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384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时,也能够防止电装单元的固定部位的背离的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对电装单元(11)进行保持的单元框架(12)构成为,具备:固定于电装单元的侧部的侧部框架部(12a、12b);从各侧部框架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前部侧支承腿部(12e、12f);在电装单元的后方侧,且在比电装单元高的位置向车宽方向延伸出的后部框架部(12c);从后部框架部的两端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后部侧支承腿部(12g、12h);在各后部侧支承腿部上与所述侧部框架部分支连接的分支部(12m)。在后部框架部的中央区域设有折弯引发托架(20),该折弯引发托架(20)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在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时,其突出端侧与前围板(21)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多个电装部件配置在车室前方的电动机室内的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动机动车的电动机室中,在车宽方向的两侧设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出的一对侧框架,DC-DC整流器或逆变器等电装部件或用于车辆驱动的驱动电动机经由专用的框架构件而架设在一对侧框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前部车身结构中,设置有搭载DC-DC整流器或逆变器的部件搭载框架,该部件搭载框架在前端侧和后端侧与车宽方向左右的侧框架结合。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1-20627号公报若考虑提高空间效率和削减部件件数,则在电动机室内搭载有DC-DC整流器或逆变器等多个电装部件时,优选将上述的电装部件集中收纳在一个单元壳体内,并将如此构成的电装单元经由专用框架而架设在左右的侧框架上。这种情况下,考虑直接应用引用文献I的技术,将电装单元经由作为部件搭载框架的单元框架而架设在左右的侧框架上。但是,在直接应用引用文献I的技术的情况下,由于将大型且重量重的电装单元通过螺栓紧固等而在多个部位固定于单元框架上,因此在侧框架因来自前方的冲击载荷的施加而发生变形时,可能在单元框架与电装单元的固定部位上作用有背离方向的过大的载荷。尤其在两侧的侧框架为从车室的前部下方侧向上方弯曲并向车身前方延伸出的形状的情况下,当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时,与侧框架的弯曲部分相比,前方侧向上方抬起,且单元框架的前部侧与侧框架的前缘部一起向上方侧抬起,而另一方面,单元框架的后部侧与侧框架的根部侧一起保留在下方位置。因此,此时,作用有将单元框架的后部侧向侧框架的根部侧拉拽的力,认为该力可能作为背离方向的过大的载荷而作用在电装单元与单元框架的固定部位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时,也能够防止电装单元的固定部位的背离的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以下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为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在车室前方的电动机室(例如,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室4)内配置有电装单元(例如,实施方式的电装单元11),该电装单元通过将多个电装部件收纳在单元壳体(例如,实施方式的单元壳体10)内而形成,所述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动机室的车宽方向两侧设有从所述车室的前部下方侧向上方上行而向车身前方延伸出的一对侧框架(例如,实施方式的侧框架5),在所述一对侧框架之间设有对所述电装单元进行保持的单元框架(例如,实施方式的单元框架12),所述单元框架具备:在所述电装单元的车宽方向两侧部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出并固定在所述电装单元的对应的侧部的一对侧部框架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侧部框架部12a、12b);从所述各侧部框架部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出,并固定在对应的侧框架的比向所述上方上行的部分靠前方侧的位置的前部侧支承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前部侧支承腿部12e、12f);在所述电装单元的后方侧,且以至少中央区域成为比该电装单元的后缘部上表面高的位置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延伸出的后部框架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后部框架部12c);从所述后部框架部的两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出,且固定于对应的侧框架的根部侧的后部侧支承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后部侧支承腿部12g、12h);在所述各后部侧支承腿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区域与对应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后端部结合的分支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分支部12m),其中,在所述后部框架部的中央区域设有折弯引发托架(例如,实施方式的折弯引发托架20),该折弯引发托架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在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时,其突出端侧与车室侧的壁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前围板21)抵接。由此,当从车辆的前方施加冲击载荷,侧框架的比向上方上行的部分靠前部侧在向后方侧压溃变形的同时向上方抬起,从而电装单元和单元框架向车辆后方侧位移时,折弯引发托架的突出端侧与车室侧的壁构件抵接。