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用多功能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859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铁桥梁工程中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用多功能运输装置,解决了高铁桥梁两侧不能设置便道时,现有运输方法工期长,效率低,费用高,控制难度大,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其包括走行系统、支撑受力系统、混凝土浇筑系统、模板钢筋吊装系统以及人工工作区域,走行系统包括利用既有高铁防护墙构成的走行轨道、型钢支撑架;支撑受力系统为桁架结构,支撑于型钢支撑架上;混凝土浇筑系统设置于支撑受力系统上;模板钢筋吊装系统安装于支撑受力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适用各种宽度的线路;减少施工成本;可重复利用;功能多样,加快了施工速度;减少了大型机械的使用,保护了环境,减少了噪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铁桥梁工程中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用多功能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铁桥梁无砟轨道包括CTRS I型、CTRS II型、CTRS III型无砟轨道,其不同类型的底座板施工中,均在高铁桥梁两侧施工便道进行相关施工的作业。其中,底座板侧模、底座板钢筋均采用桥下吊装方式进行模板、钢筋的吊装及运输,底座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桥下泵车泵送至桥面浇筑。在特殊复杂情况下(如两侧均有既有线或跨越大江大河等特殊条件时),高铁桥梁两侧均不能设置便道,导致桥梁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不能采用地面作业方式时,需要设置桥梁上部运输装置以满足无砟轨道底座板模板、钢筋及混凝土施工。目 前,采用人工上桥运输,其工期长,劳动力大,效率低,而且稍微大型的模板等不容易运输;采用大型机械上桥作业或大型泵送汽车,费用高,且上桥困难,泵送操作控制难度大,当大型机械在单线桥梁上作业时,作业面小,安全风险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高铁桥梁两侧均不能设置便道的情况下,无砟轨道底座板现有施工运输方法中或者采用人工带来工期长,劳动力大,效率低,或者采用大型机械上桥困难,大型泵送汽车,费用高,泵送操作控制难度大,桥上作业不经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用多功能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系统、支撑受力系统、混凝土浇筑系统、模板钢筋吊装系统以及人工工作区域,所述的走行系统包括利用既有高铁防护墙构成的走行轨道、支撑于走行轨道上的型钢支撑架以及型钢支撑架内部安装的滚轮;所述的支撑受力系统为桁架结构,支撑于型钢支撑架上;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系统设置于支撑受力系统上,其包括料斗,料斗下方两侧设置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阀门;所述的模板钢筋吊装系统安装于支撑受力系统;所述的人工工作区域包括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的工作平台及提供整个运输装置动力的人工推行作业区,工作平台设置于混凝土浇筑系统两侧的支撑受力系统上,人工推行作业区设置于支撑受力系统两端部的下方与高铁防护墙以及高铁竖墙之间的区域内。所述的支撑受力系统包括纵向水平桁架、横向工字钢及槽钢桁架、钢管立柱及横梁,纵向水平桁架、横向工字钢及槽钢桁架、钢管立柱及横梁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连接,纵向水平桁架设置于走行系统的型钢支撑架上,横向工字钢及槽钢桁架设置于纵向水平桁架上,钢管立柱及横梁设置于横向工字钢及槽钢桁架上,模板钢筋吊装系统安装于横向工字钢及槽钢桁架上。所述的料斗内底部两个出料口之间设置人字坡形导流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结构灵活,可根据实际桥梁线路情况,增加或减少支撑受力系统长短,适用各种宽度的线路;②利用既有的防护墙作为走行系统的轨道,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成本;③整个装置构造简单,整体重量小,可重复利用可同时运输底座板施工侧模、钢筋及混凝土的浇筑,功能多样,加快了施工速度;⑤采用本技术的动力为2-4个工人即可,减少了大型机械的使用,保护了环境,减少了噪音,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面,图3为支撑受力系统结构平面图,图4为支撑受力系统结构立面图,图中1_料斗,2-阀门,3-出料口,4-纵向水平桁架,5-横向工字钢及槽钢桁架,6-钢管立柱及横梁,7-工作平台,8-人工推行作业区,9-高铁竖墙,10-滚轮,11-弯钩,12-钢丝绳,13-高铁防护墙。