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防撞吸能结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被动安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防撞吸能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其已经走进普通百姓家中。以北京市为例,目前的汽车保有总量已经接近500万辆。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发生的碰撞(尤其是小于20km/h的低速碰撞) 越来越多,碰撞后尽量降低维修成本已经成为各大主流汽车厂商的重要设计理念。传统汽车防撞梁和吸能段一般通过焊接在车身上或通过防撞梁螺接在车身上,在汽车低速碰撞后维修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撞吸能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防撞梁碰撞后维修复杂且成本较高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防撞吸能结构,包括防撞梁及吸能段,所述防撞梁通过一组螺栓与所述吸能段连接,所述吸能段通过另一组螺栓连接在车身上。上述的汽车防撞吸能结构中,所述吸能段包括两条钢梁,每条所述钢梁均设有防撞梁连接部和车身连接部。上述的汽车防撞吸能结构中,所述防撞梁由直条段以及分别位于该直条段两端的两个弧形段组成。上述的汽车防撞吸能结构中,所述两个弧形段均朝所述车身的一侧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及吸能段,所述防撞梁通过一组螺栓与所述吸能段连接,所述吸能段通过另一组螺栓连接在车身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二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