此时,向折弯引发托架施加的反作用力使后部框架部的中央区域向车辆前方侧折弯,这样在后部框架部形成的折弯部与电装单元的后缘部上表面抵接。其结果是,即使因侧框架的前缘部侧抬起且根部侧被保留而致使单元框架的后部侧支承腿部的下端被相对地向下方牵引,通过后部框架部在所述折弯部处与电装单元的上表面卡止,也可抑制后部侧支承腿部上的侧部框架部的分支部被向下方牵引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以第一方面涉及的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框架还具备前部框架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前部框架部12d),该前部框架部在所述电装单元的前方侧向车宽方向延伸出,且两端部与对应的前部侧支承腿部结合,所述电装单元前部侧固定在所述前部框架部上,后部侧未相对于所述后部框架部固定。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即使在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时,单元框架的后部侧支承腿部的下端被相对地向下方牵引,由于折弯引发托架与车室侧的壁构件抵接而使在后部框架部上形成的折弯部与电装单元的后缘部上表面卡止,因此也能够限制后部侧支承腿部上的侧部框架部的分支部被向下方牵引的情况,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电装单元的侧部与侧部框架部的固定部位发生背离的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由于单元框架在侧部框架部和前部框架部固定于电装单元,而在后部框架部相对于电装单元未固定,因此当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的情况下,在折弯引发托架与车室侧的壁构件抵接时,能够使后部框架部更容易向前方侧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动车的与图2的A-A截面对应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动车的电动机室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3是从前部斜上方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动车的电动机室而得到的骨架部的示意性的立体图。图4是从车辆左侧的斜上方侧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动车的电装单元和单元框架一起进行观察而得到的立体图。图5是从车辆右侧的斜上方侧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动车的电装单元和单元框架一起进行观察而得到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动车的施加冲击载荷时的与图2的A-A截面对应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动车的施加冲击载荷时的电动机室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8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动车的施加冲击载荷前的示意性的侧视图(A)和施加冲击载荷后的不意性的侧视图(B) —起记载的图。符号说明I…电动机动车4…电动机室5…侧框架10…单元壳体11…电装单元12…单元框架12a、12b…侧部框架部12c…后部框架部12d…前部框架部12e、12f…前部侧支承腿部12g、12h…后部侧支承腿部12m…分支部20…折弯引发托架21...前围板(车室侧的壁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使用的附图中,箭头FR指向车辆的前方,箭头UP指向车辆的上方。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告知,则前、后或上、下意味着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或上、下。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动车I的车身前部侧的纵剖面,图2是电动机动车I的车身前部的俯视图。该电动机动车I在车室2的前方设有收容驱动电动机3的电动机室4。在电动机室4中除了驱动电动机3之外,还收容有未图示的前轮侧的悬架部件、电装部件、辅机类等。 本实施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在车室前方的电动机室内配置有电装单元,该电装单元通过将多个电装部件收纳在单元壳体内而形成,所述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动机室的车宽方向两侧设有从所述车室的前部下方侧向上方上行而向车身前方延伸出的一对侧框架,在所述一对侧框架之间设有对所述电装单元进行保持的单元框架,所述单元框架具备:一对侧部框架部,它们在所述电装单元的车宽方向两侧部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出并固定在所述电装单元的对应的侧部上;前部侧支承腿部,其从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出,并固定在对应的侧框架的比向所述上方上行的部分靠前方侧的位置;后部框架部,其在所述电装单元的后方侧,以至少中央区域的位置比该电装单元的后缘部上表面高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延伸出;后部侧支承腿部,其从所述后部框架部的两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出,且固定在对应的侧框架的根部侧;分支部,其在各所述后部侧支承腿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区域与对应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后端部结合,在所述后部框架部的中央区域设有折弯引发托架,该折弯引发托架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在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时,该折弯引发托架的突出端侧与车室侧的壁构件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野敦史若林龙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