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活塞杆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901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活塞杆液压缸,包括活塞杆、活塞、导向套、缸体、支撑圈和油口接头;其特征在于空心活塞杆液压缸还包括一空心油杆和挡环,在活塞杆的中心设有一中心深通孔;空心油杆设置在活塞杆的中心深通孔中,挡环安装在缸体内的中心深通孔与空心油杆之间的中心深通孔的端口处,空心油杆在缸体内的一端与无杆腔连通,空心油杆在缸体外的一端与油口接头的进油通孔连通;油口接头的回油通孔与中心深通孔连通;在活塞后端的活塞杆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油孔,通油孔一端与中心深通孔连通,另一端与有杆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成品合格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缸,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活塞杆液压缸
技术介绍
活塞杆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一个执行元件,它以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目前的活塞杆液压缸包括活塞杆、活塞、导向套、缸体、支撑圈和油口接头,其中活塞杆的前端安装有活塞并伸入缸体内,活塞杆的后端连接油口接头,油口接头中设有进油通孔和回油通孔;在活塞与缸体之间设有支撑圈,在缸体端口处的内壁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导向套,活塞、导向套和支撑圈将缸体内腔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在活塞杆上设有一偏心通孔和一偏心深盲孔,偏心通孔在缸体内的一端与无杆腔连通,偏心通孔在缸体外的一端与油口接头的进油通孔连通;偏心深盲孔在缸体外的一端与油口接头的回油通孔连·通;在缸体内的活塞杆的侧壁上设有一油孔,油孔一端与偏心深盲孔连通,油孔一端另一端与有杆腔连通;由于偏心通孔和偏心深盲孔都比较深,且都是偏心孔,其中一孔还是盲孔,且还要开一油孔与偏心深盲孔连通,这样在用实心活塞杆进行加工时难度就比较大,成品的报废率比较高,加工费用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工艺简单、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成品合格率的一种空心活塞杆液压缸。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一种空心活塞杆液压缸,包括活塞杆、活塞、导向套、缸体、支撑圈和油口接头;其中活塞杆的前端安装有活塞并伸入缸体内,活塞杆的后端连接油口接头,油口接头中设有进油通孔和回油通孔;在活塞与缸体之间设有支撑圈,在缸体端口处的内壁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导向套,活塞、导向套和支撑圈将缸体内腔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其特征在于空心活塞杆液压缸还包括一空心油杆和挡环,在活塞杆的中心设有一中心深通孔;空心油杆设置在活塞杆的中心深通孔中,挡环安装在缸体内的中心深通孔与空心油杆之间的中心深通孔的端口处,空心油杆在缸体内的一端与无杆腔连通,空心油杆在缸体外的一端与油口接头的进油通孔连通;油口接头的回油通孔与中心深通孔连通;在活塞后端的活塞杆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油孔,通油孔一端与中心深通孔连通,另一端与有杆腔连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为在活塞杆的中心深通孔中设置一空心油杆来使活塞杆中形成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由此简化了原先活塞杆中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的生产工艺,由此使得活塞杆液压缸加工工艺简单、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成品合格率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如图I所不,一种空心活塞杆液压缸,包括活塞杆I、活塞2、导向套3、缸体4、支撑圈5和油口接头6 ;其中活塞杆I的前端安装有活塞2并伸入缸体4内,活塞杆I的后端连接油口接头6,油口接头6中设有进油通孔6. I和回油通孔6. 2 ;在活塞2与缸体4之间设有支撑圈5,在缸体4端口处的内壁与活塞杆I之间设有导向套3,活塞2、导向套3和支撑圈5将缸体4内腔分隔成有杆腔4. I和无杆腔4. 