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7174 阅读:6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中间体的方法,具体步骤为:a)以4-甲磺酸酯哌啶-1-甲酸叔丁酯(2)为原料,与4-硝基吡唑反应,制备化合物3;b)利用水合肼还原硝基,得到氨基化合物4;c)利用亚硝酸叔丁酯进行重氮化,在自由基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存在下,与硼酸酯化合物5反应,制备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中间体(1)。相比于现有合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使用重氮化的方法合成硼酸酯产物,相比于现有方法即Pd催化的Miyaura硼化方法,本方法避免了使用昂贵的钯催化剂及配体,并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反应周期短等优点,非常易于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中间体(化合物I)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是由辉瑞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 80-85%)的新药(W0 2006021881,EP 1784396,CN 1010187800),于 2011 年 8 月被 美国FDA批准上市。英文商品名为Xalko,中文化学名称3_-5--2-吡啶胺;英文化学名称(R)-3-[I-(2,6-dichloro-3-fluorophenyl) - ethoxy-5- (l-piperidin-4-yl-lH - pyrazol-4-yl)-pyridin-2-ylamine0分子结构式如下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碱选自氢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叔丁醇钾、叔丁醇钠、甲醇钠或乙醇钠中任一种;所述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或二甲苯中任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碱与4-甲磺酸酯哌啶-I-甲酸叔丁酯的摩尔比为I. 5 1-1. 7: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反应温度为100°C ;反应时间为8-10h。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还原剂选自水合肼、氢气/钯碳、氯化亚锡、铁粉/浓盐酸、锌粉/醋酸或保险粉中任一种;所述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醇、乙醇或乙酸乙酯。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还原剂与4-哌啶-I-甲酸叔丁酯的摩尔比为2 :1-3 :1。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温度为60-65°C ;反应时间为2-4h。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重氮化试剂选自亚硝酸钠或烷基亚硝酸酯;所述烷基亚硝酸酯中的烷基是3飞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所述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二氯甲烷、1,2_ 二氯乙烷或乙腈中任一种;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或偶氮二异丁腈中任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重氮化试剂与4-哌啶-I-甲酸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3:1-1.5:1 ;弓丨发剂与4-哌啶-I-甲酸叔丁酯的摩尔比为O. 02:1,硼酸酯与4-哌啶-I-甲酸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1。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反应温度为20°C,反应时间为2-3h。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中间体的方法,具体步骤为a)以4-甲磺酸酯哌啶-1-甲酸叔丁酯(2)为原料,与4-硝基吡唑反应,制备化合物3;b)利用水合肼还原硝基,得到氨基化合物4;c)利用亚硝酸叔丁酯进行重氮化,在自由基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存在下,与硼酸酯化合物5反应,制备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中间体(1)。相比于现有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使用重氮化的方法合成硼酸酯产物,相比于现有方法即Pd催化的Miyaura硼化方法,本方法避免了使用昂贵的钯催化剂及配体,并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反应周期短等优点,非常易于工业化大生产。文档编号C07F5/02GK102898449SQ20121035234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匡春香, 王卓 申请人:同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克里唑替尼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其中:硼酸酯中的R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任意烷氧基或硼酸酯;R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任意烷基或芳基;R3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任意烷基或芳基;具体步骤如下:(1)以4?甲磺酸酯哌啶?1?甲酸叔丁酯为原料,在碱的存在下与4?硝基吡唑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5℃至溶剂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1?24小时,生成4?[4?氨基?1H?吡唑?1?基]哌啶?1?甲酸叔丁酯;其中:碱与4?甲磺酸酯哌啶?1?甲酸叔丁酯的摩尔量之比为1:1?3:1;4?硝基吡唑与4?甲磺酸酯哌啶?1?甲酸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1?1.5:1;(2)在溶剂中,在还原剂的条件下,将4?[4?氨基?1H?吡唑?1?基]哌啶?1?甲酸叔丁酯还原为4?[4?氨基?1H?吡唑?1?基]哌啶?1?甲酸叔丁酯;其中:还原剂与4?[4?氨基?1H?吡唑?1?基]哌啶?1?甲酸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1?5:1;反应温度为室温至溶剂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1?24小时;(3)在溶剂中,在重氮化试剂及引发剂作用下,与硼酸酯反应,得到克里唑替尼中间体;其中:重氮化试剂与4?[4?氨基?1H?吡唑?1?基]哌啶?1?甲酸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1?3:1,引发剂与4?[4?氨基?1H?吡唑?1?基]哌啶?1?甲酸叔丁酯的摩尔比为0.1:1?0.01:1;硼酸酯与4?[4?氨基?1H?吡唑?1?基]哌啶?1?甲酸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1?1.5:1;反应温度在?5℃至溶剂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1?24小时。2012103523492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春香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