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采用型钢桁架结构,主要包括走行系统,支撑受力系统、混凝土浇筑系统、模板钢筋吊装系统及人工工作区域。具体结构形式为I、走行系统包括橡胶滚轮及自带的螺栓、插销,槽钢及角钢焊接的型钢桁架。走行系统中一组滚轮按2对组合,纵向按O. 5m间距布置。2、支撑受力系统包括走行系统中的型钢桁架、两根主横梁、工字钢分配梁、用于混凝土浇筑系统的钢管立柱及横梁、用于连接受力杆件槽钢桁架等,受力系统中各个型钢构件均采用焊接连接。3、混凝土浇筑系统,料斗采用5_钢板加工而成,料斗两侧分别预留出料口,阀门采用5mm钢板及钢筋弯钩焊接,阀门控制出料口的开关。4、模板钢筋吊装系统采用工字钢、手拉葫芦、钢丝绳及弯钩组成。5、人工工作区域包括浇筑混凝土时上部工作平台及运输装置移动时人工作业区,浇筑混凝土时上部工作平台采用方木及竹胶板构成,运输装置移动时人工作业区包括主梁工字钢悬臂部分及防护墙和竖墙之间的作业区。6、整个运输装置可根据实际线路宽度、现场实际施工环境等因素确定各个系统的材料型号及尺寸;走行系统轨道利用高铁桥梁两侧防护墙,多功能运输装置具体的大小根据运输重量和结构计算而定。本技术在施工中的具体操作I、吊装运输钢筋时,在线路的合理范围内(桥两侧有施工便道,方便机械作业)将钢筋用吊车将其吊装至桥上,然后人工配合本技术的模板钢筋吊装系统将钢筋吊装运输至施工点即可。具体操作为将两侧手拉葫芦放松,钢丝绳配合弯钩将钢筋捆好,操作手拉葫芦将钢筋上吊,固定好钢丝绳、手拉葫芦及钢筋,人工将运输装置推动,移动至施工区域,然后利用葫芦及钢丝绳,卸下钢筋,完成一个循环。2、吊装运输底座板施工侧模版时,在线路的合理范围内(桥两侧有施工便道,方便机械作业)将模板用吊车将其吊装至桥上,然后人工配合本技术的模板钢筋吊装系统将模板吊装运输至施工点即可。具体操作为将两侧手拉葫芦放松,钢丝绳配合弯钩将模板捆好,操作手拉葫芦将模板上吊,固定好钢丝绳、手拉葫芦及模板,人工将运输装置推动,移动至施工区域,然后利用葫芦及钢丝绳,卸下模板,完成一个循环。一段底座板施工完后进入下一段施工时,可直接将侧模分为若干个部分,整体移至下一段施工区域。3、底座板混凝土浇筑时,罐车和吊车在线路的合理范围内(桥两侧有施工便道,方便机械作业)将混凝土用吊车配合罐车将其吊装至运输装置上方(此时,可用钢板做一个临·时的装置,用于将罐车中的混凝土装于临时装置中,然后用吊车将临时装置(此时已装满混凝土)吊至桥上),将混凝土倾倒至本技术的混凝土浇筑系统(料斗)中,人工运输至施工区域。进入施工区域后,工人站在作业平台上,将混凝土浇筑系统中的阀门打开,由于内部人字坡混凝土将自动流入底座板施工区域,人工配合进行混凝土振捣,完成一个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用多功能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系统、支撑受力系统、混凝土浇筑系统、模板钢筋吊装系统以及人工工作区域, 所述的走行系统包括利用既有高铁防护墙(13)构成的走行轨道、支撑于走行轨道上的纵向水平桁架(4)以及纵向水平桁架(4)内部安装的滚轮(10); 所述的支撑受力系统为桁架结构,支 撑于纵向水平桁架(4)上; 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系统设置于支撑受力系统上,其包括料斗(I ),料斗(I)下方两侧设置出料口(3),出料口(3)处设置阀门(2); 所述的模板钢筋吊装系统安装于支撑受力系统; 所述的人工工作区域包括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的工作平台(7)及提供整个运输装置动力的人工推行作业区(8),工作平台(7)设置于混凝土浇筑系统两侧的支撑受力系统上,人工推行作业区(8)设置于支撑受力系统两端部的下方与高铁防护墙(13)以及高铁竖墙(9)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用多功能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系统、支撑受力系统、混凝土浇筑系统、模板钢筋吊装系统以及人工工作区域,所述的走行系统包括利用既有高铁防护墙(13)构成的走行轨道、支撑于走行轨道上的纵向水平桁架(4)以及纵向水平桁架(4)内部安装的滚轮(10);所述的支撑受力系统为桁架结构,支撑于纵向水平桁架(4)上;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系统设置于支撑受力系统上,其包括料斗(1),料斗(1)下方两侧设置出料口(3),出料口(3)处设置阀门(2);所述的模板钢筋吊装系统安装于支撑受力系统;所述的人工工作区域包括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的工作平台(7)及提供整个运输装置动力的人工推行作业区(8),工作平台(7)设置于混凝土浇筑系统两侧的支撑受力系统上,人工推行作业区(8)设置于支撑受力系统两端部的下方与高铁防护墙(13)以及高铁竖墙(9)之间的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果于居实武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