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7448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包括自动下料装置、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和施工小车,其中,自动下料装置从地面承接混凝土并输入地下施工区,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承接自动下料装置输送的混凝土并运输至工作面附近,再由施工小车承接混凝土搅拌装置卸载的混凝土,运送至工作面实施整体道床的浇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能够针对地铁、隧道、桥涵等工程铺设轨道而进行整体道床浇筑的施工工作实现机械化、连续化作业,且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技术背景由于地铁、隧道等结构和位置的特殊性,整体道床浇筑需要大量混凝土,通用混凝土泵车或混凝土搅拌车不能直接到达施工工作面。目前地铁施工浇筑整体道床,输送混凝土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制作料槽,料槽装满混凝土,由轨道平板车运至工作面,再由门架吊运浇筑施工。由于运输距离长,混凝土在料槽中存放的长时间不能搅拌,混凝土离析很严重,混凝土和易性和坍落度下降,混凝土质量下降,整体道床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输送时间长,数量少,整体道床的施工速度缓慢,输送辅助人员多,人力成本高。另外施工设备互相干扰严重,不能实现快速机械化施工,造成施工速度不快,施工周期拉长,浪费严重,生产成本增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地铁、隧道、桥涵等工程铺设轨道而进行整体道床浇筑的施工工作实现机械化、连续化作业,且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整体道床施工系统。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包括自动下料装置、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和施工小车,其中,自动下料装置从地面承接混凝土并输入地下施工区,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承接自动下料装置输送的混凝土并运输至工作面附近,再由施工小车承接混凝土搅拌装置卸载的混凝土,运送至工作面实施整体道床的浇筑;所述施工小车包括小车架、走行机构以及设置在小车架上的料斗、控制器、电源,其中,走行机构设置在小车架相对的两侧,施工小车由电源进行供电,经控制器控制,通过走行机构在轨道上进行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上部接料装置、中间溜槽装置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其中,中间溜槽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上部接料装置、下部接放料装置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部接料装置包括外部框架以及设置于外部框架内的漏斗状接料器;所述中间溜槽装置包括一组子溜槽装置,每个子溜槽装置包括外部框架以及设置于外部框架内的输送管道,其中,每个子溜槽装置的外部框架彼此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同时,每个子溜槽装置的输送管道彼此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下部接放料装置包括放料控制装置、外部框架以及设置于外部框架内的漏斗状放料器,所述放料控制装置设置在漏斗状放料器的底端开口处;其中所述上部接料装置的外部框架、中间溜槽装置的外部框架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的外部框架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上部接料装置的漏斗状接料器、中间溜槽装置的输送管道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的漏斗状放料器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由数个振动机器组成,分别设置在自动下料装置中上部接料装置、中间溜槽装置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的不同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为轨道混凝土搅拌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动力装置、混凝土搅拌筒、进料槽、出料槽、搅拌装置、车轮组和控制装置,其中,混凝土搅拌筒通过搅拌桶支架设置在车架上,进料槽和出料槽分别上下位置地设置在混凝土搅拌筒的开口端,动力装置与搅拌装置相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与混凝土搅拌筒上相对开口端的另一端相连接,控制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车轮组设置在车架下方,所述车轮组为行驶在轨道上的钢制车轮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为可移动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动力装置、混凝土搅拌筒、进料槽、出料 槽、搅拌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混凝土搅拌筒通过搅拌桶支架设置在车架上,进料槽和出料槽分别上下位置地设置在混凝土搅拌筒的开口端,动力装置与搅拌装置相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与混凝土搅拌筒上相对开口端的另一端相连接,控制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还包括设置在车架两侧,用于对所述可移动混凝土搅拌装置进行固定的固定卡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走行机构包括外轨走行机构和内轨走行机构,两者均设置在小车架同一方向相对的两侧,内轨走行机构设置在外轨走行机构的内侧,分别在外轨道和内轨道上进行移动;其中内轨走行机构包括内轨走行轮和内轨走行轮支架,内轨走行轮通过轴承设置在内轨走行轮支架内,内轨走行轮支架固定在所述小车架相对的两侧;所述外轨走行机构包括外轨走行梁、外轨走行台车和外轨走行轮,其中外轨走行轮设置在外轨走行台车上,外轨走行梁设置在外轨走行台车上相对的两侧;外轨走行台车包括台车架、以及设置在台车架上的变速箱和变速驱动电机,其中变速箱的输出端与外轨走行轮相连接,输入端与变速驱动电机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施工小车还包括放料控制装置以及设置在料斗内的搅拌部件,所述料斗上部为敞开式,底部设有放料口,放料控制装置采用旋转契块滑板式,设置在放料口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施工小车还包括设置在小车架行驶方向一侧的刮平装置和捣固振动装置,其中刮平装置由刮平器、伸缩架以及连杆组成,其中刮平器安装在伸缩架上,伸缩架通过连杆安装在小车架上;捣固振动装置包括捣固振动器和伸缩摆动机构,捣固振动器安装在伸缩摆动机构上,伸缩摆动机构安装小车架上,其中伸缩摆动机构由相互连接的伸缩油缸和连杆组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下料装置、混凝土输送搅拌车和施工小车分别还包括设置在各自装置上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水管,水箱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箱的进水口接外部供水,所述水泵与水箱上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接。