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可调杠杆的制动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40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可调杠杆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踏板支架、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上,所述踏板支架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上,所述踏板底座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所述踏板臂中部设有纵向调整装置,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两部分相对发生位移,所述踏板臂在纵向方向上可调。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根据驾驶员的对踏板感觉的不同需求自行调整踏板杠杆比,更能为制动系统性能匹配提供较为方便的踏板参数,从而设计踏板感觉较好的制动系统;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底盘零部件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用可调杠杆的制动踏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底盘零部件制造
中,尤其是汽车底盘的重要部件,汽车制动踏板;制动踏板顾名思义就是限制动力的踏板,即脚刹(行车制动器)的踏板,制动踏板用于减速停车。它是汽车驾驶五大操纵件之一。使用频次非常高。驾驶人掌控如何直接影响着汽车驾驶安全。制动踏板俗称刹车,所述刹车上面有一个小踏板与刹车杆相连,所以又称这个踏板为“制动踏板”。离合器上面也有个小踏板,称为离合踏板。离合在左边,刹车在右边(与油门并排,右为油门)。 众所周知,汽车的刹车是通过踩制动踏板实现,同时踏板对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随着对驾驶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刹车时对踏板感觉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有技术中,制动踏板存在诸多技术问题I、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动踏板的踏板臂都是固定的,如果踏板感觉差则需重新更换不同杠杆比的踏板重新试验,这样既浪费匹配时间又无法实现最优的踏板感觉。2、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踏板,由于制动踏板的踏板臂是固定的,无法根据不同驾驶员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通用性能差。3、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踏板,由于踏板臂为一个部件构成,中间强度不够,易折断。4、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踏板,踏板臂一旦折断或损坏,则整个制动踏板需要整体更换,大大提供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动踏板的踏板臂都是固定的,如果踏板感觉差则需重新更换不同杠杆比的踏板重新试验,这样既浪费匹配时间又无法实现最优的踏板感觉;通用性能差;中间强度不够,易折断;大大提供了维修成本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汽车用可调杠杆的制动踏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将制动踏板设计成长度可调的制动踏板;在制动性能匹配试验时可随时调整制动踏板的杠杆比,寻找最优的杠杆比方案,最终达到优化踏板感觉的目的,同时为最终设计参数提供数据支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可调杠杆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踏板支架、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上,所述踏板支架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上,所述踏板底座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所述踏板臂中部设有纵向调整装置,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两部分相对发生位移,所述踏板臂在纵向方向上可调。所述纵向调整装置为两个椭圆形槽构成,分别为椭圆形的踏板上臂槽和踏板下臂槽,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在沿踏板臂纵向方向上相互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踏板上臂上设有踏板上臂槽,所述踏板下臂上设有踏板下臂槽,所述踏板上臂槽的长度小于所述踏板下臂槽的长度。所述椭圆形槽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螺栓,所述踏板上臂槽和所述踏板下臂槽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在沿踏板臂纵向方向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形固定孑U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的至少两个圆形固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踏板上臂和所述踏板下臂在沿踏板臂纵向方向上发生位移,并通过螺栓固定。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动踏板的踏板臂都是固定的,如果踏板感觉差则需重新更换不同杠杆比的踏板重新试验,这样既浪费匹·配时间又无法实现最优的踏板感觉;通用性能差;中间强度不够,易折断;大大提供了维修成本等技术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具有能根据驾驶员的对踏板感觉的不同需求自行调整踏板杠杆比,更能为制动系统性能匹配提供较为方便的踏板参数,从而设计踏板感觉较好的制动系统;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踏板底座;2为踏板支架;3为踏板上臂;4为踏板下臂;5为椭圆形槽。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可调杠杆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I、踏板支架2、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2上,所述踏板支架2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I上,所述踏板底座I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所述踏板臂中部设有纵向调整装置,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两部分相对发生位移,所述踏板臂在纵向方向上可调。所述纵向调整装置为两个椭圆形槽构成,分别为椭圆形的踏板上臂槽和踏板下臂槽,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在沿踏板臂纵向方向上相互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踏板上臂3上设有踏板上臂槽,所述踏板下臂4上设有踏板下臂槽,所述踏板上臂槽的长度小于所述踏板下臂槽的长度。所述椭圆形槽5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螺栓,所述踏板上臂槽和所述踏板下臂槽通过螺栓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踏板臂可调,如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在沿踏板臂纵向方向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形固定孔。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的至少两个圆形固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踏板上臂3和所述踏板下臂4在沿踏板臂纵向方向上发生位移,并通过螺栓固定。如图2体现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主要由以下构成踏板上臂3,踏板下臂4,螺栓,螺母,踏板支架2。踏板臂上臂3和踏板下臂4分别设有椭圆形槽,螺栓穿过椭圆形槽并通过螺母将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满足踏板正常使用要求。同时在两踏板臂的上镶上标尺,可以方便的读取踏板臂的长度。在制动性能匹配试验过程中为了调整杠杆比将踏板感觉调整到最优时。可以将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整首先松开螺母;其次调整两椭圆形槽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踏板臂的纵向长度,以达到理想的杠杆比;最后重新锁死螺母即可。从以上结构可以说明,该踏板在使用过程中,能根据驾驶员的对踏板感觉的不同需求自行调整踏板杠杆比,更能为制动系统性能匹配提供较为方便的踏板参数,从而设计踏板感觉较好的制动系统。通常情况下,汽车制动踏板操作分为缓慢制动(即预见性制动)、紧急制动、联合制动和间歇性制动。一般情况下,缓慢制动和紧急制动时在车轮抱死和停车前,都要将离合器踏板踏到底,以便使发动机不熄火和有利于重新变换车速I.缓慢制动。踏下离合器踏板,同时放松油门踏板,将变速杆推至低速挡位置,随 即抬起离合器踏板,右脚迅速放在制动踏板上,根据需要车速及停车点距离,逐渐用力踏下制动踏板直至停车。2.紧急制动。紧急制动又分为中低速行驶时的紧急制动和高速行驶时的紧急制动。中低速行驶时的紧急制动双手紧握转向盘,快速踏下离合器踏板,几乎同时踏下制动踏板,采取一脚踏死的方法,使车迅速停止。高速行驶时的紧急制动因车速高,惯性大,稳定性差,为了增加制动效能和提高汽车的稳定性,操作时应先踏下制动踏板,在车轮抱死前.再踏下离合器踏板,以利用发动机低转速牵制车速。车轮抱死后,前轮转向即失去控制,车身易侧滑。紧急制动需要掌握的要点是因制动抱死后转向失去控制,在制动时汽车的惯性行进到距障碍物很近时,可根据车速看能否停住车,能停住车时则尽量使车辆停止,停不住时则需绕行。绕行时应放松制动踏板,使转向盘起到控制作用,绕过障碍物后再踏下制动踏板。紧急制动时车辆易产生侧滑,侧滑时应稍微放松制动踏板以调正车身。3.联合制动。变速杆在挡内放松油门踏板,利用发动机转速牵阻降低车速,同时踏下制动踏板使车轮制动,这种靠发动机牵阻和车轮制动器制动来减速的方法称为联合制动。联合制动在正常行驶需减速时运用较多,应掌握的重点是当车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可调杠杆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1)、踏板支架(2)、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2)上,所述踏板支架(2)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1)上,所述踏板底座(1)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臂中部设有纵向调整装置,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两部分相对发生位移,所述踏板臂在纵向方向上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琴朱志祥田达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誉丰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