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761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行业领域的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装置,它包括锁紧螺母、驱动侧轴承座、辊芯、碳套、被动侧轴承座;辊芯的右部固定有键传递扭矩装置,碳套套在辊芯上;其特征在于:键传递扭矩装置的左端为圆锥面,碳套的右端内为圆锥面,且碳套的右端与键传递扭矩装置的左端相接触;辊芯上套有圆锥体滑套,圆锥体滑套位于碳套的左侧;碳套的左端内为圆锥面,圆锥体滑套的右端为圆锥面,圆锥体滑套的右端与碳套的左端相接触;圆锥体滑套的左端与被动侧轴承座相接触;辊芯的左端部设有压力补偿装置,压力补偿装置位于被动侧轴承座的左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更换方便简单,且可以消除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行业领域的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具体涉及一种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铁厂,硅钢热处理炉以往更换碳套辊步骤是a.将联轴器脱开;b.拆除被动侧轴承座;c.准备平衡重和换辊装置;d.使用换辊装置再将旧碳套和旧辊芯一起整体拆除;e.再次使用换辊装置将新碳套和新辊芯一起整体装入炉内。这种“离线”整体更换方式,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更换时间,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碳套与辊芯之间有间隙,碳套辊在高速旋转时,碳套与辊芯之间产生碰撞噪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换方便简单,且可以消除噪音的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装置,它包括锁紧螺母、驱动侧轴承座、辊芯、碳套、被动侧轴承座;辊芯的右端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在驱动侧轴承座上,辊芯的左端部穿过被动侧轴承座;辊芯的右部固定有键传递扭矩装置,碳套套在辊芯上;其特征在于键传递扭矩装置的左端为圆锥面,碳套的右端内为圆锥面,且碳套的右端与键传递扭矩装置的左端相接触;辊芯上套有圆锥体滑套,圆锥体滑套位于碳套的左侧;碳套的左端内为圆锥面,圆锥体滑套的右端为圆锥面,圆锥体滑套的右端与碳套的左端相接触;圆锥体滑套的左端与被动侧轴承座相接触;辊芯的左端部设有压力补偿装置,压力补偿装置位于被动侧轴承座的左侧。所述键传递扭矩装置由3个键组成,3个键呈120°均匀布置;碳套的右端设有3个键凹槽,3个键凹槽呈120°均匀布置,键位于键凹槽内;3个键的左端构成圆锥面,且与碳套右端内的圆锥面相吻合。上述压力补偿装置包括止推轴承、弹簧套、弹簧、弹簧压板、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止推轴承和弹黃套依次套在棍芯的左端部,且相互接触;弹黃的右端套在弹黃套上,弹黃压板位于弹簧的左侧,且弹簧压板与弹簧的左端相接触;调节螺栓的左端拧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栓的右端依次穿过弹簧压板和弹簧套拧在被动侧轴承座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更换方便简单,只拆除需要更换的碳套,不拆除辊芯;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缩短更换时间,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2.消除了车间机组内碳套与辊芯之间碰撞产生的噪音;3.补偿碳套的径向和轴向热膨胀。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右端为驱动侧,左端为被动侧)。DS表示驱动侦||,WS表示被动侧。图2为图I的A-A剖面图。图3为辊芯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图5为碳套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C-C剖面图。图中1.锁紧螺母;2.驱动侧轴承座;3.辊芯;4.碳套;5.圆锥体滑套;6.被动侧轴承座;7.止推轴承;8.弹簧套;9.弹簧;10.弹簧压板;11.调节螺栓;12.调节螺母;13.键传递扭矩装置;14.键;15.驱动侧面;16.