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轧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电工钢是广泛应用的金属功能性软磁材料,其中高级别电工钢,即高牌号高磁感(磁极化强度J5000≥1.88T)取向硅钢产品是集众多冶金技术的顶端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含氮量的控制是整体工艺中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现今国内外取向硅钢技术发展中,后工序渗氮工艺技术是降低整体生产成本提高电磁性能的重要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目的旨在提高高级别有方向性电工钢后工序渗氮效率,并间接改善产品的综合性能指标。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具体生产方法为:(1)根据不同的成品规格,在冷轧成品道次控制表面光整度,板面光整度指标控制在0.25~1.0μm之间,目的是增加热处理过程中渗氮反应的比表面积。光整度指标过小,起不到促进渗氮作用,过大,表面自己磁极漫散恶化成品电磁性能。控制原则为随着所需渗氮指标的增加以及产品厚度规格的增加,加大粗糙度指标控制。(2)连续退火炉热处理采用氢氮混合气体保护气氛,氢含量15~80%;渗氮前产品脱碳,碳含量控制在30ppm以下;渗氮温度控制在830~980℃,保证渗氮热动力;在原有气氛状态下,通入10~50%纯净氨气,渗氮时间控制在20~150S;为保证板面渗氮反应所接触气氛的“新鲜”及促进反应的正向进行,炉尾炉头之间的压差控制在10~50Pa。(3)钢带张力控制在2~15N/mm2,在控制钢带拉窄程度下适当提高张力,促进渗氮热动力。(4)最终渗氮量控制在50~400ppm。不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根据不同的成品规格,在冷轧成品道次控制表面光整度,板面光整度指标控制在0.25~1.0μm之间,控制原则为随着所需渗氮指标的增加以及产品厚度规格的增加,加大粗糙度指标控制;(2)连续退火炉热处理采用氢氮混合气体保护气氛,氢含量15~80%;渗氮前产品脱碳,碳含量控制在30ppm以下;渗氮温度控制在830~980℃,保证渗氮热动力;在原有气氛状态下,通入10~50%纯净氨气,渗氮时间控制在20~150S;炉尾炉头之间的压差控制在10~50Pa;(3)钢带张力控制在2~15N/mm2,促进渗氮热动力;(4)最终渗氮量控制在50~400pp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根据不同的成品规格,在冷轧成品道次控制表面光整度,板面光整度指标控制在0.25~1.0μm之间,控制原则为随着所需渗氮指标的增加以及产品厚度规格的增加,加大粗糙度指标控制;(2)连续退火炉热处理采用氢氮混合气体保护气氛,氢含量15~80%;渗氮前产品脱碳,碳含量控制在30ppm以下;渗氮温度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宇,蒋奇武,赵健,陈春梅,朱丽君,胡洪旭,罗理,张智义,李亚东,刘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