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流体压力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900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0:55
一种流体压力缸(10),在流体压力缸(10)中,活塞(14)在压力流体的作用下沿着轴线方向移动。朝向活塞(14)且沿着缸筒(12)的轴线方向突起的圆形突起(76)被形成在组成部分流体压力缸(10)的套环构件(18)的内端表面上,能够从外部适配在圆形突起(76)的上方的凹部(62)被形成在活塞(14)上,环形凹槽(87)被形成在端板(22)的内周边缘上。通过活塞(14)接触端板(22),在活塞(14)和环形凹槽(87)之间形成压力接收室(S2),同时缸筒(12)内侧上的第二端口(30)的开口最大被闭合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压力缸,在该流体压力缸中活塞在压力流体的作用下沿着轴线方向移动。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流体压力缸已被广泛用作工件传送部件,或用作定位或操作各种类型的工业机械的操作部件。 一般而言,在流体压力缸中,设置在缸筒内部的活塞通过从流体供应口供应的压力流体沿着轴线方向移动,通过联接到活塞的活塞杆进行工件的传送和定位等(参见日本平开专利公报No. 2005-240936)。关于这种汽缸,近年来已在寻求减小流体压力缸的尺寸和比例(scale)的技术,特别是寻求一种在维持活塞的行程(活塞行程)的长度的条件下缩短轴向长度(即,流体压力缸的总长度)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日本平开专利公报No. 2005-240936的流体压力缸,当活塞开始和停止移动时,惯性力往往会作用在工件上。因此,由于这一惯性力,根据工件的类型等,工件的位置可能相对于活塞杆移动,从而导致定位精度降低。为了克服这种缺陷,使用了流速调节阀。更具体地说,当活塞开始移动和停止移动时,供应到缸筒内部的压力流体的流速和/或从缸筒中流出的压力流体的流速通过流速调节阀来调节,从而可以抑制作用在工件上的惯性力。然而,在其中安装这样的流速调节阀除了会增加所需成本之外,还应该考虑到流速调节阀的控制等等可能变得复杂化。鉴于上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压力缸,这种流体压力缸不需使用流速调节阀等也能够抑制惯性力作用在工件上,因此可以增加工件的定位精度,同时能够在维持活塞的行程长度的条件下缩短流体压力缸的总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流体压力缸,其特征在于活塞,该活塞被可移动地设置在缸筒的内部;连接到活塞的活塞杆;第一封闭构件,该第一封闭构件用于在被插通有活塞杆的状态下闭合缸筒的一端开口 ;第二封闭构件,该第二封闭构件被插入缸筒的另一端开口中,用于闭合该另一端开口 ;第一端口 ;和第二端口,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在缸筒的内周壁上开口,压力流体流动通过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圆形突起被形成在第一封闭构件的内端表面上,该圆形突起沿着缸筒的轴线方向朝着活塞突出,凹部被形成在活塞上,并且该凹部能够从外部适配在圆形突起上,环形凹槽被形成在第二封闭构件的内周边缘上。通过活塞接触第二封闭构件,在活塞和环形凹槽之间形成压力接收室,并且在缸筒的内侧的第二端口的开口最大被闭合90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在活塞接触第二封闭构件的条件下,例如,如果压力流体从压力流体供应源被提供到第二端口,则压力流体流入压力接收室,同时在缸筒的内侧的第二端口的开口处压力流体的流速被适当地减速。由此,压力流体流入压力接收室的流速能够被适当地减小,因此活塞的加速度也能够被减小。因此,当活塞开始朝向第一封闭构件侧移动时,即使不使用流速调节阀也能够抑制惯性力作用在工件上。进一步,当活塞在从第二端口导入的压力流体作用下朝向第一封闭构件侧移动时,第一封闭构件的圆形突起进入活塞的凹部内,并且该凹部被从外部被适配在圆形突起的上面。由此,导入第一端口的流体(压力流体)通过形成在圆形突起和凹部之间的间隙而被节流,因此在活塞和第一封闭构件之间的流体的压力增加,活塞的速度减小。因此,当活塞在第一封闭构件侧停止移动时,即使不使用流速调节阀也可以抑制惯性力作用在工件上。此外,当活塞在从第一端口导入的压力流体的作用下朝向第二封闭构件侧移动时,在缸筒的内侧的第二端口的开口逐渐被活塞覆盖。由此,导入第二端口的流体(压力流体)通过该开口被节流,因此在活塞和第二封闭构件之间的流体的压力增加,活塞的速度逐渐减小。因此,当活塞在第二封闭构件侧停止移动时,即使不使用流速调节阀也可以抑制惯性力作用在工件上。 进一步,因为形成在活塞上的凹部能够从外部被适配在形成在第一封闭构件的圆形突起上,所以能够在维持活塞的行程长度的同时缩短流体压力缸的总长度。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通过活塞接触圆形突起,在活塞和第一封闭构件之间形成另一个压力接收室,并且在缸筒的内侧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最大被闭合9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当活塞开始移动到第二封闭构件侧时,即使不使用流速调节阀也可以抑制惯性力作用在工件上。