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邵珍专利>正文

连铸出坯步进冷床同步升降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510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铸出坯步进冷床同步升降运动装置,它包括液压源(1)、油箱(2)、三位四通换向阀(3),其特征在于:分别有与三位四通换向阀(3)的输出油口(A、B)相连的四联同步马达(4、5),在油缸(6、7、8、9)上依次对应设置有无杆腔油口(A6、A7、A8、A9)及有杆腔油口(B6、B7、B8、B9),同步轴(11)的长度等分处设有三个轴承(10、10′、10″),连杆铰链(D、E、G)在连杆(13)上共线,机架铰链(C1、F、H)在机架(15)上共线,机架铰链(C1)与连杆铰链(D)相连构成同步轴(11)上与机架铰链(C1)相连的一转臂(12),机架铰链(F)与连杆铰链(E)相连构成摆动架(14),摆动架(14)上对称布置大托轮(17)、小托轮(16),与摆动架(14)相同且平行安置有摆动架(14′),摆动架(14、14′)均与转臂(12)平行,连杆(13)与机架(15)平行,由机架铰链(C1、F、H)、连杆铰链(D、E、G)、机架(15)、连杆(13)、摆动架(14、14′)、转臂(12)构成一个联动的平行四边形机构(18);还有与平行四边形机构(18)构造相同、连接方式也相同的三个联动的平行四边形机构(19、20、21);每个油缸的活塞杆直接驱动对应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转臂,且连杆与活塞杆中心线共线或者共面且平行;各转臂均固结在一根同步轴(11)上;油缸(6、7、8、9)的无杆腔油口(A6、A7、A8、A9)分别连通四联同步马达(4)的输出油口(M1、M2、M3、M4)上,油缸(6、7、8、9)的有杆腔油口(B6、B7、B8、B9)分别连通四联同步马达(5)的输出油口(M1′、M2′、M3′、M4′)上,三位四通换向阀(3)的四个油口(P、T、A、B)分别连通液压源(1)、油箱(2)、四联同步马达(4、5)上的进油口(P1、P2)。(*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冶金连铸生产中,出坯步进冷床设备的同步升降运动装置。作为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是目前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的同步轴。该同步轴上有两种转臂,一种转臂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连杆相连,另一种转臂与油缸相连。这两种转臂在垂直同步轴的平行平面内,既不共线,又不共面。这样该同步轴承受多个方向且不共面的径向力,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由于同步轴为多支承超静定结构,同步轴变形使冷床升降运动阻力甚大,无法正常工作。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连铸出坯步进冷床同步升降运动装置,做到同步轴受力好、不易变形,更能保障冷床正常的升降同步运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机械同步方面,同步轴的转臂端的铰链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连杆连结,又与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连结,并且连杆与活塞杆的中心线共线或者共面且平行,他们的压(拉)力相互抵消,同步轴几乎不存在径向力,同步轴就不易发生弯曲变形。在靠液压同步传动系统方面,有四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四个对应的油缸。这些油缸的运动在液压系统上,采用液压同步回路保证同步运动,这样冷床升降运动就更能够保证同步。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同步轴受力好、不易变形、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邵珍
申请(专利权)人:何邵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