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用受电弓升降控制气路集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390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用受电弓升降控制气路集成模块,包括一集成气阀板,该集成气阀板设有气体通道以及多个空腔,该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的空腔和安装于所述空腔上的部件;集成了通过气体通道依次串联导通的所述第一过滤器、电磁阀、升弓单向节流阀,降弓单向节流阀和第二过滤器空腔串接,且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的气体流出端通过调压阀导通值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的气体流入端;形成一完整的受电弓电网接触升降控制气路。集成式气路模块在设计时预先综合考虑电力机车的气阀板工作原理和结构,将其制作成一通用模块,确保了气阀板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各个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的气密性,使受电弓控制气路可靠性更高、运行控制更为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路集成模块,尤其是一种集成有轨道交通用受电弓升降控制气路的气路集成模块。
技术介绍
受电弓气阀板是控制电力机车受电弓动作的设备。电力机车准备投入运行时,气阀板接受工作指令后向受电弓的气囊内充气,让受电弓在规定的时间内接触到供电网,并确保电力机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受电弓碳滑板与供电滑触线的接触压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机车需要停止运行时,气阀板接到工作指令后释放气囊内的压缩空气,让受电弓在规定的时间内脱离供电网滑触线,并降至机车车顶预定位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34966966U的专利公布了现常规受电弓气阀板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控阀、气路块、空气滤清器、升弓节流阀、调压阀、安全阀、降弓节流阀和压力开关,各个元器件固定于基座上。现有技术方案中,各元器件之间直接用螺纹密封连通,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需要的螺纹精度高并且需要粘接剂辅助密封,且连接密封可靠性较差;在元器件安装需要方向或接头(弯头)需要方向时,螺纹不能完全拧紧更降低了密封的可靠性;同时,各元器件的拆装困难。而轨道机车作为流动人口和物资运输的重要手段,为适用我国南北跨度大、昼夜温差比较大的特点,要求机车上所用气动元件温度适应范围广、系统可靠性强,以保证机车的安全运行。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密封性良好、系统故障率更低的受电弓气阀板,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受电弓升降控制气路集成模块,以解决现有受电弓气阀板连接强度低、密封性及可靠性差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轨道交通用受电弓升降控制气路集成模块,包括一集成气阀板,该集成气阀板设有气体通道以及多个空腔,该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的空腔,以及安装于所述空腔上的部件;所述的空腔包括第一过滤器空腔、电磁阀空腔、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安全阀空腔、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以及第二过滤器空腔,且上述各空腔作为安装基体安装对应元件,以分别成为第一过滤器、电磁阀、升弓单向节流阀、安全阀、降弓单向节流阀以及第二过滤器;还包括调压阀,所述第一过滤器空腔、电磁阀空腔、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通过气体通道依次串接,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和第二过滤器空腔串接,且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的气体流出端通过调压阀导通至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的气体流入端;所述安全阀空腔气体流入端通过气体通道与降弓节流阀的气体流入端导通;形成一完整的受电弓电网接触升降控制气路。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集成气阀板上还设有固定有压力开关的第一测量接口以及固定有气压表的第二测量接口,所述第一测量接口及第二测量接口通过气体通道导通至第二过滤器空腔,形成一测量气路。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集成气阀板设有容纳槽,所述调压阀的主体部分设于该容纳槽内,该调压阀通过中空螺栓与气体通道相连接并导通。本技术作为集成式气路模块,用于安装气阀板所有组成元器件,压缩气体亦在气路模块中流通;集成式气路模块在设计时预先综合考虑电力机车的气阀板工作原理和结构,将其制作成一通用模块,确保了气阀板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各个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的气密性,使受电弓控制气路可靠性更高、运行控制更为安全。