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锻压模领域,尤其涉及ー种转向节预锻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已有的转向节预锻模具中,预锻模具结构设计简单,其阻料壁的高度较矮,阻料壁的倾斜角度较大,同时上下模之间的间隙较大,从而阻料效果不好,材料利用率低,成本高,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转向节预锻模具结构,解决了已有的预锻模具结构设计简单,其阻料壁的高度较矮,阻料壁的倾斜角度较大,同时上下模之间的间隙较大,从而阻料效果不好,材料利用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ー种转向节预锻模具结构,包括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中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扣合的模芯和模腔,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模腔外的下模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模芯外的上模上设有与环形凸台间隙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模芯与模腔配合面之间也留有间隙。所述的模芯的底端面与外侧面之间的角度为90°,所述环形凸台的内侧壁与模芯的外侧壁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槽底与环形凸台的上端面之间的间隙为之间,所述模芯与模腔配合面之间的间隙为0.之间。其原理是通过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环形凸台和环形凹槽的设计,増加了阻料壁的高度,減少了阻料壁的倾斜角度几乎为0,同时减小了上下模之间的间隙,阻料效果好,可以很好的阻止材料向模腔外流动,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増加了阻料壁的高度,減少了阻料壁的倾斜角度,同时减小了上下模之间的间隙,阻料效果好,可以很好的阻止材料向模腔外流动,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见附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节预锻模具结构,包括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中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扣合的模芯和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腔外的下模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模芯外的上模上设有与环形凸台间隙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模芯与模腔配合面之间也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预锻模具结构,包括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中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扣合的模芯和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腔外的下模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模芯外的上模上设有与环形凸台间隙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模芯与模腔配合面之间也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预锻模具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瑾,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三联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