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子益专利>正文

带有多个流出口的浇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3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多个流出口的浇口,其包括多个分布在浇口两侧壁上并按宽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金属水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出口为向上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后,金属水通过该流出口后形成抛物线状,这样既可减缓流入结晶铸辊的速度,又能起到搅拌金属水的作用,以便降低结晶铸辊凝固区内的金属水温度和平稳金属水液位,使得金属水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结晶辊,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滞流区域的形成,最终确保了金属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口结构,尤其指种在宽度方向上分布有多个流出口而适用于浇注较宽金属产品时的宽带浇口。
技术介绍
在浇注产品时,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浇注质量,尤其是浇口的结构。如铺装机将金属水流入结晶铸辊而用来生产金属产品(如带钢)时,其浇口按产品的不同宽度采用宽带浇口或窄带浇口,而较常见的宽带浇口的金属水流出口设计成多个,并按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分布,如图3所示的是将流出口设置成双出孔朝下的结构。采用这样的设计,虽然能使金属水顺畅地流出,但同时也导致流出速度过快的现象。而这对结晶铸辊而言,这样快的金属水速度会造成结晶辊局部温度较高、两边及中间温度偏低、液位不均的缺陷。结果使得生产出来的金属产品(带钢)表面出现裂纹等不良现象,以至最终影响金属产品的质量而降低其合格率。显然这样的浇口仍需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减缓金属水流出速度而确保金属产品质量的带有多个出流口的浇口。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带有多个流出口的浇口包括多个分布在浇口两侧壁上并按宽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金属水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出口为向上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后,金属水通过该流出口后形成抛物线状,这样既可减缓流入结晶铸辊的速度,又能起到搅拌金属水的作用,以便降低结晶铸辊凝固区内的金属水温度和平稳金属水液位,使得金属水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结晶辊,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滞流区域的形成,最终确保了金属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半剖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宽带浇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将该浇口应用在浇注宽型钢带时,该宽带浇口1包括分布在浇口1两侧壁上的多个钢水流出口2,该多个钢水流出口2按浇口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且各流出口2为向上倾斜设置。当其安装在铺装机上时,钢水由浇口1上端进入内腔,再从其两侧的流出口2流出,由于流出口2方向上翘,因此,钢水在通过该流出口后呈抛物线状,这样一方面可减缓钢水流入结晶辊的速度,另一方面则加长了钢水流入的行程,以降低结晶铸辊凝固区内的钢水温度,使得钢水在结晶铸辊中均匀分布,最终可确保带钢的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多个流出口的浇口,其包括多个分布在浇口(1)两侧壁上并按宽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金属水流出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出口(2)为向上倾斜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多个流出口的浇口,其包括多个分布在浇口两侧壁上并按宽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金属水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出口为向上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后,金属水通过该流出口后形成抛物线状,这样既可减缓流入结晶铸辊的速度,又能起到搅拌金属水的作用,以便降低结晶铸辊凝固区内的金属水温度和平稳金属水液位,使得金属水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结晶辊,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滞流区域的形成,最终确保了金属产品的质量。文档编号B22D41/50GK2838814SQ20052011593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张玉良 申请人:张子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多个流出口的浇口,其包括多个分布在浇口(1)两侧壁上并按宽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金属水流出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出口(2)为向上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子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