的减少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散发,消除油品周围的重大安全隐患,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对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装车油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汽油的使用量也在急剧增加,在石油化工生产、运送和储存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油气,这些油气排放到大气当中,容易产生光化学烟雾,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和生态安全。同时大量油气的聚集遇火极易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在向油罐车装油的过程中,汽油很容易挥发,形成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油气的大量挥发不仅造成油品的损失和质量下降,而且高浓度的油气被大量的排放至大气层,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并产生重大的火灾隐患。由此可见油气回收的意义十分重大,油罐车作为油品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急需一种在装油过程中进行油气回收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上述背景和情况,设计了一种装车油气回收系统,可有效减少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消除油品周围的重大安全隐患,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能源的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车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与油罐车依次连接的油气收集管、冷凝装置和吸收塔,所述油罐车上设有加油口和油气出口,所述油气出口与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所述不锈钢金属软管与所述油气收集管连接,所述油气收集管与所述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多级串联的冷凝器,所述冷凝装置的出口分别与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与油罐车连接,所述吸收塔的顶端与所述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吸收塔通过进油泵和回油泵与固定汽油存储罐连接。所述不锈钢金属软管与所述油气出口之间设有法兰。所述冷凝装置为包括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所述油气收集管的前端设有用于将油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引流至所述冷凝装置的风机。所述油气收集管上设有用于吸收油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中水分的干燥器。所述冷凝器内部为弯曲形换热管,所述弯曲形换热管由冷凝机组提供冷媒。所述不锈钢金属软管与所述油气收集管之间设有法兰。所述油气分离器与所述油罐车之间设有放液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油罐车装车时可有效的减少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散发,消除油品周围的重大安全隐患,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能源的浪费。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图1为本技术装车油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气出口,2不锈钢金属软管,3油气收集管,4风机,5干燥器,6压缩机7一级冷凝器,8二级冷凝器,9曲形换热管,10油气分离器,11放液阀,12吸收塔,13进油泵,14回油泵,15固定汽油存储罐,16冷媒进口,17冷媒出口,18加油口,19油罐车,20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装车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与油罐车19依次连接的油气收集管3、一级冷凝器7、二级冷凝器8和吸收塔12,油罐车19上设有加油口18和油气出口1,油气出口1通过法兰20与不锈钢金属软管2连接,不锈钢金属软管2通过法兰20与油气收集管3连接,油气收集管3的前端设有用于将油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引流至一级冷凝器7的风机4和用于吸收油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中水分的干燥器5,油气收集管3与一级冷凝器7连接,一级冷凝器7与二级冷凝器8连接,一级冷凝器7和二级冷凝器8内部为弯曲形换热管9,弯曲形换热管9由冷凝机组提供冷媒,二级冷凝器8的出口分别与气液分离器10和吸收塔12连接,气液分离器10底部通过放液阀11与油罐车19连接,吸收塔12的顶端与一级冷凝器7连接,吸收塔12通过进油泵13和回油泵14与固定汽油存储罐15连接。为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一个使用过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油气收集管3前端的风机4将油库、油罐或加油枪加油等过程中挥发的油气经干燥器5干燥后通过一级冷凝器7冷却至约-30℃~-50℃,再进入二级冷凝器8冷凝冷却至约-50℃~-70℃,冷凝后的油液进入油气分离器10分离,液体汽油经放液阀11放入油罐车19中,未液化的油气进入吸收塔12,与经进油泵13从吸收塔12顶部喷射的汽油进行逆向接触吸收,吸收完油气的液体汽油经吸收塔12底部的回油泵14回到固定汽油存储罐15中,吸收塔12未吸收的贫油气则返回一级冷凝器7再次进行冷凝回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为了突出本技术的创新特点,上述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车油气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装车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油罐车依次连接的油气收集管、冷凝装置和吸收塔,所述油罐车上设有加油口和油气出口,所述油气出口与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所述不锈钢金属软管与所述油气收集管连接,所述油气收集管与所述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多级串联的冷凝器,所述冷凝装置的出口分别与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与油罐车连接,所述吸收塔的顶端与所述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吸收塔通过进油泵和回油泵与固定汽油存储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装车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油罐车依次连接的油气收集管、冷凝装置和吸收塔,所述油罐车上设有加油口和油气出口,所述油气出口与不锈钢金属软管连接,所述不锈钢金属软管与所述油气收集管连接,所述油气收集管与所述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多级串联的冷凝器,所述冷凝装置的出口分别与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与油罐车连接,所述吸收塔的顶端与所述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吸收塔通过进油泵和回油泵与固定汽油存储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金属软管与所述油气出口之间设有法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豪潘鲁鹏许刚杨圣林付奇标杜燕芳程玲许景超孙同强范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达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