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铸转向架多件叠放矫形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033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铸转向架多件叠放矫形热处理方法,将三件转向架叠放在一起,通过预留适当的变形量,在热处理过程中靠配重进行矫形;为了防止最上面的转向架在加热或冷却时由于内外受热或冷却不均匀产生变形,在表面壁厚薄弱区域放置保温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直接利用焊后消应力热处理的机会进行矫形,且一次矫形就能使尺寸符合图纸要求;节省了矫形机的成本,缩短了转向架的生产周期,只用热处理的时间就完成了矫形;避免了铸件在环境温度下产生内应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壁框架结构铸件矫形热处理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内燃机车的行驶速度和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其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也日益重要起来。转向架,即内燃机车车头底盘,是铁道车辆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承载车体自重和载重,引导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保证车辆顺利通过弯道,并具有减缓来自车辆运行时带来震动和冲击的作用,因此转向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转向架结构十分复杂,属于薄壁箱式框架结构,目前世界上服役的转向架多为铆焊件,成本高而使用寿命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转向架的使用寿命,国外已经在使用整铸转向架。但对于这种结构的转向架的铸造生产,由于过程的复杂性和生产条件的局限性,变形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该种铸件一般产生扭曲变形,轻微变形一般不影响铸件质量,但严重变形必须矫正。目前大多采用的方法是用矫形机进行矫形,矫形后进行烘烤,点焊拉筋,并进入热处理炉消应力。这种常规矫形方法过程复杂,矫形成本也较高。且在矫形后热处理前,铸件温度与环境温度差比较大,加热或冷却时容易产生应力,影响铸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矫形过程简单,缩短了转向架的生产周期,降低矫形成本,避免铸件在环境温度下产生内应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通过预留适当的变形量,在热处理过程中靠配重进行矫形,包括以下步骤I)转向架上划线平台划变形线,以分型线为基准,标记上下面的变形情况;2 )窑枕摆放在热处理炉台车上,将转向架吊至热处理窑上,叠放3件转向架,需要保证最下面的转向架没有变形,中间的变形量在5_内;3)根据变形量,在转向架与窑枕平面之间预留矫形间隙,此间隙要小于变形量;4)隙预留完成后,用铁片垫实转向架和窑枕;5)根据变形情况,将配重吊运到转向架上,放置在通过变形线显示的最大变形位置及转向架对角位置;6)在最上面的转向架的上表面壁薄的地方覆盖保温材料;7)检查预留间隙、垫实效果和保温材料放置情况,合格后进行消应力装炉温度不能高于300°C,以小于60°C /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40°C保温2h,再以小于60°C /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80°C,保温时间按照lh/25mm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炉内冷却至150°C再出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使用矫形机,不用局部烘烤,也不用在矫形后焊拉筋后热处理,而是直接利用焊后消应力热处理的机会进行矫形,且一次矫形就能使尺寸符合图纸要求;节省了矫形机的成本,缩短了转向架的生产周期,只用热处理的时间就完成了矫形;采用此技术方案,避免了铸件在环境温度下产生内应力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是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在转向架上划变形线示意图。图3是窑枕摆放示意图。图4是转向架矫形装窑示意图。·图5是矫形热处理过程图。图中1_转向架2-变形线3-窑枕4-热处理炉台车5-矫形配重6_保温材料。·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见图1-图5,,通过预留适当的变形量,在热处理过程中靠配重进行矫形,包括以下步骤I)转向架上划线平台划变形线,以分型线为基准,标记上下面的变形情况;2 )窑枕摆放在热处理炉台车上,将转向架吊至热处理窑上,叠放3件转向架,需要保证最下面的转向架没有变形,中间的变形量在5_内;3)根据变形量,在转向架与窑枕平面之间预留矫形间隙,此间隙要小于变形量;例如,变形5mm可预留4mm间隙;变形15mm可预留13mm间隙;4)隙预留完成后,用铁片垫实转向架和窑枕;5)根据变形情况,将配重吊运到转向架上,放置在通过变形线显示的最大变形位置及转向架对角位置;6)在最上面的转向架的上表面壁薄的地方覆盖保温材料;7)检查预留间隙、垫实效果和保温材料放置情况,合格后进行消应力装炉温度不能高于300°C,以小于60°C /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40°C保温2h,再以小于60°C /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80°C,保温时间按照lh/25mm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炉内冷却至150°C再出炉。本专利技术不使用矫形机,不用局部烘烤,也不用在矫形后焊拉筋后热处理,而是直接利用焊后消应力热处理的机会进行矫形,且一次矫形就能使尺寸符合图纸要求;节省了矫形机的成本,缩短了转向架的生产周期,只用热处理的时间就完成了矫形;采用此技术方案,避免了铸件在环境温度下产生内应力的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铸转向架多件叠放矫形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预留适当的变形量,在热处理过程中靠配重进行矫形,包括以下步骤:1)转向架上划线平台划变形线,以分型线为基准,标记上下面的变形情况;2)窑枕摆放在热处理炉台车上,将转向架吊至热处理窑上,转向架可叠放3件,但需要保证最下面的转向架没有变形,中间的变形量在5mm内;3)根据变形量,在转向架与窑枕平面之间预留矫形间隙,此间隙要小于变形量;4)隙预留完成后,用铁片垫实转向架和窑枕;5)根据变形情况,将配重吊运到转向架上,放置在通过变形线显示的最大变形位置及转向架对角位置;?6)在最上面的转向架的上表面壁薄的地方覆盖保温材料;7)检查预留间隙、垫实效果和保温材料放置情况,合格后进行消应力:装炉温度不能高于300℃,以小于6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40℃保温2h,再以小于6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80℃,保温时间按照1h/25mm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炉内冷却至150℃再出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铸转向架多件叠放矫形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预留适当的变形量,在热处理过程中靠配重进行矫形,包括以下步骤1)转向架上划线平台划变形线,以分型线为基准,标记上下面的变形情况;2)窑枕摆放在热处理炉台车上,将转向架吊至热处理窑上,转向架可叠放3件,但需要保证最下面的转向架没有变形,中间的变形量在5_内;3)根据变形量,在转向架与窑枕平面之间预留矫形间隙,此间隙要小于变形量;4)隙预留完成后,用铁片垫实转向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泉李方志杨程坤许冀鑫林红龚汝长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福鞍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