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58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包括双离合器模块、变速机构和发动机,变速机构与双离合器模块连接,双离合器模块与发动机连接;第一挡位齿轮组和第一换挡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三轴之间,第二挡位齿轮组和第二换挡元件设置在第一轴与第三轴之间,第三换挡元件可选择性接通第一轴与第二轴;双离合器模块的第一离合器连接发动机与第一前传动,第一前传动与第一轴连接,第二离合器用于连接发动机与第二前传动,第二前传动与第二轴连接。采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通过配置两个速比不同的前传动,配合双离合器模块的两个离合器,可以利用变速机构中的一个挡位齿轮组实现两个相邻挡位,从而可以简单结构实现更多的挡位。多的挡位。多的挡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动力领域,尤其涉及车辆传动
,具体是指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双离合器变速箱,通常具有6~7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主要包括双离合器模块、奇数挡齿轮组及其换挡机构、偶数挡齿轮组及其换挡机构等,其中一个离合器用于连接动力机与奇数挡齿轮组,另一个离合器用于连接动力机与偶数挡齿轮组。
[0003]然而,现有的双离合器变速箱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每个挡位均需要一对挡位齿轮组来实现,有几个挡位就需要设置几对挡位齿轮组,由此也使得换挡同步器的数量增加,导致换挡控制系统非常复杂。而现在对于变速箱挡位数量的需求仍在进一步增加,以提供更好的车辆燃油经济性。因此,市场还期待提供一种可以简单结构实现更多挡位的双离合器变速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结构简单、控制难度低、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如下:
[0006]该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双离合器模块、变速机构和发动机,所述的变速机构与双离合器模块连接,所述的双离合器模块与发动机连接;
[0007]所述的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第一换挡元件、第二换挡元件、第三换挡元件、第一前传动和第二前传动,所述的第一挡位齿轮组和第一换挡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三轴之间,所述的第二挡位齿轮组和第二换挡元件设置在第一轴与第三轴之间,所述的第三换挡元件可选择性接通第一轴与第二轴;
[0008]所述的双离合器模块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的第一离合器连接发动机与第一前传动,第一前传动与第一轴连接,所述的第二离合器用于连接发动机与第二前传动,第二前传动与第二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前传动的速比大于第二前传动的速比。
[0009]较佳地,所述的装置在所述的第一换挡元件使第二轴与第三轴接通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一离合器接合且所述的第三换挡元件使第一轴与第二轴接通时,第一前传动与第一挡位齿轮组实现1挡;
[0010]在所述的第一换挡元件使第二轴与第三轴接通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二离合器接合时,第二前传动与第一挡位齿轮组实现2挡;
[0011]在所述的第二换挡元件使第一轴与第三轴接通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一离合器接合时,第一前传动与第二挡位齿轮组实现3挡;
[0012]在所述的第二换挡元件使第一轴与第三轴接通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二离合器接合
且所述的第三换挡元件使第一轴与第二轴接通时,第二前传动与第二挡位齿轮组实现4挡。
[0013]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三挡位齿轮组,所述的第三挡位齿轮组设置在第二轴与第三轴之间,所述的第二轴通过第一换挡元件可选择地通过第一挡位齿轮组或第三挡位齿轮组与第三轴接通;
[0014]在第一换挡元件使第二轴通过第三挡位齿轮组与第三轴接通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一离合器接合且第三换挡元件使第一轴与第二轴接通时,第一前传动与第三挡位齿轮组实现5挡;所述的第二离合器接合时,第二前传动与第三挡位齿轮组实现6挡。
[0015]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四挡位齿轮组,所述的第四挡位齿轮组设置在第一轴与第三轴之间,所述的第一轴通过第二换挡元件可选择地通过第二挡位齿轮组或第四挡位齿轮组与第三轴接通;
[0016]在第二换挡元件使第一轴通过第四挡位齿轮组与第三轴接通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一离合器接合时,第一前传动与第四挡位齿轮组实现7挡;所述的第二离合器接合且第三换挡元件使第一轴与第二轴接通时,第二前传动与第四挡位齿轮组实现8挡。
[0017]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倒挡齿轮组,所述的倒挡齿轮组设置在第一轴与第三轴之间,所述的第一轴通过第三换挡元件可选择地通过倒挡齿轮组与第三轴接通;在第三换挡元件使第一轴通过倒挡齿轮组与第三轴接通的情况下,第一离合器接合时第一前传动与倒挡齿轮组实现R挡。
