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8229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0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取消精炼工艺和连铸电磁搅拌,控制C≥0.035%,Si≤2.0%,Als≤1.0%;控制热轧加热、开轧、终轧和卷曲温度;热轧卷不进行常化处理,冷轧表面粗糙度为0.65~3.00μm。热处理工艺机组脱碳段通入加湿气体,露点D.P为20~45℃,气氛为≥15%氢气+≤85%氮气,温度760~950℃;还原段通入干混合气体,露点D.P为≤10℃,气氛为≥15%氢气+≤85%氮气,温度控制在800~1050℃。工艺段速度50~120m/min;炉尾炉头压差在常规基础上提高1~10Pa。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缩短工艺流程,简化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吨钢成本降低400~800元,有利于释放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实现高效率生产无取向高效电工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生产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工钢是广泛应用的金属功能性软磁材料,在现代冶金流程生产及控制中,因碳对电磁性能、磁时效的有害作用,采用精炼工艺进行超低碳钢冶炼,辅以低碳或无碳合金及辅材耐材进行生产成为主流工艺,并且进一步改进质量,在连铸工艺中采用电磁搅拌装置进行铸坯质量控制。而硅钢成品产线因进一步控制原料碳含量的波动,在热处理过程中也设计脱碳工艺环节,来进一步保证产品性能的控制。随着下游应用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环节节能对高效电机及高效电器的需求,高效电工钢产品逐渐成为产品发展的主流,进而在生产中又需增加热轧钢带热处理工序(常化)进行高效电磁性能指标控制,所以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目的在于取消精炼工艺和连铸电磁搅拌,并且不经常化处理,而是通过退火过程中的深脱碳来生产低铁损、高磁感的高效电工钢产品,从而极大缩短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工艺流程为: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镇静出钢→板坯连铸无电磁搅拌→加热热轧→酸洗冷轧→成品热处理脱碳→检验出厂。硅钢产品导温导热参数低,铸坯柱状组织发达,即铸坯原始(100)织构组分高;依据组织织构遗传及演变规律,在成品热处理深脱碳工艺过程中,再依靠碳扩散动力,进一步促进(100)织构组分生成,获得有利于电磁性能的有利织构组分及特征。因此冶炼过程中取消了精炼工艺和连铸过程中的电磁搅拌。2、控制成分为:C≥0.035%,Si≤2.0%,Als≤1.0%。3、热轧工艺:加热温度1000~1200℃,开轧温度≥1000℃,终轧温度≥800℃,卷曲温度≥600℃。4、冷轧工艺:表面粗糙度指标控制在0.65~3.00μm,以增加之后热处理过程深脱碳碳反应的比表面积,提高脱碳效率。5、热处理工艺:深脱碳处理:机组脱碳段即一段式退火机组均热段前2/3或二段式连退机组第一均热段,通入加湿气体,露点D.P控制在20~45℃,气氛为≥15%氢气与≤85%氮气两种混合气体组成;还原段即一段式退火机组均热段后1/3或二段式连退机组第二均热段,通入干混合气体,露点D.P控制在≤10℃,气氛为≥15%氢气与≤85%氮气两种混合气体组成。板温控制:考虑脱碳的热力学必要条件、碳在各相区的扩散特性以及基体硅、铝氧化膜生成对脱碳的影响,因此设计脱碳段温度为760~950℃,原则为碳、硅、铝含量高的按上限温度调整。还原段温度控制在800~1050℃,改善表面氧化状态,达到设计产品电磁性能。工艺段速度控制:根据热处理炉长度(连退机组工艺段长度),为保证脱碳及还原所需时间,因而设计为50~120m/min;炉压控制:为保证板面脱碳及还原反应所接触气氛的“新鲜”,促进反应的正向进行,确定炉尾炉头压差在常规产品1~3Pa的基础上,提高3~7Pa。