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0123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3:25
在自卸车(1)中,具有设置在前轮上的行车制动器(49、51)和使工作油向各行车制动器(49、51)分支而输出的分路块(46),分路块(46)相对于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的排气管(12)沿车宽方向偏置地设置,连接分路块(46)和各行车制动器的液压管线(47、48)穿过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而配置,并且在从分路块(46)到所述中央之间并列地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卸车,尤其是关于制动设备箱的布局的改良。
技术介绍
目前,在矿山等工作的大型自卸车的防护罩已为公知所知。沿车架设置的液压配管被损伤的情况下,为使从该损伤部分飞溅的压力油不触及到发动机,在隔开发动机和配管之间的门形框架上安装有覆盖发动机的后部的防护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这样的自卸车是来自发动机的尾气通过车斗(ベツセル)排气的构造,尾气在车斗内通过,从而加热车斗,并提高积存在车斗内的沙土等的排出性。因此,从发动机至车斗,配置有供尾气通过的排气管。另一方面,作为自卸车的制动装置成为如下构造,与行车制动器(脚刹)的踩踏操作相应的制动液压由分路块向左右分配,作用于安装在左右的各行驶轮上的湿式多板制动器。此时,尤其在前制动器的液压配管路径中,从分路块到制动器的配管长度在左右不同,则左右的制动器的开始生效的时间出现不一致,出现单侧制动器作用,车身的朝向摆动的情况。为防止该情况,前制动器用的分路块被配置在平台后部的车身左右中央,使左右的配管长度相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日本实开平2-68871号公报但是,由于自卸车的分路块等液压设备被配置在成为高温的排气管的上部,所以与专利文献1中的工程机械同样,采用复杂的防护构造,即使工作油从这些液压设备和液压配管的连接部、或从液压配管彼此的接缝部飞溅,也不会触及高温的排气管。具体来说,排气管被防护罩覆盖。另外,分路块等液压设备被收容在制动设备箱这样的箱状部件中。而且,为使飞溅的工作油从制动设备箱不向外部漏出,制动设备箱的间隙由橡胶板覆盖,并在制动设备箱上设置排出管,为使从制动设备箱泄漏的工作油不会向前方或左右流动而到达排气管,在防护罩上设置护套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车,左右的制动器的生效时间不会出现不一致,并且不需要复杂的防护构造。第一专利技术的自卸车的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车架的车宽方向两侧的行驶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侧的行驶轮上的行车制动器;将用于产生制动力的工作油向各行车制动器分流而输出的分路块,所述分路块从车宽方向的中央沿该车宽方向偏置地设置,连接所述分路块和各所述行车制动器的液压管线穿过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而配置,并且在从所述分路块到所述中央之间并列设置。在第二专利技术的自卸车中,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所述车宽方向的一端侧的驾驶室,所述分路块被设置在所述驾驶室的背后。在第三专利技术的自卸车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工作油向所述行车制动器的供给进行调整的行车制动器阀及减速阀;输出来自所述行车制动器阀的工作油的液压及来自所述减速阀的工作油的液压中的液压高的工作油的梭阀,所述梭阀被设置在所述驾驶室的背后,连接所述梭阀与所述行车制动器阀、所述减速阀的液压管线穿过所述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而配置,并且与连接所述分路块和各所述行车制动器的液压管线并列设置。在第四专利技术的自卸车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梭阀及所述分路块被收容在箱状的制动设备箱中。在第五专利技术的自卸车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设备箱中收容有排气制动器用的电磁阀。在第六专利技术的自卸车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设备箱中收容有ABS(Antiskid Brake System;AntiLock Brake System)用的ABS取消阀及ABS阀。根据第一专利技术,被称为分路块的与制动器相关的液压设备从车宽方向中央偏置,由此,被配置在从排气管或废气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等高温设备及覆盖其的防护罩等的上方错位的位置,从而不用担心从这样的液压设备飞溅的工作油落到高温设备上。因此,在防护罩周边,不需要以往那样复杂的防护构造。另外,连接分路块和行车制动器的液压管线穿过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并列设置,从而液压管线相对于左右行车制动器的长度大致相同,能够减小直到在各行车制动器中都产生制动力的时间上的不一致,能够抑制制动器的单侧作用。根据第二专利技术,由于在配置在车宽方向一端侧的驾驶室的下方,配置有行驶轮等,所以不存在成为高温的设备或部位,从而在这样的驾驶室的后侧配置分路块,万一工作油从分路块泄漏,也不用担心落到高温设备等上,对于防止火灾更有效。根据第三专利技术,关于连接梭阀与行车制动器阀、减速阀的液压管线,也穿过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地并列设置,从而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制动器的单侧作用。根据第四~第六专利技术,梭阀、分路块、排气制动器用的电磁阀、ABS取消阀、ABS阀等液压设备被收容在制动设备箱中,从而与它们连接的液压管线也能够紧凑地配置,液压管线上的接缝部分也能够集中地配置。由此,作为这样的接缝部分的防护构造,集中通过防护罩等覆盖这样紧凑配置的接缝部分即可,不需要分别设置防护罩等,能够使构造进一步简化。另外,这些液压设备被制动设备箱覆盖,从而能够使外观良好,还能够提高液压设备的耐候性、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卸车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自卸车的关键部位,是表示排气管位置的侧视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自卸车的关键部位及前制动器用的液压的路径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制动器用的液压回路的图。图5是表示自卸车中的制动器用的液压设备的配置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自卸车的关键部位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自卸车的关键部位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制动设备箱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保持托架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运输时的制动设备箱的支承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液压回路的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方向是指与驾驶员坐在驾驶室3内的驾驶席上的状态下的前后左右方向相同的方向。另外,左右方向与车宽方向同义。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卸车1的整体立体图。在图1中,大型的自卸车1具有车架2,在车架2前方上部的左端侧搭载有供驾驶员搭乘的驾驶室3,在车架2的后方上部,例如通过未图示的翻斗液压缸的伸缩能够自由转动地设置有装载所挖掘的岩石或沙土等的装载货物的车斗4。在车架2上安装有前后左右4个行驶轮5(前轮5A、后轮5B)。行驶轮5通过来自搭载在车架2前方侧的发动机6的驱动力被驱动。在车架2的前面,左右设置有用于在配置于高处的驾驶室3和地面之间进行升降的梯架7。另外,在车架2的上部,驾驶室3的右侧相邻的区域成为从上方进行发动机6等的维护的平台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10 JP 2011-1300321.一种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车架的车宽方向两侧的行
驶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侧的行驶轮上的行车制动器;将用于产生制动力的
工作油向各行车制动器分流而输出的分路块,
所述分路块从车宽方向的中央沿该车宽方向偏置地设置,
连接所述分路块和各所述行车制动器的液压管线穿过车宽方向的大致
中央而配置,并且在从所述分路块到所述中央之间并列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在所述车宽方向的一端侧的驾驶室,
所述分路块被设置在所述驾驶室的背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工作油向所述行车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裕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