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技术背景由于地铁、隧道等结构和位置的特殊性,整体道床浇筑需要大量混凝土,通用混凝土泵车或混凝土搅拌车不能直接到达施工工作面。目前地铁施工浇筑整体道床,输送混凝土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制作料槽,料槽装满混凝土,由轨道平板车运至工作面,再由门架吊运浇筑施工。由于运输距离长,混凝土在料槽中存放的长时间不能搅拌,混凝土离析很严重,混凝土和易性和坍落度下降,混凝土质量下降,整体道床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输送时间长,数量少,整体道床的施工速度缓慢,输送辅助人员多,人力成本高。另外施工设备互相干扰严重,不能实现快速机械化施工,造成施工速度不快,施工周期拉长,浪费严重,生产成本增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地铁、隧道、桥涵等工程铺设轨道而进行整体道床浇筑的施工工作实现机械化、连续化作业,且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整体道床施工系统。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包括自动下料装置、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和施工小车,其中,自动下料装置从地面承接混凝土并输入地下施工区,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下料装置、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和施工小车,其中,自动下料装置从地面承接混凝土并输入地下施工区,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承接自动下料装置输送的混凝土并运输至工作面附近,再由施工小车承接混凝土搅拌装置卸载的混凝土,运送至工作面实施整体道床的浇筑;所述施工小车包括小车架、走行机构以及设置在小车架上的料斗、控制器、电源,其中,走行机构设置在小车架相对的两侧,施工小车由电源进行供电,经控制器控制,通过走行机构在轨道上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下料装置、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和施工小车,其中,自动下料装置从地面承接混凝土并输入地下施工区,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承接自动下料装置输送的混凝土并运输至工作面附近,再由施工小车承接混凝土搅拌装置卸载的混凝土,运送至工作面实施整体道床的浇筑;所述施工小车包括小车架、走行机构以及设置在小车架上的料斗、控制器、电源,其中,走行机构设置在小车架相对的两侧,施工小车由电源进行供电,经控制器控制,通过走行机构在轨道上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上部接料装置、中间溜槽装置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其中,中间溜槽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上部接料装置、下部接放料装置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接料装置包括外部框架以及设置于外部框架内的漏斗状接料器;所述中间溜槽装置包括一组子溜槽装置,每个子溜槽装置包括外部框架以及设置于外部框架内的输送管道,其中,每个子溜槽装置的外部框架彼此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同时,每个子溜槽装置的输送管道彼此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下部接放料装置包括放料控制装置、外部框架以及设置于外部框架内的漏斗状放料器,所述放料控制装置设置在漏斗状放料器的底端开口处;其中所述上部接料装置的外部框架、中间溜槽装置的外部框架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的外部框架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上部接料装置的漏斗状接料器、中间溜槽装置的输送管道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的漏斗状放料器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由数个振动机器组成,分别设置在自动下料装置中上部接料装置、中间溜槽装置以及下部接放料装置的不同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整体道床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搅拌装置为轨道混凝土搅拌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动力装置、混凝土搅拌筒、进料槽、出料槽、搅拌装置、车轮组和控制装置,其中,混凝土搅拌筒通过搅拌桶支架设置在车架上,进料槽和出料槽分别上下位置地设置在混凝土搅拌筒的开口端,动力装置与搅拌装置相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与混凝土搅拌筒上相对开口端的另一端相连接,控制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车轮组设置在车架下方,所述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恒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兴宇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