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ー种集成电路,特别是有关于ー种可接收两种通信规格并具有串行传输接ロ设计的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的尺寸愈来愈小,并且电路结构愈来愈复杂。以超大型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为例,其晶圆上的元件密度越来越高。一般而言,集成电路均具有至少ー传输接ロ,用以与其它集成电路进行信息传输。然而,在目前的集成电路中,都只能接收符合同一通信规格的信息,因此,降低了集成电路的应用便利性,因同一集成电路无法接收符合其它通信规格的信息。再者,集成电路的设计者需再重新设计新的集成电路,使其能够接收另ー种通信规格的信息。然而,此新集成电路亦仅能接收单一通信规格的信息,而无法接收其它通信规格的信息。因此,造成设计成本的増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处理系统,包括ー控制集成电路、一串行传输接ロ、ー转换单兀以及一应用单元。控制集成电路用以提供一传输信息。传输信息符合一第一通信规格或一第二通信规格。串行传输接ロ耦接至控制集成电路,接收传输信息。转换单元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集成电路,用以提供一传输信息,其中该传输信息符合一第一通信规格或一第二通信规格;一串行传输接口,耦接至该控制集成电路,接收该传输信息;一转换单元,耦接至该串行传输接口,其中不论该传输信息符合该第一通信规格或该第二通信规格,该转换单元均能够转换该串行传输接口所接收到的该传输信息,以产生一处理信息;以及一应用单元,耦接至该转换单元,根据该处理信息而产生对应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7 TW 1001347451.一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集成电路,用以提供一传输信息,其中该传输信息符合一第一通信规格或一第二通 目规格;一串行传输接口,耦接至该控制集成电路,接收该传输信息;一转换单元,耦接至该串行传输接口,其中不论该传输信息符合该第一通信规格或该第二通信规格,该转换单元均能够转换该串行传输接口所接收到的该传输信息,以产生一处理信息;以及一应用单元,耦接至该转换单元,根据该处理信息而产生对应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传输信息符合该第一通信规格时,该传输信息包括一时脉信号、一第一致能信号、一读写信号以及一第一数据信号;当该传输信息符合该第二通信规格时,该传输信息包括一第二致能信号、一第二数据信号以及一读时脉信号与一写时脉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该处理信息符合一第三通信规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通信规格相同或不同于该第一通信规格或该第二通信规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串行传输接口包括一第一传输端,用以接收该第一致能信号或该第二致能信号;一第二传输端,用以接收该时脉信号及该写时脉信号;一第三传输端,用以接收该读写信号及该读时脉信号;以及一第四传输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数据信号或该第二数据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转换单元包括一第一逻辑模块,当该传输信息符合该第一通信规格时,整合该第一致能信号、该时脉信号及该读写信号,以产生一处理时脉,当该传输信息符合该第二通信规格时,根据该第二致能信号产生该处理时脉;以及一第二逻辑模块,当该传输信息符合该第一通信规格时,整合该第一致能信号以及该第一数据信号,以产生一处理数据,当该传输信息符合该第二通信规格时,将该第二致能信号及该第二数据信号与该读时脉信号及该写时脉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整合在一起,以产生该处理数据。6.一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集成电路,用以提供一传输信息,其中该传输信息符合一第一通信规格或一第二通 目规格;一串行传输接口,耦接至该控制集成电路,接收该传输信息;一转换单元,耦接至该串行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普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