本技术所述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I)本技术能够针对地铁、隧道、桥涵等工程铺设轨道而进行整体道床浇筑的施工工作实现机械化、连续化作业,且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2)本技术中设计的自动下料装置使用方便,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下料速度,且速度可控,不仅如此,整个自动下料装置采用组装结构,组装简单方便灵活,且能够保证混凝土不飞溅或不泄漏,以及在自动下料装置上增加振动装置,使混凝土不离析保证混凝土的质量;(3)本技术中设计的混凝土搅拌装置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产生离析,且操作方便;(4)本技术中设计的施工小车能够通过轨道进行移动,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效率,而且施工小车的走行机构采用外轨走行机构和内轨走行机构实现了施工小车能够在外轨道和内轨道上进行移动,且施工小车上设置搅拌部件和刮平装置,在混凝 土运输的过程当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在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对混凝土进行刮平,保证混凝土表面一次成形;(5)本技术中设计的施工小车设置捣固振动装置,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动 捣固,实现浇筑混凝土的密实效果,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6)本技术中设计的自动下料装置、混凝土输送搅拌车和施工小车分别还包括清洗装置,实现对本技术设计的装置进行清洗作业。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设计中应用轨道混凝土搅拌车的整体系统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设计中应用可移动混凝土搅拌装置的整体系统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设计中自动下料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设计中自动下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设计中轨道混凝土搅拌车的正视图;图6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下料装置、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和施工小车,其中,自动下料装置从地面承接混凝土并输入地下施工区,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承接自动下料装置输送的混凝土并运输至工作面附近,再由施工小车承接混凝土搅拌装置卸载的混凝土,运送至工作面实施整体道床的浇筑;所述施工小车包括小车架、走行机构以及设置在小车架上的料斗、控制器、电源,其中,走行机构设置在小车架相对的两侧,施工小车由电源进行供电,经控制器控制,通过走行机构在轨道上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下料装置、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和施工小车,其中,自动下料装置从地面承接混凝土并输入地下施工区,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承接自动下料装置输送的混凝土并运输至工作面附近,再由施工小车承接混凝土搅拌装置卸载的混凝土,运送至工作面实施整体道床的浇筑;所述施工小车包括小车架、走行机构以及设置在小车架上的料斗、控制器、电源,其中,走行机构设置在小车架相对的两侧,施工小车由电源进行供电,经控制器控制,通过走行机构在轨道上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上部接料装置、中间溜槽装置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其中,中间溜槽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上部接料装置、下部接放料装置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接料装置包括外部框架以及设置于外部框架内的漏斗状接料器;所述中间溜槽装置包括一组子溜槽装置,每个子溜槽装置包括外部框架以及设置于外部框架内的输送管道,其中,每个子溜槽装置的外部框架彼此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同时,每个子溜槽装置的输送管道彼此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下部接放料装置包括放料控制装置、外部框架以及设置于外部框架内的漏斗状放料器,所述放料控制装置设置在漏斗状放料器的底端开口处;其中所述上部接料装置的外部框架、中间溜槽装置的外部框架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的外部框架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上部接料装置的漏斗状接料器、中间溜槽装置的输送管道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的漏斗状放料器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由数个振动机器组成,分别设置在自动下料装置中上部接料装置、中间溜槽装置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的不同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为轨道混凝土搅拌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动力装置、混凝土搅拌筒、进料槽、出料槽、搅拌装置、车轮组和控制装置,其中,混凝土搅拌筒通过搅拌桶支架设置在车架上,进料槽和出料槽分别上下位置地设置在混凝土搅拌筒的开口端,动力装置与搅拌装置相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与混凝土搅拌筒上相对开口端的另一端相连接,控制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车轮组设置在车架下方,所述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恒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兴宇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