进一步,当活塞通过从第二端口流入缸筒内部的压力流体而朝着第一封闭构件侧移动时,因为第一端口的开口逐渐被活塞覆盖,所以当活塞在第一闭合构件侧停止移动时也可以抑制惯性力作用在工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在第二个方面提及的流体压力缸中,在活塞接触第二封闭构件的情况下,在缸筒的内侧的第二端口的开口被闭合70%,在活塞接触圆形突起的情况下,在缸筒的内侧的第一端口的开口被闭合7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在活塞接触第二封闭构件的情况下,在汽缸室内侧的第二端口的开口的30%与压力接收室连通,在活塞接触圆形突起的情况下,在汽缸室内侧的第一端口的开口的30%与压力接收室连通。因此,可以尽可能地减小流体压力缸的轴向长度,进一步有助于流体压力缸的小型化,同时防止例如油脂等等的杂质阻塞连通区域。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从流体压力供应源导入第二端口的压力流体的流速在缸筒的内侧的第二端口的开口处被适当地减速的同时,该压力流体流入压力接收室,所以当活塞开始朝向第一封闭构件侧移动时能够减小活塞的加速度。进一步,当活塞在第一封闭构件侧停止移动时,因为送入第一端口的流体通过在圆形突起和凹部之间的间隙而被减速,所以能够减小活塞的速度。另外,当活塞在第二封闭构件侧停止移动时,因为在缸筒的内侧的第二端口的开口逐渐被活塞覆盖,所以能够逐渐减小活塞的速度。更具体地说,即使不使用流速调节阀,也可以抑制惯性力作用在工件上,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定位工件。另夕卜,因为凹部能够被从外部适配在圆形突起的上方,所以能够在维持活塞的行程长度的同时缩短流体压力缸的总长度。结合附图及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在附图中通过说明性实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力缸的外部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I中的线II-II的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力缸的分解视图;图4是沿着图2中的线IV-IV的截面图;图5是显示活塞移动到杆端侧的情况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修改例的流体压力缸的截面图;和 图7是显示在如图6所示的流体压力缸中活塞移动到杆端侧的情况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力缸的最佳实施例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如图I和2所示,流体压力缸10具有大体为长方体的管状汽缸筒12 ;活塞14,该活塞14可滑动地设置在缸筒12的内部中;连接到活塞14的活塞杆16 ;套环构件(第一封闭构件)18,该套环构件18接近缸筒12的前端开口(沿着箭头Xl方向的开口);保持环20,用于防止套环构件18沿着箭头Xl方向移动;和端板(第二封闭构件)22,该端板22接近缸筒12的后端开口(沿着箭头X2方向的开口)。汽缸室24由套环构件18的内端表面、端板22的内端表面和缸筒12的内周表面形成(见图2)。下面将描述套环构件18的结构。缸筒12由例如铝合金等等的金属材料制成。在缸筒12的外周表面上,多个传感器凹槽26 (如图I所示的八个)沿着缸筒12的轴线方向(箭头X的方向)延伸,在该传感器凹槽26中可能安装有能够检测活塞位置的传感器(磁性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压力缸(10),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14),所述活塞(14)被可移动地设置在缸筒(12)的内部;活塞杆(16),所述活塞杆(16)连接到所述活塞(14);第一封闭构件(18),所述第一封闭构件(18)用于在被插通有所述活塞杆(16)的状态下闭合所述缸筒(12)的一端开口;第二封闭构件(22),所述第二封闭构件(22)被插入所述缸筒(12)的另一端开口中,用于闭合所述另一端开口;和第一端口(28)和第二端口(30),所述第一端口(28)和所述第二端口(30)在所述缸筒(12)的内周壁上开口,压力流体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端口(28)和所述第二端口(30);其中,圆形突起(76)被形成在所述第一封闭构件(18)的内端表面上,所述圆形突起(76)沿着所述缸筒(12)的轴线方向朝着所述活塞(14)突出;凹部(62),所述凹部(62)形成在所述活塞(14)上,并且所述凹部(62)能够从外部适配在所述圆形突起(76)上;环形凹槽(87),所述环形凹槽(87)被形成在所述第二封闭构件(22)的内周边缘上;并且通过所述活塞(14)接触所述第二封闭构件(22),在所述活塞(14)和所述环形凹槽(87)之间形成压力接收室(S2),并且在所述缸筒(12)内侧的所述第二端口(30)的开口最大被闭合9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折原俊铃木康永星直树朝原浩之
申请(专利权)人:SM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