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连续铸造用石墨结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67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上引连续铸造用石墨结晶器,涉及的是上引连续铸造设备。在本技术方案中以铸造管材为例公开了一种石墨结晶器的新结构,它主要由外套和芯柱组成。在芯柱底端加工有底座与阻液套与外套紧密连接。在阻液套上开有环槽,其内壁有环槽进液孔与阻液套轴心的阻套进液孔相通;环槽对应处的外套上有外进液孔;环槽上方的阻液套上有导液槽。由此构成的石墨结晶器可以获得细化铸坯组织晶粒的作用。改善了铸坯的机械性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并且不影响采用其他提高铸坯质量的措施。(*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上引连续铸造设备,尤其是上引连续铸造用的石墨结晶器。在上引连续铸造中,金属液是在石墨结晶器中结晶凝固成铸坯。现有的石墨结晶器的结构正如“冶金”期刊1980年第9卷第5期35页上的译文“拉伸铜材生产中的上铸技术”作者M.兰达奈(M·RanTanen)所介绍的那样。现以比较典型的用于铸造管材的石墨结晶器为例来看现有技术中石墨结晶器的结构,一般是由外套与芯柱或称芯棒构成,外套与芯柱间的空腔即结晶腔,金属液在此凝固成铸坯同时被上引;金属液是通过外套与芯柱之间留出的进液槽进入结晶腔。这种结构金属液进入结晶腔时比较平稳,有利于晶粒生长,因此存在铸造出铸坯的组织晶粒较大,相应其机械性能就较差,限制了此类铸坯的应用范围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现有石墨结晶器的结构达到细化铸造组织晶粒,提高铸坯机械性能,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在由外套和芯柱构成的上引连续铸造用石墨结晶器,本方案的特殊之处是在芯柱的底端加工一外径与外套外径相同的底坐,该底坐与外套底端紧密连接;在底坐上方加工成外径与外套内径紧密配合的阻液套,在阻液套的轴心沿芯柱轴线加工成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外套与芯柱构成的上引连续铸造用石墨结晶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芯柱的底端加工有一外径与外套外径相同的底坐,并与外套底端紧密连接;在底坐上方加工成外径与外套内径紧密配合的阻液套,阻液套的轴心沿芯柱轴线加工有一盲孔的阻套进液孔;在阻液套纵向中间位置,开有与芯柱轴线同轴的环槽;在环槽内径柱面上开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环槽进液孔与阻套进液孔相通;在环槽上部的阻液套上加工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三条导液槽,导液槽一端与环槽相通,另一端与石墨结晶器的结晶腔相通;在外套上对应环槽的位置,开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外进液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立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新泰市铜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