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泵进气降噪装置、气泵总成、车辆气压制动系统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414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其中,该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降噪管(1)和用于与气泵进气管(5)连通的两端开口的连接管(3),所述降噪管(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3)连通,所述降噪管(1)为四分之一波长管。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气泵进气降噪装置的气泵总成、车辆气压制动系统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安装到车辆上后能够减小气泵进气噪声,有利于降低整车噪声限值,从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泵进气降噪装置、气泵总成、车辆气压制动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气压制动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泵进气降噪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气泵进气降噪装置的气泵总成、车辆气压制动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以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气泵(也称为空气压缩机),作为制动器制动的能源,而驾驶员的体力仅用于控制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之为气压制动系统,载货车辆多采用气压制动。气压制动的工作原理为发动机驱动气泵工作将压缩空气经单向阀首先导入湿储气罐内冷却、并进行油水分离之后,分为两个回路,一个回路经储气罐、双腔制动阀的中腔通向后制动气室;另一个回路经储气筒、双腔制动阀的下腔通往前制动气室。当其中一个回路发生故障失效时,另一个回路仍能继续作,以保证车辆具有一定的制动能力,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可见气泵的作用是产生压缩空气,是整个气压制动系统的动力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有多种噪声,一般可分为车外噪声和车内噪声,车内噪声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乘坐室内或者驾驶室内存在的噪声。通过噪声源分解和声源识别,试验得出,车内噪声的主要噪声源有发动机噪声、冷却风扇噪声、排气噪声以及进气噪声等。 特别地,载货车辆的进气口大多布置在驾驶室后围,进气噪声对车内噪声的影响更为突出。 气泵进气噪声是指经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气泵进气管进入气泵时,气流在气泵进气管中产生的噪声。气泵进气噪声产生后通过气泵进气管传送到进气口,经分析,气泵进气噪声是进气噪声的主要来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泵进气降噪装置,该气泵进气降噪装置能够减小气泵进气噪声,有利于降低整车噪声限值,从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另外,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泵总成,该气泵总成包括上述气泵进气降噪装置,该气泵进气降噪装置能够减小气泵进气噪声,有利于降低整车噪声限值,从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再者,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气压制动系统,该车辆气压制动系统能够有利于降低整车噪声限值,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此外,本技术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能够有利于降低整车噪声的限值,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其中,该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降噪管和用于与气泵进气管连通的两端开口的连接管,所述降噪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降噪管为四分之一波长管。优选地,所述气泵进气降噪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降噪管的支撑件,该支撑件能够卡合在所述气泵进气管的外周面上。3优选地,所述降噪管的另一端包括弯头部,所述降噪管通过所述弯头部连接于所述连接管,所述降噪管的主体部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管的轴线方向。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气泵总成,包括气泵和气泵进气管,其中,该气泵总成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泵进气降噪装置,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泵进气管连通。优选地,所述气泵进气管包括第一段气泵进气管和第二段气泵进气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段气泵进气管和所述第二段气泵进气管。优选地,所述第一段气泵进气管和所述第二段气泵进气管的两端部形成扩口状, 所述连接管的两端通过插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段气泵进气管和所述第二段气泵进气管的两端部内实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泵进气管的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段气泵进气管和所述第二段气泵进气管的两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紧的卡箍,用于所述连接管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段气泵进气管和所述第二段气泵进气管的两端部的紧固连接。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气压制动系统,其中,该车辆气压制动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泵总成。此外,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气压制动系统。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气泵进气降噪装置采用四分之一波长管的原理减小气泵进气噪声,当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安装到车辆上时,能够降低气泵进气噪声对进气噪声的贡献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气噪声,有利于降低整车噪声限值, 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在优选形式下,降噪管的主体部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连接管的轴线方向。由此能够节约安装空间。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安装完成后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降噪管11弯头部2支撑件3连接管4卡箍5气泵进气管51气泵进气管的端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四分之一波长管是根据声学原理对进气系统进行降噪而采取的一种设计结构,因为声波在四分之一波长处为波峰或者波谷,根据结构设计使某种噪声的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刚好在波峰和波谷处或者波谷与波峰处相遇,达到最大的降噪效果。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的气泵进气管为进气胶管。此外,降噪管I选用刚性材料,以利于声波的全部反射,而不被降噪管I吸收。本技术提供的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如图I所示,该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降噪管I和两端开口的连接管3,连接管3用于与气泵进气管5连通,降噪管I的另一端与连接管3连通,降噪管I为四分之一波长管。由于气泵进气噪声包含多种声波,根据检测分析,确定造成气泵进气噪声的主要声波,通过计算得出该种声波的波长,由此确定降噪管I的长度,即降噪管I的长度为该种声波的波长的四分之一。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降噪管I可以选用硬质塑料,由此在不降低声波的反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自身的重量。另外,降噪管I和连接管3的连接可以采用注塑成型于一体,由此减少降噪管I和连接管3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并且制造工艺简单易成型。通常情况下,降噪管I可以与连接管3呈任意角度,均不影响降噪管I的功能。当气泵进气降噪装置装到车辆上后,为了提高降噪管I固定连接的可靠性,气泵进气降噪装置还包括支撑件2,该支撑件2用于支撑所述降噪管I。并且该支撑件2能够卡合在气泵进气管5的外周面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降噪管I的另一端包括弯头部11,降噪管I通过弯头部11 连接于连接管3,降噪管I的主体部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连接管3的轴线方向。由此当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安装到车辆上时能够节约安装空间,并且当降噪管I或者气泵进气管5受到挤压之后而不至于降噪管I和气泵进气管5相互之间发生干涉,提高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气泵总成,包括气泵和气泵进气管5,该气泵总成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泵进气降噪装置,连接管3与气泵进气管5连通。连接管3与气泵进气管5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为了便于气泵总成的安装,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气泵进气管5包括第一段气泵进气管和第二段气泵进气管,连接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段气泵进气管和第二段气泵进气管。由于气泵进气管5是进气胶管,所以气泵进气管与气泵接口以及发动机进气道中的气泵支路接口的连接方式简单,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泵进气降噪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降噪管(1)和用于与气泵进气管(5)连通的两端开口的连接管(3),所述降噪管(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3)连通,所述降噪管(1)为四分之一波长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庞连云李国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