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苯并[b][1,8]-萘啶-2-(1H)-亚胺衍生物及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273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特别是抗实体瘤、更准确地说是抗肺癌和抗结肠癌活性的式(I)结构的苯并[b][1,8]-萘啶-2-(1H)-亚胺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式(I)中n为1,2,3。而R、R1、R2、R3、R4如权利要求1定义。合成方法是以用式(II)结构的2-卤-3-甲酰基喹啉类化合物与式(III)结构的化合物在适当溶剂中,在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得式(I)目标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8]-萘啶-2-(1H)-亚胺衍生物及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抗肿瘤活性特别是抗实体瘤活性更准确地说是抗肺癌和抗结直肠癌活性的苯并-萘啶-2-(1H)-亚胺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是导致死亡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而结肠-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此趋势在大中城市较明显。在西方国家中同样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大约有40-50%的患者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的患者则可采用综合的化学疗法进行治疗,从而使病情得到缓解,延长生命。西药-中药联合用药的化学疗法是目前治疗肺癌的重要方法。而结肠-直肠癌通常对目前可采用的化学疗法不太敏感或难于治疗,对于此类癌症唯一有效的试剂是5-氟尿嘧啶。对基于5-氟尿嘧啶的综合化学疗法无效时,目前没有其它的代替治疗手段。因此,对此类癌症具有较好疗效的新药物对于减轻患者的病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W02013000269 (周文强)公开了一种喜树碱衍生物具有抗肺癌、抗结肠癌活性。W02012167606 (KBP B10SCIENCES C0., LTD.)公开了一种吡啶并萘啶化合物具治疗、预防增殖性疾病。W02011095196 (MERCK PATENT GMBH)公开了一种芳杂基-萘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活性。W02012000595 (MERCK PATENT GMBH)公开了一种萘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活性。EP2406250 (MERCK SHARP & D0HME)公开了一种并环萘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苯并-萘啶-2-(1H)-亚胺衍生物(I)及其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苯并-萘啶-2-(1/H)-亚胺衍生物,结构如式(I)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苯并-萘啶-2-(1/7)-亚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萘啶-2-(LT)-亚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体化合物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萘啶-2-(1/7)-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式(II)结构的2-卤-3-甲酰基喹啉类化合物在溶剂中,在催化剂条件下与式(III)结构的化合物加热反应,得到所述式(I)结构的苯并-萘啶-2-(1/7)-亚胺衍生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苯并-萘啶-2-(1/7)-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和式(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Tl.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苯并-萘啶-2-(1/7)-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哌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苯并-萘啶-2-(1/7)-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式(II)中,R广R4为卤素原子、氢原子、烷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氨基、芳氨基、烷酰基、芳酰基、硝基、氰基、酯基;X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苯并-萘啶-2-(1/7)-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式(III)中,R为烷酰基、芳酰基、杂芳酰基、酯基、氰基、硝基、烷基、芳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氢原子;η为1,2,3。8.—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权利要求1的苯并_萘啶-2-(I功-亚胺衍生物的化合物和药用载体。9.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苯并-萘啶-2-(LT)-亚胺衍生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苯并-萘啶-2-(I功-亚胺衍生物在制备抗肺癌和抗直结肠癌的药物中的用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特别是抗实体瘤、更准确地说是抗肺癌和抗结肠癌活性的式(I)结构的苯并-萘啶-2-(1H)-亚胺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式(I)中n为1,2,3。而R、R1、R2、R3、R4如权利要求1定义。合成方法是以用式(II)结构的2-卤-3-甲酰基喹啉类化合物与式(III)结构的化合物在适当溶剂中,在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得式(I)目标产物。文档编号A61K31/551GK103113369SQ20131009160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严胜骄, 林军, 张怡川 申请人:云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苯并[b][1,8]?萘啶?2?(1H)?亚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R为烷酰基、芳酰基、杂芳酰基、酯基、氰基、硝基、烷基、芳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氢原子;R1~R4为卤素原子、氢原子、烷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氨基、芳氨基、烷酰基、芳酰基、硝基、氰基、酯基;n?为1,2,3。67012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胜骄林军张怡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