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复合型结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50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铸设备用复合型结晶器装置,该装置的组成是在结晶器铜壁(1)的外部套有水套(2),在它们之间通有冷却水(3),其特征是沿结晶器铜壁(1)内侧的钢液入口方向,在结晶器铜壁(1)内壁的2/3结晶器总高度范围内均有喷镀隔热耐磨镀层(6)。(*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行业中的连铸设备领域。更适用于制备连铸设备的内表面带有隔热耐磨涂镀层的结晶器及其它部件。
技术介绍
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形成具有确定形状、有一定强度的连铸坯壳。结晶器由铜板或铜管与外面的钢结构组成,铜板或铜管的作用是将钢水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在现有技术中的连铸设备,结晶器与钢液的接触面,均在铜板或铜管的表面,在结晶器内表面可分为两种状况(1)内表面没有镀层或涂层,即铜板直接与钢液接触;(2)内表面均被镀上一层厚度约为20-80微米、比铜耐磨的金属或合金,如镍或铬的合金,由附图1可看出,在结晶器铜壁1外部套有冷却水套2,在结晶器铜壁1内部均镀有金属散热耐磨镀层4。第(2)种情况的镀层仅起到减缓铜板磨损、可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所以前述结晶器的使用效果和导热性能显著影响连铸坯的表面和内部质量。因此上述结晶器的主要缺点是在结晶器的上部尤其是靠近钢液面处,由于导热过快,则会产生下述问题(1)初始形成的连铸坯壳厚度不均,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尤其在连铸生产裂纹敏感性较强的钢种时,这种缺陷更容易发生。(2)导热过快造成凝固前沿温度梯度过大,使得铸坯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容易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赵沛胡坤太岳尔斌仇圣桃席常锁唐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