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消了精炼工艺和连铸过程中的电磁搅拌,并且热轧卷不进行常化处理,而是通过退火过程中的深脱碳来生产低铁损、高磁感的高效电工钢产品,从而可缩短工艺流程,简化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吨钢成本降低400~800元,有利于释放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实现高效率生产高效产品的绿色理念。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工艺流程为: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镇静出钢→板坯连铸无电磁搅拌→加热热轧→酸洗冷轧→成品热处理脱碳→检验出厂。实施例1:典型牌号50AW800H高效产品。冶炼成分控制:C:0.045%;Si:0.83%;Als:0.21%;热轧工艺控制:加热温度1135℃;精轧开轧温度1010℃;精轧终轧温度860℃;卷取温度720℃。冷轧工艺控制:冷轧板粗糙度控制在1.45μm。热处理工艺:采用一段式连续退火炉生产,保护气氛为氢氮混合(氢25%+氮75%);均热段1/3部位露点为30℃(测量点),均热段后部气氛露点为0℃;均热段前2/3段板温平均840℃,后1/3平均为850℃,炉尾与炉头压力差目标8Pa;工艺段速度110m/min;成品碳为0.0023%。实施例1所生产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经检测,铁损值P15为4.63W/kg;磁感B5000为1.758T。实施例2:典型牌号50AW350H产品。冶炼成分控制:C:0.039%;Si:2.25~2.40%;Als:0.35~0.50%。热轧工艺控制:加热温度1121℃;精轧开轧温度990℃;精轧终轧温度850℃;卷取温度690℃。冷轧工艺控制:冷轧板粗糙度控制在1.56μm。热处理工艺:采用二段式连续退火炉生产。一均热段保护气氛为氢氮混合(氢30%+氮70%);一均热段1/3部位露点为32℃,二均热段气氛露点为0℃;一均热段板温平均900℃,二均热段板温平均为930℃,炉尾与炉头压力差目标9Pa;工艺段速度75m/min;成品碳为0.0021%。实施例2所生产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经检测,铁损值为2.78W/kg;磁感感B5000为1.727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工艺流程为: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镇静出钢→板坯连铸无电磁搅拌→加热热轧→酸洗冷轧→成品热处理脱碳→检验出厂;(2)控制成分为:C≥0.035%,Si≤2.0%,Als≤1.0%;(3)热轧工艺:加热温度1000~1200℃,开轧温度≥1000℃,终轧温度≥800℃,卷曲温度≥600℃;(4)冷轧工艺:表面粗糙度指标控制在0.65~3.00μm;(5)热处理工艺:深脱碳处理:机组脱碳段即一段式退火机组均热段前2/3或二段式连退机组第一均热段,通入加湿气体,露点D.P控制在20~45℃,气氛为≥15%氢气与≤85%氮气两种混合气体组成;还原段即一段式退火机组均热段后1/3或二段式连退机组第二均热段,通入干混合气体,露点D.P控制在≤10℃,气氛为≥15%氢气与≤85%氮气两种混合气体组成;板温控制:脱碳段温度为760~950℃,碳、硅、铝含量高的按上限温度调整;还原段温度控制在800~1050℃;工艺段速度控制:根据连退机组工艺段长度,设计为50~120m/min;炉压控制:炉尾炉头压差在常规产品的基础上,提高3~7P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工艺流程为: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镇静出钢→板坯连铸无电磁搅拌→加热热轧→酸洗冷轧→成品热处理脱碳→检验出厂;(2)控制成分为:C≥0.035%,Si≤2.0%,Als≤1.0%;(3)热轧工艺:加热温度1000~1200℃,开轧温度≥1000℃,终轧温度≥800℃,卷曲温度≥600℃;(4)冷轧工艺:表面粗糙度指标控制在0.65~3.00μm;(5)热处理工艺:深脱碳处理:机组脱碳段即一段式退火机组均热段前2/3或二段式连退机组第一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宇陈春梅张智义李亚东赵健胡洪旭马云龙朱丽君张仁波侯瑞强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