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锥形内腔的旋转流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84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水连铸中的中间包浸入式旋转流水口。一种含有锥形内腔的旋转流水口,包括水口筒体和旋转片,其特征是水口筒体为三段,上段和下段内腔为筒形,中段内腔呈锥形,旋转片外侧也呈锥形,旋转片锥度与水口筒体锥度相配合,旋转片置于水口筒体中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旋转片耐钢水的冲刷时间,减轻水口结瘤,延长旋转流水口使用寿命,从而克服了现有旋转流水口中旋转片容易被侵蚀、水口内腔易结瘤的缺陷。(*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水连铸中的中间包浸入式旋转流水口。
技术介绍
钢水连铸是将钢包中的钢水通过中间包过渡,再浇入结晶器进行冷却并连续凝固成坯壳的技术。为防止连铸过程中钢水的氧化,需进行全封闭浇注,其中在中间包到结晶器过程中需要采用浸入式水口进行保护。随着连铸工艺的发展,提出了一种通过使中间包水口中的钢流产生旋转运动的技术,这样可减少钢水对坯壳的冲击、增大夹杂物的上浮能力并减轻钢水的液面波动,从而达到优化连铸工艺、改善铸坯质量的目的。它是通过在水口内部增设一旋转型碟片,即旋转片,当钢水通过时便可产生旋转运动来实现的。由于旋转片始终受到钢水的高温冲刷作用,所处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其使用寿命较短。另外,旋转片的厚度也不能过大,否则水口有效通钢面积的减少将会限制正常的通钢量。况且该旋流片是装在水口内腔平台上的,使得旋转片下部结瘤现象突出,使用一段时间后易造成水口阻塞,从而也进一步降低了水口的使用寿命。日本专利JP2000237852、JP2002239690、JP2003033847、JP2003033848、JP2003334638、JP2003334639、JP2004243385和美国专利U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锥形内腔的旋转流水口,包括水口筒体和旋转片,其特征是水口筒体为三段,上段和下段内腔为筒形,中段内腔呈锥形,旋转片外侧也呈锥形,旋转片锥度与水口筒体锥度相配合,旋转片置于水口筒体中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陈荣荣胡会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