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因各向异性小,即纵横磁性优良,主要用在旋转装置的铁芯制造上。但严格来说,因现代常规方法长工序生产过程中,受特定因素的影响,横纵向电磁性能仍存在差异,对于现今旋转高效装置的设计仍存在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如大型旋转构件的周期性的磁路不稳定、高频高速或超临界速度运行构件的磁偏转、偏震等等因素常与电工钢横纵磁性差有关。·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随着主体合金元素不同,如硅元素含量不同,钢种的机理特性存在差异,如冶炼碳含量控制在O. 01%以下、硅(或硅铝合计)含量I. 7%以上时,所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中高牌号钢种不存在相区改变,在生产中不加以控制更易造成磁各向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消除或减轻无取向电工钢中高牌号产品各向电磁性能差异的生产方法,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适用于无取向电工钢中高牌号系列产品的生产,即适用于原始钢种为单一铁素体区设计的产品,硅(或硅铝合计)含量I. 7%以上的产品。本专利技术主要工艺流程为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精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取向电工钢中高牌号产品提高电磁性能各向同性的生产方法,其原始钢种为单一铁素体区设计,钢中硅或硅铝含量>1.7%,其特征在于:冶炼时严格控制钢中的有害化学成分碳、硫、氧、氮、铌、钒、钛、镍、锆的含量,其含量重量百分比均控制在0.005%以下;铸坯等轴晶组织>50%;热轧加热温度≤1250℃,粗轧最后道次压下率控制在30%~60%,温度控制在900~1180℃,精轧前坯厚为50mm至15mm,开轧温度>880℃,末道次压下率>5%,终轧温度>800℃,轧后孕育时间>5秒,再冷却、卷取,卷取温度≥670℃;冷轧压下率>75%,第一道次>25%;热处理炉中升温速率>5℃/s;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宇,张智义,金文旭,李文权,朱丽君,李亚东,罗理,张仁波,陈春梅,刘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