2 ;其特征在于空心活塞杆液压缸还包括一空心油杆7和挡环8,在活塞杆I的中心设有一中心深通孔I. I ;空心油杆7设直在活塞杆I的中心深通孔I. I中,挡环8安装在缸体4内的中心深通孔I. I与空心油杆7之间的中心深通孔I. I的端口处,空心油杆7在缸体4内的一端与无杆腔4.2连通,空心油杆7在缸体4外的一端与油口接头6的进油通孔6. I连通;油口接头6的回油通孔6. 2与中心深通孔I. I连通;在活塞2后端的活塞杆I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油孔I. 3,通油孔I. 3 一端与中心深通孔I. I连通,另一端与有杆腔4. I连通。 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当油口 A进油时,液压油通过油口接头6的进油通孔6. I进入空心油杆7中,再由空心油杆7通入无杆腔4. 2内;液压油推动活塞2从而带动活塞杆I一起运动,同时有杆腔4. I内的液压油通过若干通油孔I. 3流入活塞杆的中心深通孔I. I后进入油口接头6的回油通孔6. 2中并从油口 B流出,从而使活塞杆I从缸体4内伸出;当油口 B进油,液压油通过油口接头6的回油通孔6. 2进入中心深通孔I. 1,再通过若干通油孔I. 3流入有杆腔4. I内,液压油推动活塞2并带动活塞杆一起运动,无杆腔4. 2内的液压油通过活塞杆中的空心油杆7流入油口接头6的进油通孔6. I并从A油口流出,从而使活塞杆I缩回缸体4内。权利要求1.一种空心活塞杆液压缸,包括活塞杆(I)、活塞(2)、导向套(3)、缸体(4)、支撑圈(5)和油口接头(6);其中活塞杆(I)的前端安装有活塞(2)并伸入缸体(4)内,活塞杆(I)的后端连接油口接头(6),油口接头(6)中设有进油通孔(6. I)和回油通孔(6.2);在活塞(2)与缸体(4)之间设有支撑圈(5),在缸体(4)端口处的内壁与活塞杆(I)之间设有导向套(3),活塞(2)、导向套(3)和支撑圈(5)将缸体(4)内腔分隔成有杆腔(4. I)和无杆腔(4.2);其特征在于空心活塞杆液压缸还包括一空心油杆(7)和挡环(8),在活塞杆(I)的中心设有一中心深通孔(I. I);空心油杆(7)设置在活塞杆(I)的中心深通孔(I. I)中,挡环⑶安装在缸体4内的中心深通孔(I. I)与空心油杆(7)之间的中心深通孔(I. I)的端口处,空心油杆⑵在缸体(4)内的一端与无杆腔(4. 2)连通,空心油杆(7)在缸体(4)外的一端与油口接头(6)的进油通孔(6. I)连通;油口接头(6)的回油通孔(6. 2)与中心深通孔(I. I)连通;在活塞⑵后端的活塞杆⑴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油孔(I. 3),通油孔(I. 3)一端与中心深通孔(I. I)连通,另一端与有杆腔(4. I)连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活塞杆液压缸,包括活塞杆、活塞、导向套、缸体、支撑圈和油口接头;其特征在于空心活塞杆液压缸还包括一空心油杆和挡环,在活塞杆的中心设有一中心深通孔;空心油杆设置在活塞杆的中心深通孔中,挡环安装在缸体内的中心深通孔与空心油杆之间的中心深通孔的端口处,空心油杆在缸体内的一端与无杆腔连通,空心油杆在缸体外的一端与油口接头的进油通孔连通;油口接头的回油通孔与中心深通孔连通;在活塞后端的活塞杆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油孔,通油孔一端与中心深通孔连通,另一端与有杆腔连通。本专利技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成品合格率的优点。文档编号F15B15/14GK102913507SQ201210461039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红雷, 薛洪权 申请人:江阴市洪腾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活塞杆液压缸,包括活塞杆(1)、活塞(2)、导向套(3)、缸体(4)、支撑圈(5)和油口接头(6);其中活塞杆(1)的前端安装有活塞(2)并伸入缸体(4)内,活塞杆(1)的后端连接油口接头(6),油口接头(6)中设有进油通孔(6.1)和回油通孔(6.2);在活塞(2)与缸体(4)之间设有支撑圈(5),在缸体(4)端口处的内壁与活塞杆(1)之间设有导向套(3),活塞(2)、导向套(3)和支撑圈(5)将缸体(4)内腔分隔成有杆腔(4.1)和无杆腔(4.2);其特征在于空心活塞杆液压缸还包括一空心油杆(7)和挡环(8),在活塞杆(1)的中心设有一中心深通孔(1.1);空心油杆(7)设置在活塞杆(1)的中心深通孔(1.1)中,挡环(8)安装在缸体4内的中心深通孔(1.1)与空心油杆(7)之间的中心深通孔(1.1)的端口处,空心油杆(7)在缸体(4)内的一端与无杆腔(4.2)连通,空心油杆(7)在缸体(4)外的一端与油口接头(6)的进油通孔(6.1)连通;油口接头(6)的回油通孔(6.2)与中心深通孔(1.1)连通;在活塞(2)后端的活塞杆(1)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油孔(1.3),通油孔(1.3)一端与中心深通孔(1.1)连通,另一端与有杆腔(4.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雷薛洪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洪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