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跨骑型车辆的收纳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收纳结构,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所示那样的结构。利用该文献的符号来进行说明,该跨骑型车辆的收纳结构具备头管3 ;从该头管3向车辆后方及下方延伸出的主框架4 ;在该主框架4的后部设置,且设有作为后叉29的摆动轴的枢轴28的作为枢轴部的枢轴板12,其中该后叉29作为将后轮30悬置成摆动自如的悬架部;在所述主框架4的下方悬置于所述主框架4,且驱动所述后轮30的作为动力单元的内燃机34 ;从所述主框架4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左右一对的作为副框架的后框 架5、5 ;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左右一对的后框架5、5的上部的收纳箱50。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所示,还已知有具备驱动链条33的跨骑型车辆,该驱动链条33在左右一对的副框架3、4中的一方的副框架3的下方配置,且将内燃机19的驱动力向后轮18传递。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33804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78146号公报在上述现有的跨骑型车辆及其收纳结构中,在左右一对的副框架中的一方的副框架的下方配置有从作为驱动源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收纳结构,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头管(41);从该头管(41)向车辆后方且下方延伸出的主框架(42);在该主框架(42)的后部设置,且设有将后轮(14)悬置为摆动自如的悬架部的摆动轴的枢轴部(44);在所述主框架(42)的下方悬置于所述主框架(42),且驱动所述后轮(14)的动力单元(13);从所述主框架(42)的前后方向中间部(43)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左右一对的副框架(45L、45R);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副框架(45L、45R)中的任一方的副框架(45L)的下方,将所述动力单元(13)的驱动力向后轮(14)传递的驱动链条;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副框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中正彦,中西孝文,道坂进,富安健,后藤香织,新出安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