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安装状态俯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原理图;图3示出了图1的气路集成模块俯视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气路集成模块A-A截面图;图5示出了图3所示气路集成模块B-B截面图;图6示出了图3所示气路集成模块E-E截面图;图7示出了图1的气路集成模块左视图;图8示出了图7所示气路集成模块D-D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和图2,该受电弓升降控制气路集成模块包括一集成气阀板10,该集成气阀板固定于电力机车的固定板9上,该集成气阀板10上集成有依次相连通的第一过滤器1、电磁阀2、升弓单向节流阀3、调压阀4、降弓单向节流阀6以及第二过滤器7,且安全阀5的气体流入端与降弓单向节流阀6的气体流入端相导通,实现了安全阀5与降弓单向节流阀6的并联,形成一完整的受电弓升降控制气路。同时,为达到受电弓压力控制效果,该集成气阀板10上还设置有检测气路,包括压力开关8以及气压表81,以分别实现对输出气压的自动检测以及目视检测功能。该集成气阀板10集成各个元器件的主要方式如下:结合图3、图4,该集成气阀板10上开设有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61,该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61贯穿集成气阀板10,且一端固定有单向阀的阀芯,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节流阀的阀芯,且由该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61、单向阀阀芯以及节流阀阀芯,形成一降弓单向节流阀6。进一步的,该集成气阀板10上还依次设置有安全阀空腔51以及电磁阀空腔21,并以该两空腔作为基体,依次安装有安全阀5的阀芯部以及电磁阀21的阀芯部,以形成安全阀5以及电磁阀2。结合图3以及图5,该集成气阀板10上还设置有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31,并以上述相似方式通过安装对应阀芯,形成升弓单向节流阀3;同时,集成气阀板10上还设置安全阀5的泄气空腔52,超于安全阀5阈值的高压气体由该泄气空腔52排出至集成气阀板10外。结合图3以及图6,集成气阀板10上还设有第二过滤器空腔71、容纳槽41,调压阀4安装于容纳槽41内,且调压阀4的调节旋钮以及仪表凸出于容纳槽41外,调压阀4的气体流入端以及气体流出端通过中空螺栓42、43实现与集成气阀板10上的气体通道的密封连接并导通,且第二过滤器空腔71通过气体通道导通至调压阀4。第二过滤器空腔71内安装有第二过滤器网,以形成第二过滤器元件,实现对输出气体的除杂功能。结合图7、图8,该集成气阀板10上还设置有第一测量口81,压力开关8通过中空螺栓固定于该第一测量口81上,并与集成气阀板10的气体通道相导通,形成输出气压测量气路;同时,可以理解的是该集成气阀板10上还同样设置有用于固定气压表的第二测量口(图中未示出),该第一、第二测量口均是与第二过滤器空腔71相导通,实现了目视气压检测以及自动气压检测。结合图1至图8,本技术集成了受电弓升降控制气路,集成气阀板10上各个空腔由单个气体通道逐一导通,实现了第一过滤器空腔(图中未示出)、电磁阀空腔21、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31、调压阀4、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61以及第二过滤器空腔71的逐一串接导通;且安全阀空腔51与降弓单向节流阀61相并联,确保了气路的安全;且集成气阀版10上还设有测量气路,通过压力开关8以及气压表82,实现对输出气体压力的检测。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轨道交通用受电弓升降控制气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集成气阀板,该集成气阀板设有气体通道以及多个空腔,该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的空腔以及安装于所述空腔的部件;所述的空腔包括第一过滤器空腔、电磁阀空腔、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安全阀空腔、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以及第二过滤器空腔,且上述各空腔作为安装基体安装对应元件,以分别成为第一过滤器、电磁阀、升弓单向节流阀、安全阀、降弓单向节流阀以及第二过滤器;还包括调压阀,所述第一过滤器空腔、电磁阀空腔、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通过气体通道依次串联导通,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和第二过滤器空腔串接,且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的气体流出端通过调压阀导通至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的气体流入端;所述安全阀空腔气体流入端通过气体通道与降弓节流阀的气体流入端导通;形成一完整的受电弓电网接触升降控制气路。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交通用受电弓升降控制气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集成气阀板,该集成气阀板设有气体通道以及多个空腔,该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的空腔以及安装于所述空腔的部件;所述的空腔包括第一过滤器空腔、电磁阀空腔、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安全阀空腔、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以及第二过滤器空腔,且上述各空腔作为安装基体安装对应元件,以分别成为第一过滤器、电磁阀、升弓单向节流阀、安全阀、降弓单向节流阀以及第二过滤器;还包括调压阀,所述第一过滤器空腔、电磁阀空腔、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通过气体通道依次串联导通,降弓单向节流阀空腔和第二过滤器空腔串接,且升弓单向节流阀空腔的气体流出端通过调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松杨政益徐才源魏春晖陈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达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