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6134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结构,用于设置在基础上,轨道结构包括沿远离基础的方向顺次叠置的底板层和过渡连接层,轨道结构还包括第一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底板层内和过渡连接层内以连接底板层和过渡连接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速度慢,混凝土现场浇筑量大,轨道结构的底板层与混凝土层连接不稳定及无砟轨道中综合接地、电磁兼容及杂散电流等问题。

track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ack structure for setting on the basis of the track structure includes a base layer and a transition along the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base of the stack in the connection layer, the track structure also comprises a first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longitudinal bar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layer to connect the bottom layer and the transition layer in the bottom layer connection and transition.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construction speed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concrete pouring slowly, a large amount of track structure of bottom layer and the concrete layer connection is not stable and the ballastless track integrated grounding,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stray current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铁路轨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无砟轨道作为一种新的轨道结构被广泛使用。现有的无砟轨道结构中的混凝土层直接浇筑在底板层上,在轨道结构的长期使用中,位于混凝土层上的轨道相对于底板层容易发生偏移,因此现有的轨道结构存在底板层与混凝土层连接不稳定的问题,这样会造成经过的列车运行不稳定,对铁路的运输安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轨道结构的底板层与混凝土层连接不稳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结构,用于设置在基础上,轨道结构包括沿远离基础的方向顺次叠置的底板层和过渡连接层,轨道结构还包括第一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底板层内和过渡连接层内以连接底板层和过渡连接层。进一步地,第一纵向钢筋为多根,多根第一纵向钢筋沿底板层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轨道结构还包括轨道板层和第二纵向钢筋,其中,轨道板层设置在过渡连接层上,第二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轨道板层内和过渡连接层内以连接轨道板层和过渡连接层。进一步地,第二纵向钢筋为多根,多根第二纵向钢筋沿轨道板层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轨道结构还包括横向钢筋,横向钢筋为多根,多根横向钢筋沿轨道板层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在轨道板层内。进一步地,轨道结构还包括横向钢筋,横向钢筋为多根,多根横向钢筋沿底板层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在底板层内。进一步地,过渡连接层由混凝土浇筑形成。进一步地,轨道板层包括多块轨道板,多块轨道板沿底板层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地,轨道板包括两个子轨道板,两个子轨道板沿底板层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轨道结构还包括两条铁轨,两条铁轨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子轨道板上。进一步地,轨道结构还包括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子轨道板内。进一步地,连接钢筋为多根,多根连接钢筋沿底板层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轨道结构还包括扣件套管和扣件结构,其中,扣件套管预埋在轨道板层内,扣件结构与扣件套管紧固连接以将两条铁轨压紧在轨道板层上。进一步地,轨道结构还包括连接部和接地端子,其中,连接部设置在轨道板层内并与第二纵向钢筋焊接,接地端子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接地端子的另一端与基础连接。进一步地,连接部为扁钢,扁钢的外壁面电镀有锌层。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轨道结构的底板层和过渡连接层之间设置第一纵向钢筋,且将第一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底板层内和过渡连接层内。这样,底板层通过第一纵向钢筋不仅为过渡连接层提供了足够的连接力,而且第一纵向钢筋还增强了底板层和过渡连接层的抗剪切能力,当列车转弯半径过小而施加给轨道结构的剪切力很大时,底板层与过渡连接层仍然能够稳定地连接,从而避免了列车发生晃动而造成脱轨事故,进而提高了列车运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轨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使用寿命长、经济性好和维修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轨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轨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轨道结构的左视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轨道结构的轨道板的带有局部剖视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的轨道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基础;20、底板层;30、过渡连接层;40、第一纵向钢筋;50、轨道板层;51、轨道板;511、子轨道板;512、灌注孔;60、第二纵向钢筋;70、横向钢筋;80、铁轨;90、连接钢筋;100、扣件套管;110、扣件结构;120、连接部;130、接地端子;140、起吊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轨道结构的底板层与混凝土层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轨道结构用于设置在基础10上,轨道结构包括沿远离基础10的方向顺次叠置的底板层20和过渡连接层30,轨道结构还包括第一纵向钢筋40,第一纵向钢筋4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底板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轨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结构,用于设置在基础(10)上,所述轨道结构包括沿远离所述基础(10)的方向顺次叠置的底板层(20)和过渡连接层(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还包括第一纵向钢筋(40),所述第一纵向钢筋(4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层(20)内和所述过渡连接层(30)内以连接所述底板层(20)和所述过渡连接层(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结构,用于设置在基础(10)上,所述轨道结构包括沿远离所述基础(10)的方向顺次叠置的底板层(20)和过渡连接层(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还包括第一纵向钢筋(40),所述第一纵向钢筋(4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层(20)内和所述过渡连接层(30)内以连接所述底板层(20)和所述过渡连接层(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钢筋(40)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一纵向钢筋(40)沿所述底板层(20)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还包括轨道板层(50)和第二纵向钢筋(60),其中,所述轨道板层(50)设置在所述过渡连接层(30)上,所述第二纵向钢筋(6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板层(50)内和所述过渡连接层(30)内以连接所述轨道板层(50)和所述过渡连接层(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60)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二纵向钢筋(60)沿所述轨道板层(50)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还包括横向钢筋(70),所述横向钢筋(70)为多根,多根所述横向钢筋(70)沿所述轨道板层(50)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轨道板层(50)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还包括横向钢筋(70),所述横向钢筋(70)为多根,多根所述横向钢筋(70)沿所述底板层(20)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层(20)内。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施成王继军赵勇李伟刘伟斌沈明生王军许广鹏仲晓晨韩建良徐洲李京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