键凹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装置,它包括锁紧螺母I、驱动侧轴承座2、辊芯3、碳套4、被动侧轴承座6、圆锥体滑套5、键传递扭矩装置13 ;辊芯3的右端通过锁紧螺母I锁紧在驱动侧轴承座2上,辊芯3的左端部穿过被动侧轴承座6(即辊芯3相对被动侧轴承座6可左右移动微调);碳套4套在辊芯3上;辊芯3的右部固定有键传递扭矩装置13,键传递扭矩装置13的左端为圆锥面,碳套4的右端内为圆锥面,且碳套4的右端与键传递扭矩装置13的左端相接触;辊芯3上套有圆锥体滑套5,圆锥体滑套5位于碳套4的左侧;碳套4的左端内为圆锥面,圆锥体滑套5的右端为圆锥面,圆锥体滑套5的右端与碳套4的左端相接触(圆锥体滑套5的右端的圆锥面与碳套4左端的圆锥面相吻合);圆锥体滑套5的左端与被动侧轴承座6相接触;辊芯3的左端部设有压力补偿装置,压力补偿装置位于被动侧轴承座6的左侧。所述键传递扭矩装置13由3个键14组成(3个键14焊接在辊芯3上),3个键14呈120°均匀布置;碳套4的右端设有3个键凹槽16 (3个键凹槽16呈120°均匀布置),键14位于键凹槽16内;3个键14的左端构成圆锥面,且与碳套4右端内的圆锥面相吻合。上述压力补偿装置包括止推轴承7、弹簧套8、弹簧9、弹簧压板10、调节螺栓11和调节螺母12 ;止推轴承7和弹簧套8依次套在辊芯3的左端部,且相互接触;弹簧9的右端套在弹簧套8上,弹簧压板10位于弹簧9的左侧,且弹簧压板10与弹簧9的左端相接触;调节螺栓11的左端拧有调节螺母12,调节螺栓11的右端依次穿过弹簧压板10和弹簧套8拧在被动侧轴承座6上。本装置的具体实施例方式a.将键传递扭矩装置13焊接在辊芯3上,键传递扭矩装置13托起碳套4部分重量,且传递扭矩;b.将碳套4两端制作成圆锥面便于支承碳套4的重量、右端加工三个键凹槽16便于传递扭矩;c.将圆锥体滑套5的右端加工呈圆锥面;d.在被动端设置一个压力补偿装置,其作用是产生足够压力支承碳套4的重量、补偿碳套4的热膨胀。拆除更换碳套4的步骤如下a.先拆除被动侧压力补偿装置的弹簧压板10、弹簧49、弹簧套8和止推轴承7 ;b.再拆除被动侧轴承座6 ;c.拆除圆锥体滑套5 ;d.将旧碳套4拆除,使旧碳套4与辊芯3分离;e.将新碳套4推进炉内,将新碳套4套在辊芯3上;f.在按照拆除的顺序装回去。这样在无需拆卸辊芯3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碳套4的拆除和更换。为实现消除车间机组的碳套4与辊芯3之间径向间隙碰撞产生的噪音,本装置特将碳套4两端制作呈圆锥体,用于托住碳套4的重量,使碳套4与辊芯3在径向不会(因为有间隙而)发生碰撞,也就不会产生噪音。为实现上述补偿碳套4的径向和轴向热膨胀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在炉外被动侧设置一个压力补偿装置。以上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装置,它包括锁紧螺母(I)、驱动侧轴承座(2)、辊芯(3)、碳套(4)、被动侧轴承座(6)、键传递扭矩装置(13);辊芯(3)的右端通过锁紧螺母(I)锁紧在驱动侧轴承座(2)上,辊芯(3)的左端部穿过被动侧轴承座(6);辊芯(3)的右部固定有键传递扭矩装置(13),碳套(4)套在辊芯(3)上;其特征在于键传递扭矩装置(13)的左端为圆锥面,碳套(4)的右端内为圆锥面,且碳套(4)的右端与键传递扭矩装置(13)的左端相接触;辊芯(3)上套有圆锥体滑套(5),圆锥体滑套(5)位于碳套(4)的左侧;碳套(4)的左端内为圆锥面,圆锥体滑套(5)的右端为圆锥面,圆锥体滑套(5)的右端与碳套(4)的左端相接触;圆锥体滑套(5)的左端与被动侧轴承座(6)相接触;辊芯(3)的左端部设有压力补偿装置,压力补偿装置位于被动侧轴承座(6)的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传递扭矩装置(13)由3个键(14)组成,3个键(14)呈120°均匀布置;碳套(4)的右端设有3个键凹槽(16),3个键凹槽(16)呈120°均匀布置,键(14)位于键凹槽(16)内;3个键(14)的左端构成圆锥面,且与碳套(4)右端内的圆锥面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补偿装置包括止推轴承(7)、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硅钢热处理炉内的碳套辊装置,它包括锁紧螺母(1)、驱动侧轴承座(2)、辊芯(3)、碳套(4)、被动侧轴承座(6)、键传递扭矩装置(13);辊芯(3)的右端通过锁紧螺母(1)锁紧在驱动侧轴承座(2)上,辊芯(3)的左端部穿过被动侧轴承座(6);辊芯(3)的右部固定有键传递扭矩装置(13),碳套(4)套在辊芯(3)上;其特征在于:键传递扭矩装置(13)的左端为圆锥面,碳套(4)的右端内为圆锥面,且碳套(4)的右端与键传递扭矩装置(13)的左端相接触;辊芯(3)上套有圆锥体滑套(5),圆锥体滑套(5)位于碳套(4)的左侧;碳套(4)的左端内为圆锥面,圆锥体滑套(5)的右端为圆锥面,圆锥体滑套(5)的右端与碳套(4)的左端相接触;圆锥体滑套(5)的左端与被动侧轴承座(6)相接触;辊芯(3)的左端部设有压力补偿装置,压力补偿装置位于被动侧轴承座(6)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祖敦郑剑辉易敏周末姚嵩夏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