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驱动
,特别涉及一种车轮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易于装配和拆卸的在车轮内配置和布置有逆变器的无毂车轮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轮驱动装置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带减速器的高速电机驱动装置,一种是不带减速器的低速电机驱动装置。前者多采用转速高达12000 15000rpm的高速、永磁、风冷或水冷的内转子电机来实现,搭配的减速器传动比为10 12左右。后者通常采用磁极对数高达20 24、集中绕组、永磁、风冷或水冷的外转子电机来实现,其最高转速为1500 2000rpmo与前者相比,后者结构更紧凑,采用的外转子电机具有环状结构,能够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与悬架装置集成,因此,得到了优先应用。PCT专利申请W02011/045697A2和W02012/020349A2公开了另外一种车轮驱动系统,其包括外转子轮内电机、设置在电机内部的电机控制器、环形制动器、轮毂单元和车轮,其中,车轮和轮毂单元为常规零部件,轮内电机拆分成八个小电机,对应的八个电机控制器布置与环形定子冷却水套相通的控制器冷却水套的侧面,外转子通过轮毂单元支撑在环形定子的径向外侧,环状制动器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毂车轮驱动系统,其集成于车轮内部以驱动或制动车轮,包括:轮内电机系统,其包括制动盘托架、转子托架、环形转子、内车轮轴承、外车轮轴承、环形定子、内环形转向节、外环形转向节、电机连接器组、逆变器连接器组和环形逆变器;无毂车轮,其为外侧具有安装凸缘的轮辋;车轮封盖,其静止不旋转;以及制动装置,其包括环形制动盘和制动卡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毂车轮驱动系统,其集成于车轮内部以驱动或制动车轮,包括: 轮内电机系统,其包括制动盘托架、转子托架、环形转子、内车轮轴承、外车轮轴承、环形定子、内环形转向节、外环形转向节、电机连接器组、逆变器连接器组和环形逆变器; 无毂车轮,其为外侧具有安装凸缘的轮辋; 车轮封盖,其静止不旋转;以及 制动装置,其包括环形制动盘和制动卡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毂车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毂车轮、所述制动盘托架、所述转子托架、所述环形转子、所述内车轮轴承、所述外车轮轴承、所述环形定子、所述内环形转向节、所述外环形转向节、所述电机连接器组、所述逆变器连接器组和所述环形逆变器沿径向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设置,其中,所述无毂车轮固接在所述转子托架的轴向外侧,所述制动盘托架固接在所述转子托架的轴向内侧,所述环形转子固设在所述转子托架的径向内侧,并与所述环形定子相对布置,所述内环形转向节和所述外环形转向节固接,所述环形定子固设在所述内环形转向节和所述外环形转向节的径向外侧,所述内车轮轴承设置在所述制动盘托架和所述内环形转向节之间,所述外车轮轴承设置在所述转子托架和所述外环形转向节之间,所述环形逆变器设置在所述外环形转向节的轴向外侧并固接在所述外环形转向节上,所述电机连接器组设置在所述外环形转向节的外端面上,所述逆变器连接器组设置在所述环形逆变器的朝向电机连接器组的内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毂车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制动盘固接在所述制动盘托架的轴向内侧,所述制动卡钳设置在所述环形制动盘的径向内侧并固接在所述内环形转向节的内环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毂车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封盖设置在所述无毂车轮的轴向外侧并固接在所述环形逆变器的内环壁或外端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毂车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车轮轴承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承钢,孙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