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1640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包括接触钢柱,炉体,辐射管,空气管道,煤气管道,智能温控装置,隔热层,防雨罩,传感器,外壳,所述的接触钢柱安装在防雨罩的下方;所述的炉体设置在外壳的右上方;所述的辐射管安装在炉体的上方;所述的辐射管设置在空气管道的上方;所述的煤气管道安装在空气管道的左下方;所述的智能温控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左上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备用温度调节器,温度显示器,传感器和隔热层的设置,可以调节炉内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损害硅钢,可以方便的知道炉内的温度,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有利于配合温度显示器更加明显的知道炉内的温度,隔离炉内的温度,防止发生意外,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热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
技术介绍
现在的硅钢厂使用的退火炉均为耐火砖彻成密封的腔体,在腔体中有供金属输送的输送带,该种退火炉中都是采用电加热。现在全国各地用电紧张尤其是到了夏天,只能保证生活用电,工业用电更是没有办法得到保证,经常要自发电,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为缺点造成企业亏损甚至倒闭,而硅钢企业一般都建有煤反应炉,如果用煤气加热那么会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一般的硅钢企业采用了煤气直接燃烧,但是这种燃烧把空气管道和煤气管道引入到炉体中,点燃煤气,这些的加热方式不便控制,同时空间内温度不均匀,对金属的热处理后金属性能有的部位达不到要求,处理失败,导致硅钢品质下降。是否有好的办法或者退火炉来满足这样的要求,这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专利号为CN201220327699.9,一种取向硅钢用退火炉,接入炉体中的煤气管道与空气管道具有同一轴心线,煤气管道位于空气管道中,两者均插入辐射管,该插入端为煤气点火端,同时辐射管内壁与空气管外壁形成密封端,所述的辐射管为W型,辐射管另一端部接有废气排出管,辐射管的废气排出端设有新鲜辐射管和空气输出管,新鲜辐射管和空气输出管连通,用以对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通过空气输出管输送到辐射管煤气点火端空气管道中,即空气输出管与辐射管煤气点火端空气管道相通;所述的辐射管与炉体内壁相连接。但是现有退火炉还存在着不方便知道炉内的温度,不方便隔热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以现有的退火炉存在的不方便知道炉内的温度,不方便隔热的问题,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包括接触钢柱,炉体,辐射管,空气管道,煤气管道,智能温控装置,隔热层,防雨罩,传感器,外壳,所述的接触钢柱安装在防雨罩的下方;所述的炉体设置在外壳的右上方;所述的辐射管安装在炉体的上方;所述的辐射管设置在空气管道的上方;所述的煤气管道安装在空气管道的左下方;所述的智能温控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左上侧;所述的隔热层设置在防雨罩的下方;所述的智能温控装置包括温度显示器外壳,温度显示器,报警灯,电源开关,温度调节器,所述的报警灯电性连接在温度显示器的右面;所述的电源开关安装在温度显示器外壳的右下角;所述的温度调节器电性连接在温度显示器的下方。所述的温度调节器具体采用AI-719人工智能温控器,有利于可以调节炉内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损害硅钢。所述的温度显示器具体采用触摸式显示屏,有利于可以方便的知道炉内的温度,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传感器具体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具体设置有2个,有利于提高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有利于配合温度显示器更加明显的知道炉内的温度。所述的隔热层具体采用PE气泡膜,有利于隔离炉内的温度,防止发生意外,降低维护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用在退火炉
同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备用温度调节器,温度显示器,传感器和隔热层的设置,可以调节炉内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损害硅钢,可以方便的知道炉内的温度,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有利于配合温度显示器更加明显的知道炉内的温度,隔离炉内的温度,防止发生意外,降低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智能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智能温控装置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触钢柱,2-炉体,3-辐射管,4-空气管道,5-煤气管道,6-智能温控装置,61-温度显示器外壳,62-温度显示器,63-报警灯,64-电源开关,65-温度调节器,7-隔热层,8-防雨罩,9-传感器,10-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包括接触钢柱1,炉体2,辐射管3,空气管道4,煤气管道5,智能温控装置6,隔热层7,防雨罩8,传感器9,外壳10,所述的接触钢柱1安装在防雨罩8的下方;所述的炉体2设置在外壳10的右上方;所述的辐射管3安装在炉体2的上方;所述的辐射管3设置在空气管道4的上方;所述的煤气管道5安装在空气管道4的左下方;所述的智能温控装置6设置在外壳10的左上侧;所述的隔热层7设置在防雨罩8的下方;所述的智能温控装置6包括温度显示器外壳61,温度显示器62,报警灯63,电源开关64,温度调节器65,所述的报警灯63电性连接在温度显示器62的右面;所述的电源开关64安装在温度显示器外壳61的右下角;所述的温度调节器65电性连接在温度显示器62的下方。所述的温度调节器65具体采用AI-719人工智能温控器,有利于可以调节炉内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损害硅钢。所述的温度显示器62具体采用触摸式显示屏,有利于可以方便的知道炉内的温度,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传感器9具体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9具体设置有2个,有利于提高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有利于配合温度显示器62更加明显的知道炉内的温度。所述的隔热层7具体采用PE气泡膜,有利于隔离炉内的温度,防止发生意外,降低维护成本。工作原理本技术将设备安装后,通过温度调节器65,所述的温度调节器65具体采用AI-719人工智能温控器,有利于可以调节炉内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损害硅钢,通过温度显示器62,所述的温度显示器62具体采用触摸式显示屏,有利于可以方便的知道炉内的温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传感器9,所述的传感器9具体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9具体设置有2个,有利于提高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有利于配合温度显示器62更加明显的知道炉内的温度,通过隔热层7,所述的隔热层7具体采用PE气泡膜,有利于隔离炉内的温度,防止发生意外,降低维护成本。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包括接触钢柱(1),炉体(2),辐射管(3),空气管道(4),煤气管道(5),智能温控装置(6),隔热层(7),防雨罩(8),传感器(9),外壳(10),所述的接触钢柱(1)安装在防雨罩(8)的下方;所述的炉体(2)设置在外壳(10)的右上方;所述的辐射管(3)安装在炉体(2)的上方;所述的辐射管(3)设置在空气管道(4)的上方;所述的煤气管道(5)安装在空气管道(4)的左下方;所述的智能温控装置(6)设置在外壳(10)的左上侧;所述的隔热层(7)设置在防雨罩(8)的下方;所述的智能温控装置(6)包括温度显示器外壳(61),温度显示器(62),报警灯(63),电源开关(64),温度调节器(65),所述的报警灯(63)电性连接在温度显示器(62)的右面;所述的电源开关(64)安装在温度显示器外壳(61)的右下角;所述的温度调节器(65)电性连接在温度显示器(62)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智能化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包括接触钢柱(1),炉体(2),辐射管(3),空气管道(4),煤气管道(5),智能温控装置(6),隔热层(7),防雨罩(8),传感器(9),外壳(10),所述的接触钢柱(1)安装在防雨罩(8)的下方;所述的炉体(2)设置在外壳(10)的右上方;所述的辐射管(3)安装在炉体(2)的上方;所述的辐射管(3)设置在空气管道(4)的上方;所述的煤气管道(5)安装在空气管道(4)的左下方;所述的智能温控装置(6)设置在外壳(10)的左上侧;所述的隔热层(7)设置在防雨罩(8)的下方;所述的智能温控装置(6)包括温度显示器外壳(61),温度显示器(62),报警灯(63),电源开关(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廖玉康沈三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赢特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