[0018]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前传动包括第一前传动主动齿轮和第一前传动从动齿轮,所述的第一前传动从动齿轮与第一前传动主动齿轮互相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前传动包括第二前传动主动齿轮和第二前传动从动齿轮,所述的第二前传动从动齿轮与第二前传动主动齿轮互相啮合传动。
[0019]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换挡毂,通过换挡毂控制第一换挡元件、第二换挡元件和第三换挡元件,所述的换挡毂上设置有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三滑道,所述的第一滑道控制第一换挡元件,所述的第二滑道控制第二换挡元件,所述的第三滑道控制第三换挡元件,所述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三滑道上均设有对应于空挡的初始零位。
[0020]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通过配置两个速比不同的前传动,配合双离合器模块的两个离合器,可以利用变速机构中的一个挡位齿轮组实现两个相邻挡位,从而可以简单结构实现更多的挡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的挂1挡的动力流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的挂2挡的动力流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的挂3挡的动力流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的挂4挡的动力流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的挂R挡的动力流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的换挡毂滑道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
双离合器模块
[0030]2ꢀꢀꢀꢀꢀ
变速机构
[0031]3ꢀꢀꢀꢀꢀ
发动机
[0032]11
ꢀꢀꢀꢀ
第一离合器
[0033]12
ꢀꢀꢀꢀ
第二离合器
[0034]211
ꢀꢀꢀ
第一轴
[0035]212
ꢀꢀꢀ
第二轴
[0036]213
ꢀꢀꢀ
第三轴
[0037]221
ꢀꢀꢀ
第一挡位齿轮组
[0038]222
ꢀꢀꢀ
第二挡位齿轮组
[0039]223
ꢀꢀꢀ
第三挡位齿轮组
[0040]224
ꢀꢀꢀ
第四挡位齿轮组
[0041]225
ꢀꢀꢀ
倒挡齿轮组
[0042]231
ꢀꢀꢀ
第一换挡元件
[0043]232
ꢀꢀꢀ
第二换挡元件
[0044]233
ꢀꢀꢀ
第三换挡元件
[0045]241
ꢀꢀꢀ
第一前传动
[0046]2411
ꢀꢀ
第一前传动主动齿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双离合器模块(1)、变速机构(2)和发动机(3),所述的变速机构(2)与双离合器模块(1)连接,所述的双离合器模块(1)与发动机(3)连接;所述的变速机构(2)包括第一轴(211)、第二轴(212)、第三轴(213)、第一挡位齿轮组(221)、第二挡位齿轮组(222)、第一换挡元件(231)、第二换挡元件(232)、第三换挡元件(233)、第一前传动(241)和第二前传动(242),所述的第一挡位齿轮组(221)和第一换挡元件(231)设置在所述第二轴(212)与所述第三轴(213)之间,所述的第二挡位齿轮组(222)和第二换挡元件(232)设置在第一轴(211)与第三轴(213)之间,所述的第三换挡元件(233)可选择性接通第一轴(211)与第二轴(212);所述的双离合器模块(1)包括第一离合器(11)和第二离合器(12),所述的第一离合器(11)连接发动机(3)与第一前传动(241),第一前传动(241)与第一轴(211)连接,所述的第二离合器(12)用于连接发动机(3)与第二前传动(242),第二前传动(242)与第二轴(212)连接,所述的第一前传动(241)的速比大于第二前传动(242)的速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在所述的第一换挡元件(231)使第二轴(212)与第三轴(213)接通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一离合器(11)接合且所述的第三换挡元件(233)使第一轴(211)与第二轴(212)接通时,第一前传动(241)与第一挡位齿轮组(221)实现1挡;在所述的第一换挡元件(231)使第二轴(212)与第三轴(213)接通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二离合器(12)接合时,第二前传动(242)与第一挡位齿轮组(221)实现2挡;在所述的第二换挡元件(232)使第一轴(211)与第三轴(213)接通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一离合器(11)接合时,第一前传动(241)与第二挡位齿轮组(222)实现3挡;在所述的第二换挡元件(232)使第一轴(211)与第三轴(213)接通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二离合器(12)接合且所述的第三换挡元件(233)使第一轴(211)与第二轴(212)接通时,第二前传动(242)与第二挡位齿轮组(222)实现4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三挡位齿轮组(223),所述的第三挡位齿轮组(223)设置在第二轴(212)与第三轴(213)之间,所述的第二轴(212)通过第一换挡元件(231)可选择地通过第一挡位齿轮组(221)或第三挡位齿轮组(223)与第三轴(213)接通;在第一换挡元件(231)使第二轴(212)通过第三挡位齿轮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于于夏承钢周德龙候剑云宋延大王冠男孙妍妍孙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